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五大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五大组成要素”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机电一体化系统五大组成要素”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五大组成要素”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目 录

摘要 ( 1 ) 1、数控铣床的组成与进给系统概述 (1-2) 2、数控铣床X方向进给伺服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1 技术参数 2.2 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3、X方向滚珠丝杠副的设计

3.1 X方向滚珠丝杠副的计算 3.2 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 3.3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型号 3.4 滚珠丝杠副的校验 3.5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4、总结 参考文献

1

( 2 ) (2-3) (3-6) (6-8) 8-10) 10-11) 11-13) ( 13 ) ( 13 )

(((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与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与发展

摘 要

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是各门相关学科、多种先进技术的互相渗透和相辅相成的结果。机电一体化就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技术。其实质是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过程控制原理,将机械、电子与信息、检测等有关技术进行有机组合,实现整体最佳化。本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探讨其发展应用前景,其中提出了一些供学者讨论的新见解。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跨学科领域应用;发展趋势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与发展

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应用机械、电子等有关技术,使机械、电子有机合,实现系统或产品整体最优的综合性技术&是工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从20世纪80 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 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目 录

摘要 ( 1 ) 1、数控铣床的组成与进给系统概述 (1-2) 2、数控铣床X方向进给伺服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1 技术参数 2.2 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3、X方向滚珠丝杠副的设计

3.1 X方向滚珠丝杠副的计算 3.2 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 3.3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型号 3.4 滚珠丝杠副的校验 3.5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4、总结 参考文献

1

( 2 ) (2-3) (3-6) (6-8) 8-10) 10-11) 11-13) ( 13 ) ( 13 )

(((

机电一体化检测系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4章 机电一体化检测系统 4.1 概述 4.2 位移检测 4.3 速度、加速度检 测 4.4 力、扭矩和流体 压强检测 4.5 传感器前级信号 处理 4.6 传感器接口技术

4.1 概述 4.1.1 检测系统的组成  (1) 把各种非电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这 就是传感器的功能,传感器又称为一次仪表。  (2) 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并进行 放大、运算、转换、记录、指示、显示等 处理,这叫作电信号处理系统,通常被称为二 次仪表。 非电量检测系统的结构形式如图 4-1 所 示。 

图 4-1 非电量检测系统的结构形式

4.1.2 传感器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1.传感器的构成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 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4-2所示。 

图4-2 传感器的组成框图

(1)敏感元件: 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 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 , 其输入、输出间具有确定的数学关系 (最好为线性)。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 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  ( 2 )传感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 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如电阻、电 感、电容等)形式。 ( 3 )基本转换电路:将电信号量转换 成便于测量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曾励 主编

XX大学XX学院XXXXX-XXXX学年 第X学期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机电一体化是

2、开发性设计是在既没有

按照 要求进行的设计。

3、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达

4、启动或反向时,系统的输入运动与输出运动之间的差值就是系统的

5、对步进电动机进给系统中齿轮传动装置进行传动比分配的原则是

6、据齿轮系传动比最佳分配条件,简化的最佳速比分配关系为

7、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传动比大小与系统步进电机的

8、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类型有

9、计算齿轮传动系统时非随机载荷的采用 法。

10、数字式传感器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输出信号为

11、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电参数形式时,需要采用

成 形式。

12、采样信号变成连续信号必须经过

1、机电一体化与英文单词( )

A.Mechanics一致 B.Electronics一致

C.Mechatronics一致 D.Ele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黄建峰

学号: 09143407

班级: 机械电子工程091

指导老师: 吴福忠、朱烈锋

所在小组: 第3组

2011年7月4日-17日绍兴文理学院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目录

一、 课程设计目的……………………………………………………………………….

二、 设计内容与要求…………………………………………………………………….

三、上交的材料

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 3、材料要求………………………………………………………………………………………………………………

四,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比较……………………………………………………………………………………..

五,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1, 小车车体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

第一题:分析工业2.0、工业3.0、工业4.0的主要技术特征

答: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即18世纪引入的机械设备制造时代;时间大

概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了工厂机械化。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即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时间大概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也就是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因为有了电力,所以才进入了由 继电器、电气自动化控制 机械设备生产的年代。这次的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高效新模式。

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即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在升级工业2.0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再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良品率、分工合作、机械设备寿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此阶段,工厂大量采用由 PC、PLC/单片机等真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

《机电一体化系统》形成性作业(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机电一体化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一、填空题

1.机电一体化包括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 。

2.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系统工程、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从自发状况向自为方向发展的过程。

3.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部分、传感检测部分、执行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和接口。

4.机电一体化系统对动力部分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输出。 5.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匹配性要求,要求执行部分的刚性提高、重量减轻、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

6.机电一体化系统一方面要求驱动的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特性,同时要求对水、油、温度、尘埃等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7.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目标最佳化。

8.伺服传动技术就是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的运动部件按照指令要求运动

机电一体化毕业综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机电一体化毕业综述

机电接口技术的发展

学习中心名称 专 学 指

机电一体化

业生导

名姓教

称 名 师

第 1 页 共 1 页

机电一体化毕业综述 机电接口技术的发展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历程以及发展现状,指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以此为背景,产生的机电接口技术。为了进一步分析与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提出了机电接口技术的概念,并给出了机电接口技术的发展、功能以及分类。机电接口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手段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并指出了智能化、标准化、微型化和人性化的机电接口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电接口,系统设计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机电接口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机电一体化的产生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社会进步,机电一体化的内涵也在随时代不断发展着。最初的机电一体化是电子、机械相结合,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也相对的比较简单。从80年代起,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出现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得到应用以后,便大大提高了机电产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程度,大大的改善了产品使用性能。之后随着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渗透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郑群波 周益民 朱建伟 缪建立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张巨勇、金成柱、季国顺、刘薇

二〇一一年一月

一、设计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

1. 通过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想怪

知识,学习总体的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

计计算及选用的方式。

3.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控制方法与控

制驱动方式。

4.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5. 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2mm,定位精度为0.0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