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文言文阅读全解答案
“八上文言文阅读全解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八上文言文阅读全解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上文言文阅读全解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上文言文阅读答案
七、《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设计及答
元丰六的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在文中的作用。
起笔扣准“夜游”的“夜”字,??题旨,交代夜游时间
4.文中“怀民亦未寝”说明了什么?“亦”字去掉与否,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变化?
因张怀民与作者同时被贬到黄州,张怀民的境遇与作者一样,亦是也,去掉就表达不出两人的境遇,也不会有下文对景物的描绘,也不会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与情绪。
5.“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景色描写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被贬到此的孤独郁闷之情。
6.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
七上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陈太丘与友期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8~32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2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0.“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31.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32.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
28.(4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
29.(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0.(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1.(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1word版本可
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比较阅读
2.(2011?福建省厦门市)
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心窃乐之
人教版七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人教版
七上文言文阅读训练(最新)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反,市罢 ___________ (2)遂不得履 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B.至之市 反归取之 ....C.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D.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
人教版七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人教版
七上文言文阅读训练(最新)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反,市罢 ___________ (2)遂不得履 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B.至之市 反归取之 ....C.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D.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
九上文言文整理 自己
九上文言文整理
《望江南》
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心情喜悦激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罢”“独”:突出她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又与“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 “尽”“皆”: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痛苦
③斜晖脉脉水悠悠: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暗示这一女子的相思和相见不得的痛苦。
等待是充满渴望,又是苦恼无奈的。望眼欲穿、希望落空、幻想破灭 ④肠断白萍洲:直抒胸臆。抒发因相似而愁断的痛苦之情。 ∴风格清新明快,多用白描,直抒的手法
表现了她渴望爱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和爱人未归的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第一、 二句:形象刻画。动静描写 第三、 四句:景物描写 第五句:情感抒发
《渔家傲 秋思》
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字统领全文,指的是“雁云”“边声”“长烟”“落日”“孤
城”(即:天气奇寒、声音之异、边城之异)渲染和边境环境孤寂荒凉的特点。 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拟人,突出表现塞下天气极寒。
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战争形势。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
④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悲壮的氛围
新版七上文言文翻译
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2课《论语》十二章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快乐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
- 1 -
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他,这样做不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
文言文阅读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一)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奉继母益至( ) (2)一出其力( ) ..(3)鲜能过也( ) (4)遂与之异(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12、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4分)
(文言文阅读题)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____(省、市、区、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值()(2)或()(3)去()
1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2分)
1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
1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2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参考答案:
1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
12、(1)遇到(
部编7上文言文《陈太丘》对比阅读汇编
部编7上文言对比阅读
《咏雪》
一、【甲】《咏雪》
【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走:争着跑。⑦信然:果真是这样。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对“兄子胡儿”的回答更满意
B.乙文王戎断定“此必苦李”依据是“树在道旁而多子” C.甲、乙两文谢道韫和王戎都是非常机敏、聪慧的孩子。
D.甲文中谢道韫的突出表现是极有才情,乙文中王戎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思考。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 (4)...唯戎不动( )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从《王戎识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