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
“认识空气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认识空气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认识空气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 - 图文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导学案
《倍的认识》导学案
班级: 三年级(1) 班 姓名: 指导老师: 学习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生发问题】w
1、很快的写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 )个2 ( )个4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观察50页主题图,从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1)图中有( )根胡萝卜?有( )根红萝卜?把6根红萝卜2根2根的圈在一起,就是( )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2)白萝卜一共有( )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圈在一起,就有( )个2根?那么白萝卜就是红萝卜的( )倍? 【巩固训练,重点回顾】
训练方法:独立完成,相互订正。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 )倍,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 )倍。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在《三角形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以下部分体现了探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用四根颜色不同、长短不一的小棒选择其中三根来完成三角形并把围成的三角形情况记录下来,让学生尝试找出三条边的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还亲自动手画任意三角形,然后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次验证了刚才得出的结论。另一个明显探究活动是:老师用表格形式出示几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这几组数据能否围成三角形,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认识。这节课上,老师通过创造教学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中,并在自主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加强。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内容:《认识周长》 精彩片段:
(在初步感知物体周长基础上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1、 老师依次出示长方形卡片、三角形卡片、一个不规则图形:叶子。先让大家说说他们的周长是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 生:三角形周长就是它所有边线的长度; 生:叶子的周长就是围着它走一圈的长度; ??
(生同时用手比划两种图形的周长)
2、老师:估测哪个物体的周长最长?哪个的最短? 生:我觉得三角形的周长最长;
生:我觉得长方形的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 图文
杏园中心学校三年级科学导学案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1 时间 付李君 课题 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课型 学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测量记录历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 习 2、过程与方法:讨论与讲述 3、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时间的测量记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科目 学和“做”科学的兴趣。 标 教具 一天日程安排图片、蜡烛、香、火柴、钟表、尺子 导学流程 教 一、导入: 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有许多事物在 变化,有许多现象在发生。例如:太阳早晨 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我们吃饭、学 过 看书、打球、睡觉……当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学科学、做科学有意思吗,你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好科学。 二、导疑: 我们是三年级学生,身边一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也一定有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分小组互相讨论交流一下,然后进行汇报。 1、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除了用钟合作探究 教学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学生能知道做
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5
设计者:赵世周年级:三年级姓名:组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考点预测】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知识归纳链接】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自主学习
计算并验算 243+378 417 — 284 6 54 - 98
1 。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要对齐,从()位算起。
2、用6、4、9、0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差()。
3、比9999多1的数是(),它是()位数;比1000少1的数是(),它是()位数
【预习检查评价】教务处(抽查完成):学术助理(检查完成):小组长(质量评价)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习题;由小组长负责确定最后讨论结果,并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看谁最棒粤!
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Array算比较简便?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5、加法与减法简便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执教者:王芳琴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 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师),各种形状的纸片(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引入分数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分东西的事过吗?分糖、分书 王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想分给两个人,你认为怎么分比较合理?(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吃几个?(课件1)
思考:如果是2个,你认为怎么分比较合理?每人得到几个?
思考:如果只有1个,平均分给俩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引出半个) 思考:每个人吃的个数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引出1/2)
(如果学生说出来了,问:你会写二分之一吗?到黑板上写一写。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说:可以用1/2,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写的吗?(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一
1、★×2+7-20=25 ★=( ) (54-★)×9=72 ★=( )
2、A乘4,再加上20,然后除以5,等于8,A是( )。
3、篮子里有一些苹果,5个5个的数多1个,7个7个的数也多一个。篮子里至少有( )个苹果。
4、甲仓库存粮80吨,乙仓库存粮56吨,每天从甲仓库运出8吨粮食,从乙仓库运出5吨粮食。那么( )天之后两个仓库剩下的粮食就同样多了。 5、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4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 )分钟。 6、名华奥校今年招收二年级新生8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男人有( )人。女生( )人。
7、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共有学生46人,一年二班转到一年一班2人,两个班人数相等,原来一班有( )人。二班有( )人。 8、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三位数加三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从以上的解题中你是否发现规律了呢?请完成下面挑战题: 四位数加四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9、小李、小华比赛爬楼梯,小李跑到第2层时,小华正好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思维训练
一、 试一试,下面图形能不能一笔画成?(笔不能离开纸,且不能重复)
二、 怎么样的图形能一笔画成呢? (1) 从一点出发的线的条数是双数,这点称为双数点 (2) 从一点出发的线的条数为单数,这点称为单数点 (3) 图形中没有单数点的,一定可以一笔画成;图形中只有两个单数点的,也一定可以一笔画成。单数点在一笔画中只能作为起点或终点 三、 我会判断单数点和双数点。
1.在第一题中标出单数点,双数点
2. 圈出下面图形的单数点,并数一数共有几个写在( )里。
( ) ( ) ( )
例1:下面的图形能一笔画成吗?能的在( )里打“√”,不能的在( )里打“X”。 ( ) ( ) ( )
例2:先圈出下面图形的单数点,再判断能否一笔画成。能的在(
数学思维训练导引 (三年级)
第1讲 四则运算一 内容概述
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例如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减相消、数的分拆与合并等等;掌握加减法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法则,并借此简化运算。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计算:(1)15+21+25+19;
(2)70+63+81+37+30+19.
2.计算:(1)17+19+234+21+183+26;
(2)(1+11+21+31)+(9+19+29+39).
3.计算:(1)35+121-35-21;
(2)152-19-13+19+223-32.
4.计算:(1)25-(25-14)-(14-7);
(2)57-(50-28)+(44-28)-(57-26).
5.计算:(1)199+99+9;
(2)9+98+397+247.
6.计算:(1)321-199; (2)456-197-98.
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 (1)2580-2547;(2)1596-1296;(3)365+97;(4)365-97.
8.计算:(1)150-85-15;
(2)145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科: 数学 本周习惯: 别人展示 学会质疑
课题:毫米的认识 课型: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课时:第1课时 小主人: 班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21页的主题图、第21、22页例1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1、认真研读课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关于 “图形与几何”领域“毫米的认识”部分提出了这样的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2、深入分析教材: 教材编排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从感知吨的使用环境,到介绍1吨以及吨和千克的进率,都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 3.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科: 数学 本周习惯: 别人展示 学会质疑
课题:毫米的认识 课型: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课时:第1课时 小主人: 班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21页的主题图、第21、22页例1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1、认真研读课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关于 “图形与几何”领域“毫米的认识”部分提出了这样的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2、深入分析教材: 教材编排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从感知吨的使用环境,到介绍1吨以及吨和千克的进率,都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 3.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