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复述课文要求
“三下复述课文要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三下复述课文要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三下复述课文要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三下乡工作要求
三下乡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制定好本系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申报前召开三下乡动员大会,加大三下乡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组队后须对所有下乡开展活动的团队和队员开展三下乡专题指导培训班,确保提高活动质量。
2、加强教育,确保安全。学生要加强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增大广大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之前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培训。鼓励各系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参加实践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
请认真阅读下面三下乡承诺书:
邵阳学院2012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个人安全责任书
本人自愿参加邵阳学院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本次活动的目的、性质、实践地的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清楚的了解,详细阅读并全部理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2002年9月1日生效)。现做出如下承诺: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严格执行学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遵守交通规则,若有违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尊重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注重礼仪礼节,礼貌待人,由于本人的过错造成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由本人承
教给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给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
作者:高凤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5年第04期
[摘 要]复述课文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关键词语提示来复述,依据故事结构特点来复述,依据故事情节发展来复述,依据故事线索梳理来复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复述 词语提示 结构特点 情节发展 线索梳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6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复述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表达形式。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呢? 一、依据关键词语提示复述
根据提示词语复述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特点,罗列出一系列关键的词语,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词语进行复述课文。也就是说,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让
三下美术
【三下美术】
《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
桃园小学 陈媛
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学中国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也有利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小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要帮助初学中国画的小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真正喜欢中国画,兴趣盎然地用中国画形式表情达意,就必须摈弃机械地讲解笔墨技巧,机械地传授中国画表现程式,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跳舞的点和线》就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新发现”,初步了解中国画简单的基本常识,从“无法”走向“有法”,运用原生态原则,在音乐节奏的快慢中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形成中国画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点、线、面是平面绘画最基本的语言,如同句子的基本语言是文字,音乐的基本语言是音符,英语的基本语言是ABC一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为强化学生的绘画语言,应有意识地利用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使他们更准确地对视觉物象产生点、线、面的联想,如画面上画几个小点,代表河面上露出的小石块,用波浪线或曲线画出水的波纹及流动的走向,
三下美术
【三下美术】
《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
桃园小学 陈媛
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学中国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也有利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小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要帮助初学中国画的小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真正喜欢中国画,兴趣盎然地用中国画形式表情达意,就必须摈弃机械地讲解笔墨技巧,机械地传授中国画表现程式,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跳舞的点和线》就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新发现”,初步了解中国画简单的基本常识,从“无法”走向“有法”,运用原生态原则,在音乐节奏的快慢中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形成中国画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点、线、面是平面绘画最基本的语言,如同句子的基本语言是文字,音乐的基本语言是音符,英语的基本语言是ABC一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为强化学生的绘画语言,应有意识地利用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使他们更准确地对视觉物象产生点、线、面的联想,如画面上画几个小点,代表河面上露出的小石块,用波浪线或曲线画出水的波纹及流动的走向,
三下课文中心思想和课后问题答案
三下课文中心思想和课后问题答案
1、《春的颂歌》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礼物,春天是神奇美妙的,小朋友对春天、对大自然十分热爱。
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
答: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绿草鲜花、小鸟蜂蝶、小鱼蝌蚪,送来了热闹的景象,送来了生趣和活力。
2、《风筝》风筝代表着自己的理想,童年美好的理想,只有不断去追求才能实现。
你想给自已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答:我想给自己扎一个这样的风筝:你看,那样子像一条小鱼,还有一条大大的尾巴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后想当潜水员。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海底的每一种生物……
3、《美丽的槐乡》五月的槐乡十分美丽,槐乡孩子无比喜悦和幸福。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答:因为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孩子们快活地摘槐花,食槐花,热情地用槐花招待客人,尽情地手槐花装扮自己。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可口的美食,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带来了友情,所以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们最满意的季节。
古诗《村居》描写美丽春景,表现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4、《老师领进门》作者对田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田老师是一位用无数引人入胜的
故事滋润孩子心田的好老师。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他是怎样把“我”领进这个“门”的?
语文三下教案
1《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 “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随堂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我想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让我们随着歌声一起去寻找春天。 2.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是美丽的春天。刚才我们从歌声里欣赏了春天,你能说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吗? (指名说)
3.大家真棒,当春姑娘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周围会发生
三下二单元
课题 24时记时法 签字认定 时间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 学 目 标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课件 课件资源 活动单 活动一、猜电视节目 《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 师质疑电视画面上是这样写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种说法都能说明《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吗? 活动二、领悟24时记时法 1、思考:一天为什么有24个小时? 每天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什么时候结束?时针要转几圈?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十几时。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 1、猜电视节目 《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 教师板书7:00。晚上 2、举例说明进一步丰富感知。 学生思考后交流,初
语文三下教案
1《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 “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随堂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我想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让我们随着歌声一起去寻找春天。 2.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是美丽的春天。刚才我们从歌声里欣赏了春天,你能说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吗? (指名说)
3.大家真棒,当春姑娘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周围会发生
三下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完整题型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读出下面小数
四、比较大小
(1)、0.62○0.19 0.48○0.41 0.4○0.04 0.56○0.65 0.75○0.8
0.3读作( )0.07读作( )7.8读作( ) ( 2)、1.64米○25.7分米 1.9分米○1.8分米 0.84分米○0.82米 2.05读作( )0.37读作( )3.2读作( ) 2.5读作( )272.2读作( )0.88读作( ) 0.48读作( )0.5读作( )13.001读作( ) 5.82读作( )43.204读作( )0.09读作( ) 6.507读作( )7.06读作( )102.31读作( ) 二、写出下列小数。
七点零八写作( )
苏教版三下习作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习作2
教学目标:
1.用手中的画笔为别人(老师、同学、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观察例图,学习例文,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爱好等写出人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将画像中的人物介绍出来。
3.能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使习作具体、生动。 4.展示习作,学习点评修改习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教学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评价设计:
1.课前检查学生习作准备,了解学生准备情况,以学定教。
2.通过研读例文,学会从人物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介绍。
3.采用学生自评、同位互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习作,重点围绕是否抓住人物特点?能否做到文从字顺?有没有用上好词好句?内容是否生动、具体?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
4.通过习作展示,师生互评等形式,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学生:1.为别人(老师、同学、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搜集有关人物描写的可用词语,精彩的句、段。 教师: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