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意图

“《草原》教学设计意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草原》教学设计意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意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草原》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草原》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问题单:

  1、布置同学搜集老舍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2、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歌曲等。

  3、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找出文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词句。

  学讲目标

  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学讲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自主学习探究

  1、检测预习内容,组内交流所收集到的资料

  思考: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草原风景美”

  1. 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2. 学生汇报。

  3. 找出句子,抓对比。

  “

草原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渲、 勒、 鄂、 涯”四个生字,会写 “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4.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赞美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先写了草原秀美的风景,再写了草原迎客和联欢场景。作者移步换景,有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难点 具体体会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认识本课“渲、 勒、鄂、 涯”四个生字,会写“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联的教学设计意图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春联的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春联》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精练

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内容以及特点.在课文的精读阶段,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一、营造一种氛围。教者力图在课堂上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所谓沉浸,是指师生在课堂内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语文学习环境中,主动参与,完全投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引导孩子在自主阅读基础上,不断地经历思考、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地对话。在这过程中有所理解和感悟,实现多元化的目标。

二、体现两种意识。一是文本意识。根据文本特点配乐辅助,让学生们在听范读、讲内容、品语言、议收获、读文章的过程中,随作者一起进入具有象征意义的“蔚蓝的王国”。在感受作者热烈情感的同时,也激发自己的阅读情感。二是语言意识。语文姓“语”,语文学习必须以语言研究与习得为根基。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走进作品字里行间,品味语言的精美和情感的热烈。学生们从字词、从修辞、从情感等角度去解读作品、赏析语言,读得深入、体验得真切,交流得实实在在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张雪梅)

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从“草原醒来”、“牧民赶羊群去放牧”、“远处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声”等方面展示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文章简短,但语言优美,很多文字用得特别传神,如“草原醒来了”、“涌出”、“蹦跳着”、“回荡着”等。所以整篇课文既有蓬勃的活力,又不缺少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绿线内的生字。 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繁荣气象,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醒来了”、“涌出”、“回荡着”等词语的深刻含义,

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繁荣。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提高学生基本的 语文能力素养。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着重引导学生 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一个 组织者,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悟、探究、内化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设计思路:

以现代教学技术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创设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

草原教学设计15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培养学生美的情感。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中含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

⑴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 羊群……大白花。

⑷ 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课文的写作线索并且板书。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哪几句写了草原的宽阔。

2、找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课文是怎样写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情美)

1、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生回答师板书: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联欢话别 跳舞

四、体会句子的含义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与意图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与意图

江苏省姜堰市唐元中心小学(225500)陈明 jytyth_cm@sina.com.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五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两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两张长方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激趣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公园玩,野餐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把带来的苹果、矿泉水和蛋糕这些食品分给两人,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

每人分得半个蛋糕怎样分呢?为什么要从中间分?

草原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草原》教学设计第二篇:《草原》教学设计第三篇:人教版《草原》教学设计第四篇: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五篇:草原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课文是按照作者“初到草原——途中迎客——主客联欢”的顺序来叙述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内蒙古大草原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到兄弟民族团结友爱,情谊深长,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之情。

2.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一些方法,如体会文中比喻句的作用。

3.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4.通过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草原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到兄弟民族团结友爱,情谊深长,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之情。同时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一些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播放乐曲《美丽的草原》。听,这首曲子是在唱什么?(草原)板书。和着歌曲的旋律,

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词语或诗句?

随机交流读:《敕勒川》

2、 今天我们就追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去感受他笔下的草原风光。

二、初读

1、 初读。

2、 出示重点字词,提示读音和字形:蒙古包 好客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3草原即景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边读边批,体会作者对祖国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关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广袤 草梗 桅杆 黑黝黝 声嘶力竭 驯顺 岛屿 逍遥

2、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造句。
二、自读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草原景物特点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特点

1、自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作批注。 

(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汇报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它多么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

《草原》教学设计优秀5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回顾美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草原》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篇一:复读阶段 篇一

⑴ 完成练习题。

(出示练习题后,教师明确要求)

⑵ 评讲。

(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⑶ 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篇二:交流初读情况: 篇二

(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

(出示草原图)

师: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草原》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草原》教学反思

新课标的过程中,这几个关键词在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信息、对话、课程资源。在设计这一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与这些词交流、对话,努力使它们在我的课上活起来,让它们变成一个具体形象和一段段可以展开的教学流程。

一、对话

上这节课的初衷是被老舍的散文所感动,以后陆续浏览了很多草原风情的图片和诗文,发现草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朵白云,每一片蓝天都是那么让人震撼。我想,怎么才能把那份美、那份震撼传递给我的学生,为他们的精神增添一份丰厚的营养?于是我选择了上第一课时(草原美景),但是发现学生体味起来很难,我一次次的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认识、情感,必须把老舍笔下的细腻的美减缩多五年级学生能感悟的程度。尽可能地用情呼唤情,直至最后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能同步共振。

二、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乐曲,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学生在惊叹草原奇丽无比的同时,急欲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此时引导学生读文,积累语言,可谓“雪中送炭” ,学生能很快进入主动读书活动中。

三、品读课文,抒发美的情怀

约博科夫认为“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