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心得
“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心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心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心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讲座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讲座
主讲人:伊宁市第七中学克依木.吐合提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受学校委托,今天由我就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预防犯罪,提高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 首先,我给同学们讲一讲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的重大意义。 有人说:少年强则国家强,的确是这样。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国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3.8亿,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在校生2.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9%。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前程和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祖国的明天和未来,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可能在很多同学心中觉的犯罪非常遥远,更不用说想到自己也可能违法犯罪,可从我从事司法工作这么多年的实践看,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已经被大量案件证明的事实:如果没有牢固的法制观念,不加强自我约束和控制,那么一时的冲动、一个偶然的念头、一次交友不慎、一次好奇和诱惹的驱使,都有可能让我们美好的生活划上终止符,甚至糊里糊涂的就进了监狱。八十
年代有一部电影《少年犯》,曾引起人们的感慨,那时这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学 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姓 名:饶曦 学 号:2012102051 年级班级专业 :2012级新闻学2班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
【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愈加突出,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秩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中国,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而且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青少年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占了其中的较大比例,而且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数量持续增长,在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社会着重关注的大环境下,单纯的强调惩治与打击已经不能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了,反而是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该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原因
预防青少年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
(豆沙镇中心校)
青少年犯罪已经是不容忽视一个社会问题。它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仅次于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的世界性三大公害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应注意的是青少年犯罪趋向低龄化。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有效地遏制青少年犯罪,对于维护好社会治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万古小学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现状入手,就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预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具有盲目性
我们先看看两个案件:
①、2010年4月22日,本校两个未满十岁的少年翻窗进入一家商店,经村治安人员现场勘查,他们只拿了商店里的香烟、水果糖等物品,而贵重的物品及现金都未动。
②、2011年2月26日,中坪小学二年级学生黄某和一个中学生翻围墙进入中坪小学,盗窃了学校的篮球、羽毛拍等体育用品。
从这两个个案件充分说明:青少年身心发育还没有成熟。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具有片面性,思想过于单纯,对犯罪行为的后果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在行使犯罪行为时不加思索,不计后果。即使事先有预谋也比较简单。
(二)青少年犯罪具有团伙性
由于年龄
听预防青少年犯罪报告有感
预防青少年犯罪知识讲座听后感
五.三 吴鑫源
星期一下午,我校特地请来王警官,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法制教育课,我们可谓是受益匪浅。
一个个典型的实例,让我们了解到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我想,造成他们现在的样子,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太差,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应过来。在这些实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时冲动,为了解气,才范下了故意杀人罪,当初如果平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这些事,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陷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 所以,我们要预防犯罪。
首先要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并且要加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己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
平时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 要]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全社会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是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青少年犯罪呈现所犯罪行严重;团伙犯罪案件较多,甚至还有的形成犯罪集团等主要特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预防网络,广泛动员各界力量,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原因 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社会都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但近年来, 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增加。对此,全社会都必须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课题列入最重要的议事日程, 加强防范和治理。因此, 本文就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作点探讨。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
1
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
青少年犯罪与防治
预防青少年犯罪
论青少年犯罪
LOGO.姓名
预防青少年犯罪
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 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 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 ” ——梁启超
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2、暴力性犯罪,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 、暴力性犯罪,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 3、文化素质低 、文化素质低,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 4、团伙犯罪案件较多。 、团伙犯罪案件较多。 5、闲散人员和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 、闲散人员和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 6、有前科的累犯占很大比例。 、有前科的累犯占很大比例。 7、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主观原因 1、道德观和人生观偏差。一切事情以自我为中心,荣辱观 偏差。 、道德观和人生观偏差 颠倒,崇尚金钱、贪图享乐,贪慕虚荣,好逸恶劳。 2、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未成年人觉得学习成绩最重要,平 、法律意识淡薄。 时对法制教育不重视。 3、文化素质不高。辨别是非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都是有 、文化素质不高。 所欠缺的,
青少年犯罪问题述评
青少年犯罪问题述评
——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
徐佳 15121678
摘要: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以巨大的机遇和
挑战,良莠不齐的思想开始借助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新兴媒介对青少年产生越发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些消极腐朽的观念日益侵蚀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国际性社会问题。在诸多犯罪事实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象尤为突出,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典型案例出发,对其犯罪现状、特征、诱因进行浅析并综合专家学者的观点提出相应预防及整治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青少年犯罪
一、引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来,在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从而形成了城乡经济二元体制体系,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之户籍制度、教育体系等社会制度的缺陷,由此衍生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有效预防
青少年犯罪 提 纲
一、青少年犯罪为法制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且犯罪初始年龄呈下降趋势,与70年代相比,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提前2-3岁,给当前的法制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分析青少年犯罪根源,预防青少年犯罪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心理行为有直接影响。
2、社会因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加速了经济发展,但西方一些不良文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横多的负面影响,很容易使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
3、学校因素。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与学校教育有密切关系。尤其学校德育工作队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有效教育方法,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减
少犯罪。
1、加强“四项教育”,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净化青少年心灵。(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优化政治环境。(2)改革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优化制度环境。(3)强化正面舆论,优化育人环境。(4)优化教学环境,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教育环境,使青少年学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心灵不断净化。
3、抓好
青少年犯罪案例
20多年前,未成年人犯罪处于低发期,2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占到全部刑事案件的30%,犯罪占同龄青少年万分之一,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到总数的75%以上,因为工作关系,编者近年经常接触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掩卷心痛之余,呼吁社会各界都应当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一个适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而温馨的社会环境,出于此,特转载青少年犯罪的7个典型案例,希望家长、老师、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1、公共场所肆意挑衅、争强斗狠案件多发,应强化逆反心理疏导。
案例一:小孔、小建与小鲁、小刘等人在北京某中学上学期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小孔向大东和小张提议购买刀具报复小鲁等人,三人购买刀具六把。买完刀后小孔分别给小鲁和小刘打电话约架。后小孔和大东伙同小张和小孙持刀与小建纠集的三十余人持棍、棒等共同来到某立交桥下,在桥两侧分头等待小鲁等人前来殴斗。当小鲁、小刘纠集多人持棍、棒等物到达时,双方互相持械殴斗。其间多人受伤,轻重程度不等。
法官说法:本案中的参与斗殴者大都已经成年,
青少年犯罪成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少年犯罪成因分析
作者:熊予晴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0期
摘 要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青少年犯罪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有效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预防,必须探究其成因。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心理
作者简介:熊予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4.070
青少年犯罪是指处于由儿童向成年过渡的特定阶段14至25岁的主体实施的犯罪。目前青少年犯罪行为日益突出,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与坏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时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主客观要素的交互作用。要对青少年犯罪行为进行防治,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