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奥斯特的发现笔记
“16.2奥斯特的发现笔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16.2奥斯特的发现笔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16.2奥斯特的发现笔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6.2奥斯特的发现
巢湖二中初中部九年级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6.2奥斯特的发现 主备教师 孙功宝 学生年级 九 辅备教师 周大更 黄小波 课时 1 学生对科学奥秘存在着天然的好奇心,对探究科学奥秘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学生已经学习学情分析 了一些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对探究电与磁之间的奥秘同样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和 好奇心 。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 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 通过观察体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实验探究为主。 教学资 源准备 长直导线、电池、小磁针、 螺线管、玻璃板、铁屑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引入新课: 早在奥斯特之前的很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猜想到:这两种现象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为找到这种联系,很多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探索,都没有成功,直到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联系的存在,第 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沿
16.2学案 - 图文
芹池中学“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学案 九 年级 物理 科 主备:张华 备课时间:2015年12月23日 上课时间:2015年 12 月 日 组长签字:张华 总第 2 课时 班级 姓名 课题:16.2奥斯特的发现 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1、初步认识电能生磁,了解奥斯特实验。 2、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特点。 3、了解右手螺旋法则。 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点及右手螺旋定则。 难点: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极性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电现象和磁现象,你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联系吗?如果有,有哪些联系?说说看。 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这些联系绝非偶然,让我们一起再次步入科学的殿堂去探究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吧! 【合作探究】 一、电流的磁场 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奥
16.2二次根式除法
苏桥中学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 备课日期: 备课人: 班级 组别 姓名
16.2.2二次根式的除法
学习目标:会二次根式除法则计算和化简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次根式乘法法则:a?b?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8,找到二次根式除法法则 根据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计算 ①
726 ②
48?23
③
31 ?26?45y2bb④6a?2a ⑤ ⑥ ?2520a35y
2.逆用除法法则进行化简:
932121b5化简: ①1 ② ③ ④ ??a?0216516a5
化简的结果要求分母不含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三、自学检测 1.计算
①98?7 ②?1
2.化简 ①
212252 ③16xy?2xy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1.填空:(1)4×9=____,
4?9=____; 4×9__4?9
(2)16×25=____, 16?25=___; 16×25__16?25 (3)100×36=___,
100?36=___. 100×36__100?36
1、 学生交流活动总结规律. 2、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 a·b=ab.(a≥0,b≥0 反过来: ab=a·b(a≥0,b≥0) 例1、计算
(1)5×7 (2)13×9 (3)36×210 (4)5a·15ay.X.X.K]
例2、化简
(1)9?16 (2)16?81 (3)81?100 (4)9x2y2 (5)54
(1)计算: ①
16×8 ②55×215 ③12a3·
13ay2
1
来源学科网Z
(2)化简:
20; 18;
16.2-《内能》导学案
莫市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备课组
16.2 《内能》导学案
备课人:关洪武 姓名
导学目标: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导学重点: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导学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器材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导学过程: 一.复习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二.学案自学:(相信自己的能力!) 1、内能
A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所以物体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具有 能。物体运动的 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 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 ,分子动能越 。
B 黄山上耸立的巨石具有 势能。当它耸立在山顶时,并不能对外做功,但当它下落时,它能够对外做功。它向下落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和巨石间存在 。
而物体内部的分子间既有 又有 ,所以物体内部的分子也具有 能。 C 在机械运动中,我们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16.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课 型
新授 重 点 难 点
主备教师 目标2,3
鲍海燕
1、学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电路中,并能画出 相应的电路图。 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3、 会分析实验数据, 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 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 二、新课导入:阅读课本 P60 第一段。 三: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阅读课本 P60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 3、设计实验: (1) 、实验器材: 、 、 、 、 (规格相同和不同 的各2个) 。 (2) 、实验电路图:
(3)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学生板演) (4) 、实际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一定要处于 状态。 ②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即 。根据 选择 合适的量程。 ③连接电路时,首先将电压表以外的元件连接好,最后连接电压表。 4、进行试验: 、 AB 间的电压 U1/V 第一次测量 (相同规格) 第二次
16.2 Illustrator首选项
油墨颜色的电子校样。
校样以模拟 Mac OS 图16-7
●显示器 RGB:使用当前显示器配置文件作为校样配置文件以创
建 RGB 颜色的电子校样。
●色盲-红色色盲类型/色盲-绿色色盲类型:创建电子校样,显
示色盲可以看到的颜色。最常见的色盲类型有红色盲(看不到红色)和绿色盲(看不到绿色)。“红色盲”和“绿色盲”
电子校样选项非常接近两种最常见色盲的颜色感觉。
图16-6
图16-8
显示工具提示:
图16-9
●使用日式裁剪标记:可以使用日式裁剪标记。日式裁剪标记
使用双实线,它以可视方式将默认出血值定义为 8.5 磅
毫米)。
●变换图案拼贴:选择该选项后,
旋转、缩放等操作时,填充的图案也同时变换。
择,则变换对象时,图案保持不变。
●缩放描边和效果:缩放对象时,
缩放。
●使用预览边界:默认情况下,图16-10
●容差:设置用于选择锚点的像素范围。较大的值会增加锚点周
围区域(可通过单击将其选择)的宽度。
●仅按路径选择对象:设置使用选择工具和直接选择工具时,是
通过单击对象中的任意位置来选择填充对象,还是必须单击路径和锚点才能选择填充对象。
●对齐点:可以将对象对齐到锚点和参考线。在该选项后面的文
本框中可以设置在对齐时,对象与锚点或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按住Ctrl键单击选择下
16.2-《内能》导学案
莫市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备课组
16.2 《内能》导学案
备课人:关洪武 姓名
导学目标: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导学重点: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导学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器材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导学过程: 一.复习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二.学案自学:(相信自己的能力!) 1、内能
A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所以物体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具有 能。物体运动的 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 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 ,分子动能越 。
B 黄山上耸立的巨石具有 势能。当它耸立在山顶时,并不能对外做功,但当它下落时,它能够对外做功。它向下落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和巨石间存在 。
而物体内部的分子间既有 又有 ,所以物体内部的分子也具有 能。 C 在机械运动中,我们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王群
(美国布鲁明顿印第安纳大学)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去的优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从1982年起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后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如今已成为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操作指南”。本文从理论和时间两方面介绍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最新发展。
一、 理论基础
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有着多重渊源,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非合作博弈论中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是综合了多重学科的一组分析框架。它既可以用来研究静态制度安排,也可以用来研究新规则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动态制度安排
16.2内能讲学稿
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16.2内能)讲学稿 九( )班 姓名
课型:新授课,主备: ,审核: 定稿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签发: 发放日期: 年 月 日 讲授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16.2 内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重点:
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学习难点:
内能与温度有关.
●预习、导学: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C.扫地时灰尘飞扬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 ,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叫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