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光学物理题
“初二光学物理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二光学物理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二光学物理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物理题库-光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
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而且n1 1(A) 4?n2 e / ? (B) (4?n2 e / ????? en2(C) (2?n2 e / ????? (D)??2?n2 e / ? ?? n32. 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 ) (A)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D)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E)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缝是水平的。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 (A)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 (B)向下平移,且间距不变 (C)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向上平移,且间距不变 4.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使双缝间距减小,屏上呈现的干涉条纹间
大学物理题库-光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
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而且n1 1(A) 4?n2 e / ? (B) (4?n2 e / ????? en2(C) (2?n2 e / ????? (D)??2?n2 e / ? ?? n32. 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 ) (A)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D)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E)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缝是水平的。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 (A)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 (B)向下平移,且间距不变 (C)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向上平移,且间距不变 4.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使双缝间距减小,屏上呈现的干涉条纹间
物理题
静 电 场 习 题 课 (2007.8.10)
说明:数学表达式中字母为黑体者表示矢量
Ⅰ 教学基本要求 电磁学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D和E、H和B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了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Ⅱ 内容提要
一、电荷守恒定律(略) .
二、库仑定律 : F=q1q2r/(4πε0r) . 三、电场强度E:
1.定义:E=F/q0 (F为试验电荷q0在电场E中所受作用力);
2. 电场叠加原理E??Ei (矢量叠加); 点电荷系激发的电场:E??qiri/(4??0r);连续带电体激发的电场: E=∫ qrdq/(4πε0r3) . 四、高斯定理: 1.电力线(略);
2.电场强度通量 Фe=∫SE?dS (计算电场强度通量时注意曲面S的法线正方向);
3.高斯定理(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33
2. 电势差 UAB?
物理题
1.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一具女性遗骨化石,归类为南方古猿,现在人类就是从南方古猿发展而来,你知道人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形成(B) A.五百万年 B.三四百万年 C.一百七十万年 D.八十万年
2.世界各国关于人的起源有很多中说法,通过下图你会得出怎样的正确结论呢( C )
A.人是上帝造的 B.人是女娲造的 C.人类是进化而来的 D.人是猴子变来的
3.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这种现象相当于古代(A )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种姓制度 D.君主专制 4.四个同学讨论原始社会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 B.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烦恼 C.身穿兽皮草裙、居住在洞穴中 D.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
5.对古迹一边保护,一边利用,让古代文明帮当代人赚钱,是各国的生财之道。下列哪一古代建筑是埃及的生财之道( )
6.“An eye fo
物理题打印
第12章 波动光学
一、选择题
1. 如T12-1-1图所示,折射率为n2、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3,已知n1?n2?n3.若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1)(2)1[ ] (A) 2n2e (B) 2n2e??
2?(C) 2n2?? (D) 2n2e? 2n2
n1n2n3T12-1-1图 e
S2是两个相干光源,S1、2. 如T12-1-2图所示,他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 r1和 r2.路
径S1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1,折射率为n1的一种介质;路径S2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2的另一介质;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光路的光程差等于: [ ] (A) (r2?n2t2)?(r1?n1t1)
(B) [r2?(n2?1)t2]?[r1?(n2?1)t1] (C) (r2?n2t2)?(r1?n1t1)
S1S2t1n1t2r1n2r2P
T12-1-2图
(D) n2t2?n1t1
3.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和在玻璃中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1分)
1.我国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供妇女梳妆打扮用的铜镜.光在铜镜表面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射.
2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这个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千米/秒,合________________米/秒,光在水等其它物质里的传播速度都________________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里沿直线传播.
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光发生反射时每一条人射光和它的反射光都遵守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3-5所示,一条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反射光线跟入 射光线的夹角___;若人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转过5°角,
则反射光线跟人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__
5.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人射角是________________, 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平面镜所成
初二光学部分物理考试试题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姓 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有杀菌作用 B、照射紫外线可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C、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D、电冰箱中的氟利昂散失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 3、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在屏上恰好能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用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屏上的像会: ( ) A、只存在下半部分; B、只存在上半部分;
C、消失; D、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稍暗些。 4、用一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光屏接收 D、像和物在透镜两侧,像是虚像;像和物在透镜同侧,像是实像.
5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光学知识总结大全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
光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又称光线光学)是以光的 直线传播性质为基础,研究光在煤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一、重要概念和规律
(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1、基本规律
光源 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光束 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温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光速——光传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恒为C=3×108m/s。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
2.基本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 光在传播时
大学物理题库波动光学干涉下答案
题库答案
一 计算题 (共267分)
1. (本题 5分)(0419)
解:已知:d=0.2 mm,D=1 m,l=20 mm
d
依公式: S=l=kλ
Ddl
∴ kλ==4×10-3 mm=4000 nm 2分
D
故当 k=10 λ1= 400 nm k=9 λ2=444.4 nm k=8 k=7 k=6
λ3= 500 nm λ4=571.4 nm λ5=666.7 nm
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 3分
2. (本题 5分)(0636)
解:设S1、S2分别在P点引起振动的振幅为A,干涉加强时,合振幅为2A,所以 Imax∝4A2 1分
1
因为 r2 r1=λ
3
所以S2到P点的光束比S1
综合浏览物理题 文档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再次精选版
已将没用的题删除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70分,共70个小题,每小题1分) ( )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 小球从斜坡上滚下,它受的重力方向沿坡向下 C.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 )3.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划火柴使火柴头的温度升高而燃烧,是利用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 B. 传输带把货物送到高处,是利用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
C. 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阻力大大减小 D. 机器上安装滚动轴承,可使摩擦大大增加,是因为变滑动为滚动 (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跳得更远
B. 用力将物体抛出后,物体最终会落到地面上
C. 百米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
D. 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仍向前运动( )
8.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