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口算题
篇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口算题
3+24=69-34=
48+46+4=
41+29= 38+36=
3+22+68=62+12=
78-28=
73+9+16= 36+31=
66-41=
61+2+18= 35-17=75-34=
39+37+3=
72-19= 69-32
2+39+16=
75-55=71-43=
81+1+6= 12+59=
56+25= 39+18+2= 66-39= 44+29=
45+22+19=
82-48= 32-18=
13+5+35=
69-39= 69+16=
63+17+9=
49-22= 43+29=
39+29+19=
51+29=69+12=
33+29+19=
52+35-61= 44+17+33=
67-64= 67-34= 67+17+3=
43+17=90-46=
8+26+34=
44+17= 33-13= 31+25+35=
80-46=
63+19= 29+16+36= 35+29=68-22= 46+17+13= 90-65= 80-66= 39+27+3= 72-17= 95-66=
36+29+16=
0-31=
57+18= 73+26+4=
57+26=
82-17= 45+16+29=50-2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数 学 万 花 筒
一、 知识根据地
□×□=□×□=24 □×□=□×□=36
□÷□=□÷□=5 □×□=□÷□=8
1时= 分 100分= 时 分 75秒= 分 秒
二、是非审判庭
1、把2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6个,还剩3个。......... ( )
2、淘气早上上学时面向太阳走,下午回家时应该背向太阳走。............( )
3、面向南方,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
4、箱子里装着5个黄球和5个红球,随便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 )
三、数学高速路
1、口算
3×3= 2×5= 2×8= 1×9= 4×4=
5×9= 6×7= 49÷7= 4×8= 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工作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
201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3单元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3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3单元教案
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 (1)25+17+31 46+19+12 37+29+19 26+19+41 请 4 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 (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四、小结。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3单元教案
课题
谁的得分高(第 2 课时)
总课时
2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 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3.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 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体验算法的多样 重点难点 化。 教学准备 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计算:(6 生板演) 37+29+17 42+19+25 36+18+35 29+50+11 32+27+43 39+27+33 二、导学释疑 1.新知:投飞镖比赛。
2.研究: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25分)
1. 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12个☆,每4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2. 100厘米=( )米 27米-9米=( )米
3.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
4. 一星期有7天,28天是( )星期。
5. ( )里最大能填几?
( )×4<26 6×( )<32 68>9×( )
6. 用下面的口廖写出四道算式。
四七二十八 ( )×( )=( ) ( )×( )=( )
( )÷( )=( ) ( )÷( )=( )
7. 把6、7、8、9填在合适的□里。
8. 在○里填上“>”、“<”或“=”。
35÷7○6 8×6○48 7×7○47 40÷5○7
9. 看图填空。
白兔
7只
是白兔的5倍
求黑兔的只数,就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数一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由于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对于应用的学习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学习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通过认识数熊猫只数----数方格--数小狗----数苹果等。
同时还通过玩游戏中的各种形式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实际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点乱,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儿童乐园课后反思:
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25分)
1. 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12个☆,每4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2. 100厘米=( )米 27米-9米=( )米
3.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
4. 一星期有7天,28天是( )星期。
5. ( )里最大能填几?
( )×4<26 6×( )<32 68>9×( )
6. 用下面的口廖写出四道算式。
四七二十八 ( )×( )=( ) ( )×( )=( )
( )÷( )=( ) ( )÷( )=( )
7. 把6、7、8、9填在合适的□里。
8. 在○里填上“>”、“<”或“=”。
35÷7○6 8×6○48 7×7○47 40÷5○7
9. 看图填空。
白兔
7只
是白兔的5倍
求黑兔的只数,就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 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 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