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诗平仄规律
“五言古诗平仄规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五言古诗平仄规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五言古诗平仄规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平仄规律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以及使用最广泛的《平水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一、近体诗的一般规律
首先看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首八句,共分为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二、三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这首诗的平仄格式为:
○○●●○○●,●●○○●●△。
⊙●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
【张九龄】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进中书侍郎。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卒,谥文献。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唐音》注:感遇云者,谓有感于心而寓于言,以攄其意也。
〔葳蕤〕《字典》:蕤,儒佳切,音甤。《说文》:草木华垂貌。王粲诗: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
〔欣欣〕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生意〕《世说》: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佳节〕曹植表:一阳佳节。
〔林栖〕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 〔本心〕《魏志〃管宁传》: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李白】白,字太白。母梦长庚星而生。通诗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天宝初,贺知章言于玄宗,有诏供奉翰林,因失意于贵妃,赐金放还。禄山反,永王璘节度东南,迫致之。及璘败,白坐系浔阳狱,流夜郎,以赫得释。代宗以左拾遗召,而白已
幼儿五言古诗
五言绝句(一)形象
本篇主要了解古诗歌对事物景色的描写手法,体悟形神兼备的趣味。
1、咏鹅(唐朝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从儿童的视觉,用比喻手法写鹅的外形与动作。
2、梅花(宋朝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凌寒:冒着严寒)
——用暗喻,以花喻人的坚强高贵品格。
3、山村咏怀(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用数字排列的方式,由远及近描写舒适自然的景色,富含韵律。
4、风(唐朝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斜的读音同“霞”)
——用比喻、拟人手法,从有形的景色,描写无形的风。
5、画(佚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虚实结合,描写画作水平高超,以假乱真。
6、秋浦歌(唐朝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缘:因为)
——以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对岁月渐长、志向难舒的心情。
五言绝句(二)情景
本篇主要了解古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1、春晓(唐朝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从
七言律诗平仄的问题
第一种是: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第二种: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调,第三句仍然收仄脚:
(仄)仄 (平)平 仄仄平 (韵)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第三种: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是第一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少见。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第四种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七言绝句每句第一个字是不拘平仄的,第三字在许多情况下也不拘平仄。
一、七言律诗
1、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大学语文论文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程仁君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杜甫在五言古体诗歌创作中,将近体诗的格律运用到古体诗中去,根据情感需要,赋予古体诗新的格调形式,使古体诗音节上成就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以两句为基本单位去研究它的格律,其五言古体诗格律上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为基本式,即上下两句末两字不看,前四字保持平仄两两相间,上下相对。另一种为连调式,即平仄比例为五五式或四一式。以整个诗篇去研究,则句与句之间也往往遵循一种格调规律。 [ 关键词 ]杜甫;古诗;格律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7-0041-03 一、杜甫诗歌在韵律上取得的成就
杜甫诗作,在我国诗歌史上竖起一块无人超越的丰碑,其诗作,“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其自身对自己诗作也比较满意,曾说:“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尤其是晚年七律的创作,更令后人倍加推崇,其在创作中“遣词必中律,律中鬼神惊”,“晚节渐于诗律细”,这一切,表明杜甫在创作中
寒露的古诗五言绝句【通用8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寒露的古诗五言绝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寒露的古诗五言绝句【通用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篇一
卢照邻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篇二:初到陆浑山庄 篇二
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篇三: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篇三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篇四: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篇四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篇五:晚次宿预馆 篇五
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篇六:花游曲 篇六
李贺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托物言志古诗
1.《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爱莲说》宋朝·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3.《江城子·密州出猎》宋朝·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4.《石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琵琶行》唐朝·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7.《早梅》唐朝·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8.《早梅》唐朝·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
平仄
平仄简表
平仄,是诗词格律中的术语。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平就是平声。没有升降,较长。现代汉语中就是阴平、阳平,即一声、二声。
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有升降,较短。现代汉语中就是上声、去声,即三生、四声。即,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
、“调平仄”与“依字行腔”
古人称“作诗”为“吟诗”。就格律诗而言,吟,很大程度上是在做“调平仄”的事儿。从字到句,从句到篇,求一个整体的韵调“和谐”,声情一体。吟,是有腔调的,这个“吟腔”的生成,也与“作诗”时候的“调平仄”有很大关系。在这一节里,我们要从吟诵的角度,掌握格律诗“调平仄”的基本知识,并力求用之于“自吟”的实践当中。
平仄是格律诗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诗词的写作和鉴赏中,通过平仄这两类声调互相交错,可以使声调多样化,形成抑扬错综、跌宕回环的声律美。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格律。因此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而要辨别四声,首先就应该了解古代的四种声调,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唐代僧人处忠在《元和韵谱》中对四声有这样的描述: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 去声清而远,人声直而促。
明代僧人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中对古四声的特征作了进一步发挥: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人声短促急收藏。
清代张成孙在《说文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分五言七言)剖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 说明:1-27为无言诗 (一二年级)
28-80为七言诗与词(三四五年级)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魏·三国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键入文字]
5.《登鹳鹊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7.《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8.《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9.《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0.《静夜思》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