认识比教案人教版
“认识比教案人教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认识比教案人教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认识比教案人教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比的教案
认识比教学设计
“比”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是“平”,二是“散”。所谓“平”,就是“比”的意义通俗易懂,平淡无奇。翻阅现有课标教材大多沿用课程改革前的比的定义,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人教版、北师版)或“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苏教版)。所谓“散”,是指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有比的意义、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比的类别)、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联,等等,显得零碎散乱。因为“平”,不少老师教学比的意义都是采用告诉式,即让学生在简单地分析两个数量的相除关系后,就直接说明“这样的相除关系还可以说成几比几”。因为“散”,我们常常见到整节课老师叨唠个不停,学生忙乎个不停,课堂撑得满满的。 简约数学教学追求从繁复(或“过于简单”)走向简约,并从简约抵达丰富。“比的认识”如何走向简约呢?我首先想到了情境,从以往成功的做法中我们发现,“情境串”往往给课堂带来整体感,“移步换景”有时只会增加负面干扰。我想到了取材,课堂起不了波澜,在很多时候是学习素材本身单调乏味,毫无趣味。我又想到了学生初始学习一个数学概念时,是不是需要用“慢镜头”来诠释概念内涵,丰富体验,促进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本课知识点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长方形。出示条件:长3米,宽2米,你能求什么呢?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
(1)周长和面积 (2)长比宽多几米?(3)宽比长短几米?(4)长是宽的几倍?(5)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哪些问题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与宽的另一种关系:比。
二、共同探讨,学习新知
(1)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学生自学课本P68页例1,看看谁能弄懂这一部分内容。
(2)交流小结: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记作3:2 宽和长的比是2比3,记作2:3
(3)说一说:2∶3和3∶2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是几? (教师指出比是有序概念,颠倒比的前项和后项,意义会发生改变) (二)、完成试一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
上面的使用说明
人教版最新吨的认识教案
吨的认识
第一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备课教师:饶文垒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想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 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说说我们已认识哪些能够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千克=1000克 2.填空
1000千克 =( )千克 3千克=( )克 探究新知
1.猜猜老师的体重,刚才同学们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我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2.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生自由发言,举例越多越好。
3.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导读:本文《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
迎点评和分享。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原素芳
大家好,我是阳城县小学数学\读写说\习惯养成课题组成员,来自演礼乡中心学校的原素芳。很高兴能在\读写说\习惯培养的微信平台与您相遇。 课前思考
\比\是各版本教材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北师版教材这样定义\比\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翻阅其他版本也是如此(人教版、苏教版)。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教材都涉及了这些知识点:比的意义、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联,知识点多。那么该怎么处理这么多知识点?平均用力显然会缺乏深刻。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重点在这三个方面用力:一是比的意义的理解,二是理解生活中的比分和数学中的比是不一样的,三是认识同类量的比和非同类量的比。而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可以弱化处理。
就比的意义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比的本质是什么呢?仅仅是表示\相除关系\吗?查阅资料,在刊《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第6期的《比是什么》一文中,王永教授指出:\比源于度量,度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量解
比的认识练习题
1
比的认识阶段测试(一)
一、填一填。 1.10:36=( )。
2.4/( )=( )÷12=9:( )=25%。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 ),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 4.A是8.4,B比A少3.6,A:B=( ):( ),比值是( )。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 )克,水占( )克。 8.( ):5=9/15=27÷( )=( )%=( )成。 9.( ):2=11/4=( ):( )=( )/12=( )%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他们的速度比是( ):( )。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
比的认识练习题
1
比的认识阶段测试(一)
一、填一填。 1.10:36=( )。
2.4/( )=( )÷12=9:( )=25%。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 ),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 4.A是8.4,B比A少3.6,A:B=( ):( ),比值是( )。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 )克,水占( )克。 8.( ):5=9/15=27÷( )=( )%=( )成。 9.( ):2=11/4=( ):( )=( )/12=( )%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他们的速度比是( ):( )。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
比的认识练习题
1
比的认识阶段测试(一)
一、填一填。 1.10:36=( )。
2.4/( )=( )÷12=9:( )=25%。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 ),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 4.A是8.4,B比A少3.6,A:B=( ):( ),比值是( )。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 )克,水占( )克。 8.( ):5=9/15=27÷( )=( )%=( )成。 9.( ):2=11/4=( ):( )=( )/12=( )%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他们的速度比是( ):( )。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
北师大版比的认识复习课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比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地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学生了解和掌握单元复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复习。
2、 能够熟练的化简化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大家都知道我们班有男生_人,女生_人,谁能用比说一说我们班人数的关系?
学生活动:
可能有:男生:女生= ( )
女生:男生=( )
男生:全班人数=( ) 女生:全班人数=( )
??
2、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1︰4的含义?
学生有可能说:我们班一组总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1︰4; 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的比是1︰4;
??
【设计意图】
人教版数学六上《认识圆》word教案
认识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并会用圆规画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了解圆的本质。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圆的认识历程,沟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圆的曲线特征,掌握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圆的特征,并能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操作圆规画圆
同学们,你们能用圆规来画圆吗?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六年级学生对圆规不陌生,对用圆规画圆也有所了解,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直接让学生画圆,让学生尝试操作,有利于学生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体验用圆规画圆的过程。教师提示学生注意: 1、圆规两脚之间的高度要一样。
2、画圆的过程中带有针的一端不能移动。 3、画圆的过程中两脚距离不能改变。 让学生总结画圆的方法: 1、先确定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2、把带有针的一端固定在一
比尾巴教案
比尾巴教案
比尾巴教案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对于小动物们奇特的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的尾巴,积累一定的生活知识。本次活动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启发幼儿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扁、弯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2、能根据各种关系创编新儿歌《比尾巴》。
能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根据获得的经验创编新儿歌。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张。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许多动物,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第一场比赛:
那么,第一场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
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 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第二场比赛:
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将相应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