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然而,在一百多年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中国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那就圆明园的毁灭!
2、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师板书,学生数空。】齐读课题。
3、师:同学们,毁灭意味着什么?请你说。(彻底破坏,消失)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再也不存在了。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听清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清句子
(2)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2、课文都读完了吗,这些生字你认识吗?先自由读一读,请一位小老师起来领读,他读对了我们跟读两遍。
3、读完了课文,下面,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后来的毁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来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一找。
2、生读---我们一起来读-----
3、读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然而,在一百多年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中国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那就圆明园的毁灭!
2、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师板书,学生数空。】齐读课题。
3、师:同学们,毁灭意味着什么?请你说。(彻底破坏,消失)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再也不存在了。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听清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清句子
(2)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2、课文都读完了吗,这些生字你认识吗?先自由读一读,请一位小老师起来领读,他读对了我们跟读两遍。
3、读完了课文,下面,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后来的毁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来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一找。
2、生读---我们一起来读-----
3、读
圆明园的毁灭一等奖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师:同学们,最近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有件振奋人心的大事,知道是什么吗? 生: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师:是啊,这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你们还知道近年来,我国有哪些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事情呢? 生: 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09年祖国的60周年华诞 01年申奥成功 97年香港回归 99年澳门回归
师:(出示PPT)是啊,这鸟巢上空绚丽的烟花,这宏伟的东方之冠,这一个个化为现实的航天梦想,不正说明了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盛,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了吗?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的10月19日,北京的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令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生:圆明园被毁灭了
师:对,圆明园被毁灭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圆明园的毁灭”
孩子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大家注意这个“毁”,上面是一个臼齿的“臼”,下面的“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师:“毁灭”意味着什么?谁来说 生:被狠狠地毁坏了,没有了。
师:说得好,“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
圆明园的毁灭一等奖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师:同学们,最近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有件振奋人心的大事,知道是什么吗? 生: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师:是啊,这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你们还知道近年来,我国有哪些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事情呢? 生: 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09年祖国的60周年华诞 01年申奥成功 97年香港回归 99年澳门回归
师:(出示PPT)是啊,这鸟巢上空绚丽的烟花,这宏伟的东方之冠,这一个个化为现实的航天梦想,不正说明了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盛,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了吗?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的10月19日,北京的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令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生:圆明园被毁灭了
师:对,圆明园被毁灭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圆明园的毁灭”
孩子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大家注意这个“毁”,上面是一个臼齿的“臼”,下面的“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师:“毁灭”意味着什么?谁来说 生:被狠狠地毁坏了,没有了。
师:说得好,“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
三峡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三 峡
教材简析:《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有不少是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专笔描述,但本文的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说木叶 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 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 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 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
囚绿记公开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囚绿记》教学设计
昌黎六中 杜彦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特别喜爱的东西,会有什么想法呢?(买下、得到、占有)是的,大多数人会想据为己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看看作者占有的什么,是怎么占有的。(板书题目作者)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并加以赏析; 2、结合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体会运用象征手法的意义。
三、重难点
体会运用象征手法的意义。
四、情感教育
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民族精神;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法,诵读感知,思考讨论,鉴赏品悟。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感悟标题
大家通过题目知道了哪些内容?(记:交代文体是散文;囚:占有、囚系;绿是描写对象;囚绿是课文主体)
(要求:阅读过程中拿起笔随时勾画,生字词语、优美词句、疑惑句。) (二)重点探讨“囚绿”
1、研读第8段
朗读第8段。
勾画出“囚绿”原因的句子。
勾画出一些关键词句,并加以简析。
分析:“牵进”是优雅、轻柔的动作,体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装饰”心情可解释为“改变、安抚、调节、慰藉”,慰藉心灵。
父亲、树林和鸟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领悟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爱鸟、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情感。(重难点)
3.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串题连句,切入中心。
1、板书:树林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些形容词呢?词语也是有温度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我们也就能赋予它生命。再依次板书出父亲鸟、和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面对这双眼睛,你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整体感知。
1、在走进课文之前,先检查预习的情况
学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有:,请跟我读出示所有词语:黎明鼻子舒畅猎人翅膀喃喃
一瞬间热腾腾(一声)凝神静气
2、个别读、男女生读
3、书写:鼻
4、出示、交流以下几个句子
(1)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
a、指名读。
b、读准字音“滹沱河”。简介滹沱河:滹沱河发在河北省,是一条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两岸有着一大片幽深的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a、这个长句子如何读好?学生探讨:反复读、读好难读的词、掌握停顿
(读准“茫然”、“凝神静气”、“兀立”;掌握停顿: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成长足迹 导学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时间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 激励,继续前进。 课题 成长足迹 内容简说:
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表达了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从王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
成长足迹 导学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时间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 激励,继续前进。 课题 成长足迹 内容简说:
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表达了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从王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