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学实验
“建筑光学实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建筑光学实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建筑光学实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建筑光学选择题
建筑光学作业
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2003,1 7)
A. 380-780nm B. 480-980nm C. 380-880nm D. 280-780nm
2.下列哪个颜色的波长为最长? (2007.17) A.紫色 B.黄色 C.红色 D.绿色
3.明视觉的光谱视效率最大值在下列哪个波长处? (2007,18) A. 455nm B. 555nm C. 655nm D. 755nm
4.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下列哪种颜色光最敏感? (2009,17) A.红色光 B.橙色光 C.黄绿色光 D.蓝色光
5.下列哪种光源的色温为冷色? (2003,26) A. 6000K B. 5000K C. 4000K D. 3000K
6.下列哪种光源的色温为暖色? (2004,261 A. 3000K B. 4000K C. 5000K D. 6000K
7.下列哪种场所的照明宜采用中间色表(3300~5300K)的光源? (2008,28) A.办公室 B.宾馆客房 C.酒吧间 D.热加工车间
建筑光学选择题
建筑光学作业
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2003,1 7)
A. 380-780nm B. 480-980nm C. 380-880nm D. 280-780nm
2.下列哪个颜色的波长为最长? (2007.17) A.紫色 B.黄色 C.红色 D.绿色
3.明视觉的光谱视效率最大值在下列哪个波长处? (2007,18) A. 455nm B. 555nm C. 655nm D. 755nm
4.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下列哪种颜色光最敏感? (2009,17) A.红色光 B.橙色光 C.黄绿色光 D.蓝色光
5.下列哪种光源的色温为冷色? (2003,26) A. 6000K B. 5000K C. 4000K D. 3000K
6.下列哪种光源的色温为暖色? (2004,261 A. 3000K B. 4000K C. 5000K D. 6000K
7.下列哪种场所的照明宜采用中间色表(3300~5300K)的光源? (2008,28) A.办公室 B.宾馆客房 C.酒吧间 D.热加工车间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 - 图文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采光实测
学生成绩:
实验题目:采光实测
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
(一)采光系数测定
(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 (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 (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 实验步骤:
(一)采光系数测定 测试仪器:照度计两台
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1~2m布置一测点。
2.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全阴天。时间最好在9:00~16: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读数时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
光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薄透镜参数的测定
引言: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主要参量是焦距,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性质(大小、虚实、倒立) 以便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光路调节技术,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正确使用光学仪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
2.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 3.熟悉光学实验的操作规则
实验原理:
薄透镜是指透镜中心厚度d比透镜焦距f小很多的透镜。透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焦距越短,会聚本领越大;另一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领越大。 透镜的焦距测量用到的成像公式是高斯公式:
1p??1p?1f
一、凸透镜焦距的测定:
透镜的焦距测量主要用到高斯公式计算焦距
1.粗略估测法:
以太阳光或较远的灯光为光源,用凸透镜将其发出的光线聚成一光点(或像),此时,p→∞,s’≈f’,即该点(或像)可认为是焦点,而光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即
光学实验 论文
综合设计型实验小论文
一: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二:光学平台自组实验系统——自组望远镜 三:双棱镜测钠光波长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过程,验证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测量了普朗克常量、测定望远镜放大率、用双棱镜粗略地测定钠光的波长,通过对实验得出的数据仔细分析比较,探讨了误差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体会和思索,提出了一些改进实验仪器和条件的设想。
关键词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光电流、望远镜、放大率、双棱镜、钠光、波长
实验一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了解;
2、通过实验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率下的遏止电压;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数; 【实验仪器和用具】
汞灯,干涉滤光片,普朗克常数测定仪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是电磁波理论所无法解释的。1905年爱因斯坦依照普朗克常量的量子假设,提出了关于光的本性的光子假说: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流集中在一些叫光子的粒子上,每个光子都具有能量h?,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是光的频率。当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从入射
近代光学实验讲义
实验8基于线扩散函数测量光学系统MTF值
8.1 引言
光学传递函数理论是在傅里叶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在1938年,德国人弗里塞对鉴别率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用亮度呈正弦分布的分划板来检验光学系统,并且证实了这种鉴别率板经照相系统成像后像的亮度分布仍然是同频率的正弦分布,只是振幅受到了削弱。1946年法国科学家P.M.Duffheux正式出版了一本阐述傅立叶方法在光学中的应用的书,并首次提出传递函数的概念,从此开拓了像质评价的新领域。 8.2 实验目的
1. 学习了解光学传递函数理论; 2. 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测量。 8.3 实验原理
调制传递函数(Modular Transfer Function,简称MTF)是信息光学领域引入的概念。光学成像系统作为最基本的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用来传递二维的图像信息。对于一个给定的光学系统而言,输入图像信息经过光学系统后,输出的图像信息取决于光学系统的传递特性。由于光学系统是线性系统,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是线性空间不变系统,因此可以沿用通信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来研究光学成像系统性能。对于相干与非相干照明下的衍射受限系统,可以分别给出它们的本征函数,把输入信息分解为由这些本征函数构成的频率分
工程光学实验习题
光学实验习题
1. 如会聚透镜的焦距大于光具座的长度,试设计一个实验,在光具座上能测定它的焦距。 2. 点光源 P 经会聚透镜 L 1 成实像于 P' 点(图 1-8 ),在会聚透镜 L1 与 P' 之间共轴放置一发散透镜 L2 ;垂直于光轴放一平面反射镜 M ,移动发散透镜至一合适位置,使 P 通过整个系统后形成的像仍重合在 P 处。如何利用此现象测出发散透镜焦距?
3. 为什么说当准直管绕轴转过 180 时,十字线物像不重合是由于十字线中心偏离光轴的缘故?试说明之。
4. 准直管测焦距的方法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系统误差?
5. 1 、第一主面靠近第一个透镜,第二主面靠近第二个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对的?(光具组由二薄凸透镜组成)。
6. 由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组成的光具组,如何测量其基点?(距离 d 可自己设定)。 7. 设计一种不测最小偏向角而能测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方案(使用分光计去测)。
8. 怎样应用掠入射法测定玻璃棱镜的折射率?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并推导出折射率的计算公式。
9. 用阿贝折射计测量固体折射率时,为什么要滴入高折射率的接触液?为什么它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试论证之。
10. 显微镜与望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最终版 2
建筑光学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汪宏宇 2011301568 06051102
张坤 2011301551 06051101
张真瑞 2011301574 06051102 朱佳成 2011301552 06051101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5日
建筑光学
【一】采光系数测量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1)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w)的比值。
EnC
Ew
(2)侧窗位置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最终版 2
建筑光学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汪宏宇 2011301568 06051102
张坤 2011301551 06051101
张真瑞 2011301574 06051102 朱佳成 2011301552 06051101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5日
建筑光学
【一】采光系数测量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1)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w)的比值。
EnC
Ew
(2)侧窗位置
光学设计性实验讲义
普 通 物 理 实 验
光学设计性实验讲义
物理学专业用
目 录
光学设计性实验绪论
实验一 光具组基点的测定。
实验二 反射全息。
实验三 偏振光分析。
实验四 测量空气折射率。
实验五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光 学 设
计 性实 验
绪 论
一、实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实验教学目的
光学设计性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物理专业最基本的实训研究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创新精神,提高进行科学实验工作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设计性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具有一定实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作毕业设计,写科研成果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初步训练。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深入研究的探索精神,培养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2、课程的主要任务
设计性实验,就是应用物理思想研究合理的实验程序和方法,研究如何合理控制各因素在实验中的条件和参量,以得出最好的测量结果。设计性实验还研究在各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