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要学中医基础理论吗

“药学要学中医基础理论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药学要学中医基础理论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药学要学中医基础理论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哲学概念。

(一)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 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 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 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4.金的特性 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 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

中医基础理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中医学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它是知道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

中医基础理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144277789.doc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形体结构:五大系统—脏—腑—体—窍

2)生理活动: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道,气由精、精液、为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五行为准则,各司其职,分工有序,相互联系,彼此为用,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

3)病理活动: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的反应,整体病变可以出现局部的病理反应。

4)诊断疾病: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5)治疗疾病:“治病求本”,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整体的调 。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天人合一”观)

1)气候、四季、寒热温凉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相应。 2)昼夜晨昏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相应。

3)地理环境、地域性气候、水土、生活习惯与人的生理活动相应。 3.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和谐与统一

经济发展、生活状况、饮食结构、环境状况与人的生理病理活动相应。 (二)辨证论治

病:是对具有特定的病因、特有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转归的全过程的概括。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疾病、病位、病性、病势的概括。

症:单一的疾病外在表现。

第一章 精气、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学发展形成概况

一、中医药学的形成 先秦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素问》《灵柩》)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难经》 战国秦越人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角力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 收载药物365中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中医药学的发展

晋隋唐时期:

《脉经》 西晋·王叔和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 早期方剂学专书

《诸病源侯论》 隋·巢元方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侯学专书

《新修本草》 唐·苏敬等 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第一个食疗专篇 第一个医学伦理学 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病证方论》 宋·陈无择 外因:六淫外感 内因:七情 不内外因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 第一部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主火派 病由火热生 张从正 攻下派攻邪派 汗吐下 病由邪生 李杲 “内伤脾胃 百病生由” 补土派 朱震亨 养阴派 相火论 明清时期

《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

《瘟疫论》明·吴又可

《外感温热篇》叶天士 创卫气营血辩证 《温病条例》吴鞠通 创三焦辩证

《医林改

中医基础理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一、 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2、 体系的确立
《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 理论体系的发展
1、 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针灸学专著。
《脉经》: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
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
朱震亨: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温病学: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
中西汇通:主张西学中用。
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
三、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
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金元四大家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学》习题集

绪 论

一. 选择题:

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 先秦、秦、汉 B. 两晋、隋、唐 C. 宋、金、元 D. 明清 E. 近代 2. “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张从正 D. 朱震亨 E. 李杲

3.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A. 张元素 B. 刘河间 C. 张子和 D. 朱震亨 E. 李杲 4.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 张从正 B. 陈无择 C. 张仲景 D. 巢元方 E. 孙思邈 二. 多项选择题:

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针灸甲乙经》 E. 《千金要方》 ?????? 2.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2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3

绪论

【学时】 6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

中药基础理论歌诀

一、诸论

中医唯物整体观,天人合一互相参。辩证施治妙无穷,防病治病追其源。 中医基础内容宽,阴阳五行脏象篇。气血津液与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全。

二、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物质说,宇宙万物皆概括。医学运用阐明理,互资互制变化多。

阴阳

天地之道为阴阳,基本规律万物纲。互相转化极则反,互根互用靠对方。 对立制约又消长,天人证治方药祥。阴阳失调发病理,诊断治疗有用场。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行,各有特性要分明。曲直曰木火炎上,土爱稼 从革金。 水曰润下涵意广,基本法则须记清。生克乘侮有联系,整体调节持平衡。

(1) 曲直:指具有生长、升发、条达其作用的物质。

(2) 炎上:指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物质。

(3) 稼 :指具有生物、受纳作用的物质。

(4) 从革:指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物质。

(5) 润下:指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

1、 五行归类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季春夏长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志怒喜忧悲恐。五体筋脉皮肉骨,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音角微宫商羽,千变万化此归类。

2、生克乘侮

阐释事物用五行,生克乘侮说得明。相生相长资生意,抑制制约相克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业务学习考核试题(1)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中上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E、《神农本草经》 2、下列哪位医家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A、刘完素 B、李东垣 C、朱震亨 D、张仲景 E、张元素

3、下列外感病邪中,季节性最强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暑邪 E、寒邪 4、惊则气:

A、上 B、缓 C、结 D、下 E、乱

5、下列人体的脏腑中,互为表里的是:

A、脾与胃 B、心与大肠 C、肺与小肠 D、肝与肾 E、肾与胆 6、怒伤:

A、胆 B、脾 C、肝 D、肾 E、心 7、肾在体合:

A、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