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视频

“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视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视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东街小学 马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对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交朋友?(生答:喜欢)在数学的王国里,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青,想认识他吗?(生答:

想)(出示幻灯片),谁能帮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青的位置在哪里?

指名回答。

刚刚大家的回答都有“从 到 ”,也就是方向。

板书:方向

其实,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一竖排叫做列,一般从前往后数,小青在第几个?

谁再来说说小青的位置?(出示幻灯片)

指名回答。

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一横排叫做行,一般从左往右数,小青在第几个?

小青两次的位置都是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我们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用数 表示物体的

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东街小学 马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对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交朋友?(生答:喜欢)在数学的王国里,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青,想认识他吗?(生答:

想)(出示幻灯片),谁能帮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青的位置在哪里?

指名回答。

刚刚大家的回答都有“从 到 ”,也就是方向。

板书:方向

其实,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一竖排叫做列,一般从前往后数,小青在第几个?

谁再来说说小青的位置?(出示幻灯片)

指名回答。

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一横排叫做行,一般从左往右数,小青在第几个?

小青两次的位置都是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我们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用数 表示物体的

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

??

?? 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2在操作活动中,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排第几个”及类似的方式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例如电影票上的位置等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我学校是北部新区,学生的能力水平较低,但通过年的新程改革,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让我们刮目相看了,因此基本上都有较强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设计理念

??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重视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已成为当前国际数学程和教学改革的基本共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也是我上一直遵循的原则。 ??三、学习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

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

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课后训练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课后训练题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个数是

A、1

B、2

C、3

D、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

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3、点Pa﹣1,﹣b+2关于x轴对称与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相同,则a,b的值分

别是

A、﹣1,2

B、﹣1,﹣2

C、﹣2,1

D、1,2

4、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3上,“相”位于点3,﹣3上,则”炮”位于点

A、﹣1,1

B、﹣l,2

C、﹣2,0

D、﹣2,2

5、点1,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3

B、﹣1,﹣3

C、1,﹣3

D、3,1

6、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3,3

B、﹣3,3

C、﹣3,﹣3

D、3,﹣3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四年级科学上册-确定位置-2教案-冀教版 (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确定位置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让学生说清身边物体的位置开始,由近及远、由校园扩展到生活相继设计了3个活动和1个拓展活动,3个活动是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的,从中让学生们学会看地图,体验如何按照地图到达自己想要到的地方。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本单元的主要的内容有:在方格上能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一》

教材分析:

教材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编排共有4次:一年级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会在具体情境中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三年级是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年级是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本册教材则主要教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距离和方向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内容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技能目标: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这是我们四(3)班同学上体育课排队的情景,(杨鑫妍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杨鑫妍坐在第3组第2个;杨鑫妍坐在第2排第3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杨鑫妍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杨鑫妍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课件2)要确定第几列从哪数起?(课件3)(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板书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这是我们四(3)班同学上体育课排队的情景,(杨鑫妍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杨鑫妍坐在第3组第2个;杨鑫妍坐在第2排第3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杨鑫妍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杨鑫妍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课件2)要确定第几列从哪数起?(课件3)(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板书)

(2)介绍:通常把横排叫作行(课件4)要确定第几行从哪数起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公

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小青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接着,再从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这一从学生的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的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的内容(教材第78页)都是在方格纸上对某一点的位置用数对的方法进行表示。在开展这些练习时也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分别说一说水平方向点的位置与垂直方向点的位置。如第1题中,可以先说一说银行在水平方向是第1格,商店在水平方向是第4格等,然后说一说银行在垂直方向是第1格,邮局在垂直方向是第2格等。第二,当学生分别能清楚地表示单一的位置时,接着讨论在单一位置上的两个点。如银行与商店都在垂直方向的第1格,那么怎样让人们知道它们的不同位置呢,从而引出需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要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

2.在操作活动中,能根据方向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了方向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基础。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有着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回顾本节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一、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座位”是本节课的重要的学习资源,本节课力求把这一教学资源用足。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自己的位置,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学会用一种新的数学表达形式“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这样设计,最大限度地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地探究“数对”这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节课的设计,始终贯彻这样一个原则: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探索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