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热处理硬度
“t10热处理硬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t10热处理硬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t10热处理硬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T10热处理工艺
大连丰顺压力元件有限公司
热 处 理 工 艺 卡 大丰表02-06 产 品 名 称 部件名称 及件号 材料牌号 热处理 方式 帝国冲制叶片胎具 产 品 编 号 热 处 理 工 艺 要 求 淬 火 回 火 --- 入炉温度 升温速度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方式 升温速度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降温速度 (℃) --- T10 淬火+回火 室温 热处理温度-时间曲线(示意图) 工 艺 要 求 硬度:HRC58~62 1.25~1.6 1.25~1.6 回火:140~160 淬火770~790 5 770~790 1.25~1.6 油冷20℃~40℃ 冷却方式 及时间 空冷 (℃/h) (℃) (h) 及时间 (℃/h) 1 (℃) 140~160 (h) 1.25~1.6 (℃/h) --- 编制: 于泽林 审核:
45钢及T10钢热处理实验 - 图文
45钢和T10钢热处理实验
一、实验仪器与试样 1.试样:Ф20×18mm
2. 箱式电阻炉,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砂纸、水(20~30℃)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45钢 (退火或正火,淬火,回火) 1. 对热处理前的45钢试样进行硬度测试。
采用布氏硬度计对原始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注意试样表面应光滑平坦,不应有氧化皮及油污等。本实验可用砂纸打磨后用丙酮清洗干净后进行测量。
2. 对45钢进行完全退火并测硬度 (1)加热温度
45钢的完全退火是加热到Ac3以上30~50℃,即780+30~780+50,在810~830℃之间取一个温度值。 (2)加热速度:
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可以随炉升温,不控制加热速度。 (3)保温时间
一般碳素钢在温度800℃左右的箱式电阻炉中加热,以每毫米直径或每毫米厚度保温1.0~1.5min为宜。本实验按1分钟/每毫米直径确定保温时间按为 20min。 (4)冷却速度
一般情况下碳钢的冷却速度为100~150℃/h。本实验试样随炉冷却到500℃左右可出炉空冷。
完全退火后的试样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皮和脱碳层打磨掉,然后采用布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共测三次取平均值。
3. 对
T10 雷达与卫星气象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雷达与卫星气象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T10
科目名称:雷达与卫星气象学 《雷达气象学》占50%,《卫星气象学》占50%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雷达气象学》与《卫星气象学》是大气探测专业学生的两门重要专业课。《雷达气象学》主要包括雷达探测基础理论和回波信息分析与应用两大部分,系统地讲述雷达探测气象目标的基础理论,即回波的产生、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衰减和折射,雷达定量测量降水原理和方法,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工作原理,回波信息的分析原则及其应用,等等。《卫星气象学》主要包括卫星遥感基础理论和卫星云图资料的分析应用技术和卫星探测资料处理的一些概念。
通过雷达气象学和卫星气象学的学习,为从事雷达、卫星气象遥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掌握雷达、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及相关学科的一些应用。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雷达回波的产生、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衰减和折射,雷达定量测量降水原理和方法,雷达回波信息的分析原则及其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卫星遥感基本概念、卫星轨道特征、卫星辐射遥感理论和方法,卫星资料处理和分析的基本原则,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了解由卫星资料定量估算气象参数,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第二
热处理
热处理
铁素体 (多边形,强度硬度差、塑性好)碳在α-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 (多边形,多边形,强度硬度差、塑性好,易于锻压)碳在γ-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存在于727℃以上高温。 渗碳体 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Fe+Fe3C 含碳0.77%)680℃ 莱氏体 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贝氏体 上贝氏体(针叶状)、下贝氏体(羽毛状) 马氏体(片状、刚条形) 回火屈氏体()
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概念
1. 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 退火annealing: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 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4. 时效处理:在强化相析出的温度加热并保温,使强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强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热处理
热处理
1.定义:指将材料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以适当速度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2.热处理的工艺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加热、保温和冷却,如图所示。 加热: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不同的材料,其加热工艺和加热温度都不同。
保温:目的是要保证工件烧透,防止脱碳、氧化等。保温时间和介质的选择与工件的尺寸和材质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按每分种1~2毫米计算;工件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越差,保温时间就越长。
冷却: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一道工序。冷却速度不同,工件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不同。
3.目的和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的应用很广泛。据统计,在机床制造中,约60%~7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零件多达70%~80%,而工模具及滚动轴承,则要100%进行热处理。总之,凡重要的零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才能使用。
目的:一是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二是改善材料的工艺性能,确保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其共同点是:只改变内部组织结构,不改变表面形状与尺寸。
4.基本类型
(1)根据加热和冷却方式,以及组织和性能特点的不同分类(见教材) (2)按热处理在零件生产
热处理讲课
热处理工程师讲课
2.3钢的化学热处理(thermo-chemical treatment)---将钢(工件)置于适当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P128---)
基本过程、强化途径 P128
一.钢的渗碳 (carburizing, carburization)---为提高工件表层的含碳量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将工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的化学热处理工艺。P129
1.固体渗碳 (pack carburizing, solid carburizing, box carburizing, powder carburizing)将工件放在填充粒状渗碳剂的密封箱中进行的渗碳。
2.膏剂渗碳 (paste carburizing)----工件表面以膏状渗碳剂涂覆进行的渗碳。 3.盐浴渗碳;液体渗碳 (salt bath carburizing)----工件在含有渗碳剂的熔盐中进行的渗碳。
4.气体渗碳 (gas carburizing)----工件在含碳气体中进行的渗碳。
滴注式渗碳(drip feed carburizing)----将苯、醇、酮、
热处理题库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钢的热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 的能力。 【 C 】 A、高抗氧化性 B、高强度 C、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D、高耐磨性
2、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 。 【 C 】 A、含硫量 B、含锰量 C、含碳量 D、含硅量
3、一般来说,碳素钢淬火应选择 作为冷却介质。 【 C 】 A、矿物油 B、20℃自来水 C、20℃的10%食盐水溶液 D、10%碱水溶液
4、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能力,称为 。 【 B 】 A、淬硬性 B、淬透性 C、耐磨性 D、耐蚀性
5、钢的回火处理在 后进行。 【 C 】 A、正火 B、退火 C、淬火 D、调制处理
6、过
热处理模板
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11751班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一、题目:20CrMnTi解放牌载重汽车变速箱变速齿轮热处理工艺设计(学生也可以结合工厂实际自选设计题目)
二、时间:2013年9月—2013年11月
三、毕业设计任务
(1)分析××零件的服役条件及可能的失效形式,根据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确定××零件的性能特点或要求。
(2)根据××零件的性能特点或要求,选择零件材料并分析材料中含碳量及合金元素的作用。
(3)根据××零件的材料,确定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以及热处理工序在加工工艺路线中的位置,并分析热处理工艺性。
(4)拟定加工工艺路线中热处理工艺规程,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居中);说明各热处理工艺曲线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的选择理由,填写热处理工艺卡;分析各热处理工艺后的力学性能。
(5)分析各热处理工序后的金相组织,画出(或者插入金相图片)各热处理工艺后的光学金相显微组织示意图(居中),分析显微组织特点,说明显微组织中相组成物(相组分)、组织组成物(组织组成)的名称。
(6)分析各热处理工序后的力学性能或工艺性能(查手册或教材),例如硬度、强度、延伸率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
大型铸钢件的热处理炉
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 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