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案语文
“初三教案语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三教案语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三教案语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教案16
何家店中学体育课时计划
授课时间 2012.10 第 8 周 总第 16 次课 班级 初三 教材 教 学 目 标 教学过 程 准 备 部 分 1、行进间跳远 2、身体素质(四站循环练习) 1、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本年级中学习的行进间跳远的完整技术过程,初步了解学习和练习的方法,记住助跑起跳的动作要令。 2、 能力目标:60%的学生能做出轻松自然的助跑,起跳脚踏地快速积极,摆动腿屈腿向上摆动。 3、 情意目标:学生能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认真看教师的示范,并且认真进行练习。 4、 运动负荷: 迈步起跳8~10次,助跑起跳4~6次,完整练习4~5次 教 学 内 容 一、 常规 二、 队列 三、 准备 活动 教 师 活 动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在集合地点观察、检查学生服装,并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1、“同学们好!” 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教师讲解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1、 稍息、
部编版语文三上精品教案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 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2) 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 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 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板书:交流童话)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3)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 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 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②那一定会很好: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 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 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
初三教师工作总结
初三教师工作总结
篇一: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无论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向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具有奉献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等方面,处处都以为人师表的形象要求自己。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无愧于社会、家长、学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工作方面:
工作上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听从学校领导的指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学工作,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级语文科目教学。为了教好语文,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
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
做好听课记录。对于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本人更是
人民版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教学案(人民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三教案
练习三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三教案
练习三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
初三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初三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这个感谢师恩的节日里,让我们为敬爱的老师们做一份手抄报吧!以下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哦~1. 没有天空的容纳,就没有鸟儿自由翱翔的身影。没有海洋的奉献就没有鱼儿来往驰骋的英姿;没有大地的给予,就没有大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可以说没有老师的无私与辛勤,就没有学生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您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您捧着一颗心来,却不带半根草去。您甘心做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您甘心做火把为黑暗之中迷失方向地我们照亮未来。您甘心做米兰,默默地把芳香洒满我们心田。3. 师恩是一盏的灯,拨去我们心中的乌云,古往今来,尊师爱师的人数不胜数,像大雪之中等待老师醒来的时候,;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感激老师的居里夫人;访美时,不望去探望老师的江这些名人都知道感恩老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老师呢?4. 岁月虽磨去了您的青春美貌,可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爱神,美神;辛劳虽夺走了您美妙的歌喉,可您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心中的金音绝韵。您给予我们激励,当我们碰到难题时,您给我们耐心讲解,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教给我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正如古人云“一日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胜利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二年级 主备人 课时安排 使用人 三课时 课 题 语文园地 三 本课时 内 容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认识9个生字。 2、巩固生字词语,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巩固词语,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找两个小朋友上台,请同学讲一讲两个人的不同之处。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反义词。 二、学习反义词: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反义词。 2、读反义词。 3、谈一谈大家的发现。 4、记住反义词。 5、扮演并请同学们根据扮演讲出相应的反义词。 6、认读生字。 教 三、拓展发现反义词: 学 教室:高——低内——外上——下黑——白 过 多——少前——后左——右开——关 程 …… 四、作业: 到郊外去找,说说反义词。
初三教师对学生的鼓动勉励的话
但愿是一根坚固的拐杖,耐心是一个袋子,带上它们,你就能够登上永恒的旅途,走遍全球。下面是小编为大师收拾整顿的初三教师鼓动勉励学生的句子,一块儿来看看吧!
初三教师鼓励学生的励志话语
1、把本人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2、人若薄弱虚弱就是本人最大的朋友。
3、因害怕失败而不敢罢休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4、高喊:一次不可两次,两次不可三次,再试一次,我就成功了!永不言弃!
5、不要用借口敷衍失败,不要让骄傲占据心灵。
6、胡想是最地道的工具,实现它必要耐力和保持。
7、来日诰日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地盘,因它充溢了但愿。
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将永远无法抵达。
9、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需先由小河川入手下手。
十、固执的毅力可以降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岑岭。
中考鼓动勉励孩子的话
1.我自信,我拼搏,我超卓,我成功。
2.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3.安康身体是根蒂根基,杰出学风是条件,勤奋吃苦是前提,学习办法是关头,心理本质是包管。
4.忍他人所不克不及忍的痛,吃他人所不克不及吃的苦,是为了播种他人得不到的播种。
5.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对联学案语文
对联六副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时间_________
【课前预习】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
(1)、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