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与传统育种之争论文
“转基因与传统育种之争论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转基因与传统育种之争论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转基因与传统育种之争论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传统育种与转基因的比较
转基因技术又与传统育种技术明显不同。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的界限,实现传统育种技术不能做到的物种间的基因转移,理论上可实现任何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其次,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对具体基因进行精确操作。传统育种技术通常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目标物种进行选择的,对于目标物种后代性状的预见性相对较差;而转基因技术则是针对功能明确的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可以准确地预知转基因后代的性状。就是由于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间存在的这两个明显的不同,使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改变目标物种的性状特征,从而极大地加快了育种的速度、提高了育种的效率。
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比如一个作物 (品种) 高产但不优质,另一个作物优质但不高
传统育种与转基因的比较
转基因技术又与传统育种技术明显不同。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的界限,实现传统育种技术不能做到的物种间的基因转移,理论上可实现任何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其次,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对具体基因进行精确操作。传统育种技术通常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目标物种进行选择的,对于目标物种后代性状的预见性相对较差;而转基因技术则是针对功能明确的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可以准确地预知转基因后代的性状。就是由于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间存在的这两个明显的不同,使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改变目标物种的性状特征,从而极大地加快了育种的速度、提高了育种的效率。
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比如一个作物 (品种) 高产但不优质,另一个作物优质但不高
羊的转基因育种
羊转基因育种
动物的转基因与转基因育种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转基因山羊上的研究 1 前言
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最热门、发展较陕的领域之一,由于转基因技术是一种能通过对基因的操作,在RNA、蛋白质、形态学或生理学等水平直接观察基因在活体内的活动情况及其表达产物所引起的表型效应的四维实验体系,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在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结构遗传学和DNA重组技术的基础上, 运用基因工程等实验技术手段, 将分离得到的外源目的基因或重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中, 使之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 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 并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种生物技术。目前,动物育种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利用种内变异的基础上的,因而其变异来源就很有限。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种间生殖隔离的天障,从而极大地提高畜禽遗传改良的幅度和速度,同时还可根据人们的需求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畜牧产品。然而,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于动物育种的工作仍处实验研究阶段,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未得到完善解决。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对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仍寄予厚望。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动物技术将会不断得到完善,从
转基因农作物的争论与真相 - 图文
转基因农作物的争论与真相
程同顺主讲
???
??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情况主要争论可疑之处程子之见
一、什么是转基因?
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最小载体。?转基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离的某一种或几种确定的基因导入动、植物个体的基因组中,而且新获得的基因能够遗传到后代。
?由此产生的这些个体称为转基因动物或转基因植物。由转基因动植物制作和食品就称为转基因食品。
?
转基因与杂交的区别
?
?
?
1.杂交只能在同物种间进行;而转基因可以提取其他物种的基因,甚至可以突破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界限进行转移,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2.杂交可以自然进行,也可以人工培育;转基因一定是人为技术的产物。
3.转基因生物有稳定的遗传性;杂交则没有。
一些误解
?
?
“转基因”技术就像搭积木:比如我们想让大米中富含更多的维生素A,那么我们可以将玉米中的一种基因放到大米的基因队列中去,让大米富含胡萝卜素,被人消化后就变成了维生素A。
“基因转变”已经在自然界存在很久了漫长的自然选择,进化;相近物种的杂交;大跨度、跳跃式的“转基因”。这三种“基因转变”,是一脉相承的。现今所有的家畜和农作物,都是经过人类长期选择的“转基因”生物。
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情况
?
?
?
?
农作物种类:大豆(
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第27卷第4期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53
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陈乃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90年代有羌生物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垒性的争论进行了评述,讨论了生物技术和遗传修饰(GM)食品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转基固食品的潜在危睦和其它有争议的问题。关键词
生物技术
遗传修饰(GM)食品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性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重组DNA技术,研究开发的转基因食品,近年来发展很快,有些产品已被批准商业化并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1年和1996年2次联合召开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的专家咨询会议¨,“,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和食品成分对人类的安全性提出咨询报告和建议。各国政府也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尽管多数科学家认为,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本身的安全性并不比传统食品低【4J,但是这项技术还是面临着各种争论。然而。这些争论多由政治、经济、贸易、伦理及宗教等因素引发¨】。
1
现代生物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构建遗传工程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于人
类。因此在转基因食品的研制中严格
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第27卷第4期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53
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陈乃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90年代有羌生物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垒性的争论进行了评述,讨论了生物技术和遗传修饰(GM)食品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转基固食品的潜在危睦和其它有争议的问题。关键词
生物技术
遗传修饰(GM)食品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性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重组DNA技术,研究开发的转基因食品,近年来发展很快,有些产品已被批准商业化并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1年和1996年2次联合召开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的专家咨询会议¨,“,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和食品成分对人类的安全性提出咨询报告和建议。各国政府也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尽管多数科学家认为,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本身的安全性并不比传统食品低【4J,但是这项技术还是面临着各种争论。然而。这些争论多由政治、经济、贸易、伦理及宗教等因素引发¨】。
1
现代生物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构建遗传工程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于人
类。因此在转基因食品的研制中严格
基因与人类生活论文:转基因的利与弊
基因与人类生活课程论文
姓名: 陈杰 学号: 1103070601 学院: 计算机 老师: 周跃钢 日期: 2014/4/18
题目:论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前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基因世纪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此,大量的转基因食品、花卉奔向了市场。例如2005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不仅带去了荣耀,也附带的带去了一些植物种子。 例如带去的青椒的种子,强大的宇宙辐射让种子发生了变异,内部的基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种出来的请教,形状与原来纯种的青椒有明显不同,我们把这种新型的转基因变异青椒叫做“太空椒”。这种青椒,个头大,颜色浅,营养含量高。备受大多数消费者喜爱。
转基因技术在某些方面的优势:
一、转基因技术可以制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饮食种类日益丰富,糖尿病患者也随之日益增加,如果但是从动物胰脏中提取胰岛素,一个病人一年的用量相当于从40头牛的胰脏中提取的胰岛素量,造成胰岛素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后来,科学家尝试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将胰岛素基因插入到细菌的质粒中,通过细菌繁殖开始生产人胰岛素,由于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教案
第四节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
(4)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2.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三、知识结构: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 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1.基因的操作工具
⑴基因的剪刀— :主要存在于 中,一种限制性
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 ,因此限制性内切酶也具有专一性。
⑵基因的针线— :把前一条脱氧核苷酸序列中的脱氧核糖基团与后一条脱氧核苷酸序列中的 “缝合”起来需要DNA连接酶。
⑶基因的运输工具— :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能够在宿主细胞内 并稳定
转基因在中国 - 中国转基因现状
中国转基因作物现状
201013020427杨艳艳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转基因烟草开始在中国种植,迄今为止,中国已有2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历史。
当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迅猛发展,中国也紧随其后,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铺展开来。与此同时,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不断,公众要求去转基因化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转基因作物是否就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对人体、环境有益而无害?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中国;现状
21世纪伊始,作为生物革命前沿的转基因农作物日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与焦点问。围绕着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讨论与争端,诸如进出口贸易、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频频出现在科技、经济领域,也成为政治、社会领域中纷争不断的话题。转基因技术被视为一种全球化的生物技术革命,而它在不同的国家,因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社会构成与文化传统,又遭遇不同的市场反映。有着不同的命运。
而在中国,转基因农作物不断遭到质疑。跨国企业的垄断,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危害等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将对转基因作物对中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我国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种类
1.1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种类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为7种转基因
植物转基因原理与技术
植物转基因原理与技术 植物转基因原理与技术
转基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的过程。微生物和动物细胞转基因开展较早,技术也比较成熟,相对动物和微生物转基因来说,植物转基因开展较晚。自1984年获得第一株转基因烟草以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数百种植物中获得成功。下面就植物转基因的原理和常见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原 理
根据植物细胞能再生成植株的全能性,利用生物媒介或其他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在培养过程中为了筛选阳性转基因植物往往采用植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筛选,最后经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理方面的检测来鉴定抗性生根的植株是否是真正的转基因植物。以技术为媒介,一个植物转基因系统必然涉及到外源基因和受体细胞。外源基因可以是克隆到质粒等载体中的或是未经克隆的裸露基因。受体细胞根据转基因技术和植物的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外植体,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等。一个好的转基因受体细胞应该是具有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并且能接受外源基因的整合,并对选择抗生素敏感的无性繁殖系。植物转基因流程图如下所示。 外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