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反思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附件1: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8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

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学科类别(不要以编号代替):小学数学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课题组 成员姓名 学校地址 毕节市(州、地)黔西县(区、市、特区)城关乡(镇)大水井19号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0857-4228946 移动电话:13658577572 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 本节课是一次探索规律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发现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曾强对计算内容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个人诚信承诺(在括号内打“√”): 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 √ ) 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 ) 说明:一、学科类别:1.中学语文 2.中学数学 3.

有趣的乘法计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有趣的乘法计算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8、第19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发现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的共同点。 2.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探索两个数十位相同且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的乘积的得数的共同点。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体会用规律计算的优越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2.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找规律计算 37×3=111 37×6=222 37×9=333 37×( )=444 37×( )=555

37×( )=666 37×( )=777 37×( )=( )

老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二、探究新课

1.探究两位数乘11的规律。

老师提问: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 老师板书:

24 53 62

× 11 × 11 ×11

学生分组计算,讨论发现的规律。 老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积个位上的数,与原

(原创教学设计)张贤宏(有趣的乘法计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执教者: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贤宏

教学目的:

1.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有趣”。

2.掌握两位数乘11,以及“头同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计算、验证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经过探索规律的过程,掌握规律熟练计算。 教法、学法: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

1.活动探索:一个两位数乘11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 2 4 5 3 6 2 × 1 1 × 1 1 ×1 1 2 4

5 3 6 2

2 4 5 3 6 2 2 6 4 5 8 3 6 8 2

2.观察每个算式里的积与第一个乘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积个位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个位的数一样; (2)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百位上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 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 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设计:

一、复习导入:看图列式(一道加法算式,两道乘法算式)

二、传授新知:

5根小棒摆一个(两个)自己喜欢的图形,“一五得五,二五一 十”教师引导编出,并且强调三点:1、为什么要不编成“五一得五,五二一十”?(不顺口,习惯将小数写在前面大数写在后面)。2、口诀都是先说因数再说得数。3、每句口诀可以写出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后三句口诀小组摆图形讨论,编写完成。 观察口诀,找出规律。

朗读口诀,背诵口诀,同桌两人一人说口诀,一人说算式。

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诀?(手) 课件展示同学们的相片有用一只手摆动作的,两只手,三只手,四只手,五个人伸出手摆姿势的,根据图列式子,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孩子们很感兴趣,因为自己上电视了!)

三、巩固练习: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

口算练习,与语文学科整合,奖励大家一首古诗,每行有5个字……

欣赏学生自己画的图画,看图列式。做书上习题。 教学反思:

“手里握着再多至理名言的钥匙,能够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湖小学孟祥燕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 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 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6—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结束了《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还遗留很多大尾巴,可是没办法,时间迫人,只能继续和孩子们往下走,进入第三单元《6—9的乘法》的教学。

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初认识“角”。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这个单元一共安排了4个信息窗,因为背口诀本身有些枯燥,所以在课堂上还是尽量安排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情景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并在教学中逐步增发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

篇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湖小学孟祥燕

讲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我和讲1到8的的模式有所变化,一上课我就提问检查孩子们对已经学过的口诀的掌握情况,我知道,有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熟练地背诵部分的口诀,还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会背本节课将要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5 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 总结出 5 的乘法口诀, 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 但仍然存在着些不足, 比如, 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 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 在做课后练练时, 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 另一方面, 学生对口诀不理解; 说到不理解口诀, 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

比如, 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 1时积就会增加 5, 这样学生就会进步理解 5 的乘法口诀,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 这才是一堂好课。 在本堂课中, 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 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 4×5= ?学生给出的是4×5=24, 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 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 请你想想 3 个 5 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 4×5=20 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 就这样被我错过, 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 还要研究学生, 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 让自己成为学生前

乘法公式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引导我学生去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这部分知识时,作了以下一些调整:

1、按照教参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需要分两课时完成。我认为将两课时可以合并为一课时。首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两条乘法定律一起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区分;另一方面,更利于实际应用,事实上在计算应用中,这两条定律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应用的。但是教学后发现,学生在应用时情况较好,但对两条定律的区分不够明确。于是,在接下来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运算教学时,我出示了大量的习题,分组冲关夺红旗比赛,让学生通过计算从中去发现问题,并从数学角度去探讨问题,然后再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直观感知乘法中的一些变化规律——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因数位置不变,改变计算顺序,积也不变。这样,学生参与非常积极,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把乘法中的这种变化规律,心领神会。由此,学生在进行简算过程中,得心应手,不但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