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古诗 杜甫

“《月夜》古诗 杜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月夜》古诗 杜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月夜》古诗 杜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杜甫《月夜》阅读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月夜》阅读答案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杜甫《月夜》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注释

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②虚幌:透明的窗帷。

闺中:内室,这里指妾。

解:懂得。

清辉:月光。

双照:互相照见。

1、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4分)

2、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欣赏。(6分)

3、“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3分)

4、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3分)

《月夜》阅读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大学语文论文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程仁君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杜甫在五言古体诗歌创作中,将近体诗的格律运用到古体诗中去,根据情感需要,赋予古体诗新的格调形式,使古体诗音节上成就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以两句为基本单位去研究它的格律,其五言古体诗格律上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为基本式,即上下两句末两字不看,前四字保持平仄两两相间,上下相对。另一种为连调式,即平仄比例为五五式或四一式。以整个诗篇去研究,则句与句之间也往往遵循一种格调规律。 [ 关键词 ]杜甫;古诗;格律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7-0041-03 一、杜甫诗歌在韵律上取得的成就

杜甫诗作,在我国诗歌史上竖起一块无人超越的丰碑,其诗作,“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其自身对自己诗作也比较满意,曾说:“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尤其是晚年七律的创作,更令后人倍加推崇,其在创作中“遣词必中律,律中鬼神惊”,“晚节渐于诗律细”,这一切,表明杜甫在创作中

杜甫早期中期晚期的古诗有些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早期中期晚期的古诗有些

一、早期:

1、《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赠李白》唐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二、中期:

1、《望岳》唐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2、《兵车行》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3、《丽人行》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

杜甫《春望》古诗词赏析【通用2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杜甫春望原文及赏析 篇一

原文: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

杜甫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从“恶搞”杜甫谈开去: 一、概述:

何谓“万方多难”?何谓“诗圣”?李白是诗仙,杜甫则被称为诗圣。儒家提倡“神于天,圣于地”,“神”和“仙”是一种天赋的资质,而“圣”则更是一种人格的崇高。 课本选的三节是“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这三个阶段,正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逐渐形成的过程。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

二、思路梳理与信息概括: 长安十年

时间:746——756 年5月

社会状况:这时的政

月夜思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月亮的意象

四、“月”的意象

1.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3.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4.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

杜甫——《绝句》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绝句二首   

唐代:杜甫   

登高杜甫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杜甫《登高》参赛教案

《登高》教案

——杜甫

课程名称: 语 文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

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

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杜甫简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

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

杜甫简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教育

杜甫生平介绍杜甫生平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15年(33岁)

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

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