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三课时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三课时”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三课时”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三课时”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2021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专有电子资源

17 / 17 第十四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纲 呈现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考纲

解读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

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考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认识荒漠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 ④ 荒漠 荒漠草原

⑤ 温带草原

2021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专有电子资源

年降水量50 mm以下200 mm以下400 mm以下

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⑥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⑨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特别提醒

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

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1、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风沙 土壤 植 地 侵蚀 中的 被 面 水分 遭 裸 水土 破 露 和养 流失 坏 分流 失 土 地 生 产 力 下 降

荒 漠 景 观

一、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2、荒漠化的概念干旱、半 干旱地区 人类过度经济 活动 耕地退化 土 地 退 化 半湿润 区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 素 土地沙漠化(分布、成因、表现)

草地退化

石质荒漠化

林地退化

次生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具体主要环节和程序如下图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自然 原因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点分析人为因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突 破 口

人为 原因

“地球的癌症”

西北地区的气候

三大自然区西 区 北 干 东 旱 半 干 旱 部季

青 藏 高 寒 区

风区

二、区域特征

地形

气候:干旱

为什么?

A

BC?洋湿润气流 ?洋湿润气流

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①干旱的原因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 湿润气流 难进入 位 置 西北 地区

地 形

山脉和盆地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已经上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已经上课

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具体主要环节和程序如下图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自然 原因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点分析人为因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突 破 口

人为 原因

已经上课

1.西北地区的范围: 一、区域特征a.自然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 山—古长城以北

b.行政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 (大部)

已经上课

请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 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地形

已经上课

西北地区的气候

已经上课

3.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降水量逐渐减少

已经上课

3.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

已经上课

三大自然区西 区 北 干 东 旱 半 干 旱 部季

青 藏 高 寒 区

风区

已经上课

气候:干旱

为什么?

A

BC?洋湿润气流 ?洋湿润气流

已经上课

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①干旱的原因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 湿润气流 难进入 位 置 西北 地区

地 形

山脉和盆地 相间分布

山岭重重 阻隔

干旱

已经上课

4.水文:多为内流河,湖; 河流稀少

已经上课

伊敏河 √ √

√√ 镜铁山 √√ √ 石嘴山

地理必修三课时跟踪检测(三) 荒漠化的防治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课时跟踪检测(三)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2.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读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图,完成3~4题。

B.西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

3.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D.过度砍伐

4.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裸地遍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 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 C.为解决人的生活吃水问题而掘并,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 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

地理必修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

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

必修3学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2课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2课时 荒漠化防

治的对策和措施 学案(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整治的重要措施;并能针对我国常见的“暖冬”现象和北方地区春季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向人们解释人类活动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宣传保护植被的重要性。2.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区域地理现象的变化。

一、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①____________。

预防② 的威胁??

2.防治内容?扭转③ 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④ 的生产力

??坚持⑤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3.原则?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⑥ 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⑦__________。

(2)利用生物措施和⑧____________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⑨______________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⑩__________。 (5)控制?____________。

二、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1.苏联垦荒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新华网北京 3月20日 电(记者 张晓松)中 央气象台专 家今天下午 经会商后确 认:从本月 18日傍晚 到今天,我 国北方大部 分地区自西 向东经历了 20世纪9 0年代以来 最强的一次 沙尘天气过 程。

中央气象台专家杨贵名说,这次沙 尘天气影响范围很广,我国长江以 北几乎所有的地区都不同程度遭受 了沙尘天气的影响;在新疆西部和 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中部、陕 西北部、宁夏、河北北部、京津地 区和东北南部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 天气;其中,甘肃鼎新、金昌等地 还出现了罕见的特强沙尘暴天气。 杨贵名认为,无论从影响范围,还 是强度上讲,这次沙尘天气过程都 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1、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植被破坏 风沙侵蚀 地面裸露 土壤中水分 土地生产力

和养分流失水土流失

长期丧失

荒漠化景观 2、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 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分类:

红色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西 北 地 区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华 北 平 原

云贵高原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2.1.2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人类对植被破坏的相关资料和我国荒漠化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料。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西北地区荒漠化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是不是荒漠化的发源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 板书:

(二)人为因素 师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虽然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并且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调查表明,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教师引导学生,并提出相关的知识点)读课本图2.5“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生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所产生的。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原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板书: 1.原因:(1)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 (2)人类自身的活动不当 2.表现:(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2015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课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太阳辐射强 B.水资源丰富

C.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

2.该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C.小麦 B.水稻 D.棉花

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离海洋远,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故水源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而比较选项中的各种农作物生产,水稻的需水量最大,故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1.A 2.B

[2015·惠州模拟]读区域图,回答3~4题。

2015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课件练习题

3.西藏地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解析:第3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西藏地区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河流沿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

2.1荒漠化的防治第二课时最好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2.1 荒漠化的防治

(第二课时)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这是一个 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 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纷纷打听小女 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 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 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一个对比强烈的镜头——丰润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从而表达出自 己对于干旱恶果的强烈感受和向社会呼吁的热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干旱,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中、 在瘟疫中备受折磨而走向死亡。

1984年开始的埃塞俄比亚大饥荒, 几乎将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变成了流亡 异国的难民。照片上,一个埃塞俄比 亚难民营里的孩子已经衰弱得无法移 动去寻找食物了,他接近死亡的身体 变成了大群苍蝇的食品。

彼得.特恩利于1986年跟踪报道了位于索马里的埃塞俄比亚难 民营。他写道:“在成片的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挤满了已经对 自己的身体和未来完全绝望的人。仿佛他们已经明白,他们的 生命也仅仅是临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