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的中医健康宣教

“中风病的中医健康宣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风病的中医健康宣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风病的中医健康宣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风病诊疗常规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风病诊疗常规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

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诊断要点]

一 中医诊断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泰安标准1986》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

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

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二、疾病分期标准

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三、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

少者1-2次,多者数十次。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前驱症状。(2)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

中风病诊疗常规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风病诊疗常规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

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诊断要点]

一 中医诊断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泰安标准1986》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

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

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二、疾病分期标准

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三、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

少者1-2次,多者数十次。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前驱症状。(2)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

中医辨证指导中风病人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辨证指导中风病人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风病人及家属更加重视康复训练。尤其到了后遗症期,病人因瘫痪长期卧床,缺乏语言环境,易产生抑郁、悲观、消极等不利治疗的因素,为了使中风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必须正确而有效地制定各种健康教育措施,这对恢复病员的健康将会收益不浅。首先对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从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结合中医辨证施护,认真收集资料,利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和Brunstron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病人存在的问题,其次,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列出训练计划,进行指导训练。

1 辨证分型

1.1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 气血不能运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半身不遂,口眼

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薄白,舌淡紫 [1] 。

1.2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型 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并逆于上,络破血溢,经脉阻塞,而致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1.3 风痰阻络型 风痰止阻,经络失和,故舌强蹇,肢体麻木,脉弦滑。

2 护理原则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则祛风通络,养血和营。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则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3 护理措施

3.1 气虚血滞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风-中经络

1风痰阻络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上肢体活动不随 下肢活动不随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感觉 次证 症状 头晕目眩 头痛,痛有定处 咳痰 口唇紫暗 肌肤甲错 肢体强急 舌苔脉象 舌质暗淡 舌苔腻 脉象弦滑 0分 无 无 无 1分 有 有 有 无(0分)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轻度(1分)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偶有咳痰 口唇暗红 手足皮肤粗糙 肌张力略高 中度(2分)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痰液较多,且难咳出 口唇紫暗 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 肌张力高,但能伸展 重度(3分)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痰涎雍盛,喉中有痰声 口唇青紫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肢体强痉拘急 无(0分) 无 无 无 无 正常 轻度(2分)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中度(4分)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重度(6分)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明显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不成句 至

针灸科中风病诊疗常规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针灸科 中风(脑血管意外)

中风为中医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的疾病。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属中风范畴,又称脑卒中,主要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 【诊断】 一、西医诊断:

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参考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1986年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分型如下:

(一)中风急性期(发病两周以内,严重者可为1个月) 1、中经络

⑴肝阳暴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干尿赤,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⑵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⑶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肢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

⑷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

基于现代医案的中风病用药规律研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2 0 1 3第十五卷

第五期

*V o 1 . 1 5 N o . 5

基于现代医案的中风病用药规律研究六王健,张冬梅,任吉祥,张(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影,赵德喜1 3 0 0 2 1 )

摘要:目的:通过收集近 1 0年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的中风病医案,应用现代科研方法,从中挖掘出中风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 Mi c r o s o f t 0 f f i c e E x c e l 2 0 0 3建立现代中风病医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高频药物和药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寻关系密切的药物组成的药对和聚类方,总结中风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 2 9 2例医案,包括 2 4 9味药物,用药总频数为 3 6 9 2次,药

物频数在 5次以上的药物共有 1 1 8味,总频率为 9 3 . 3 3%。在常用药物中,共涉及 l 7类药物。对使用 频数在 2 0次以上的 5 0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 5个聚类组和 1 6个药对。结论:平肝息风,清热养阴,通腑泄热,燥湿化痰,益气活血通络仍是现代医家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关键词:中风医案用药规律 d o i:1 0 . 1 1 8 4 2/ w s t . 2 0 1 3 . 0

中医健康宣教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第一部分 健康维护篇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有正与邪两个方面。“正”是指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抗病能力,“邪”是指一切致病的因素。发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总的来说,只要正气旺盛,致病因素就不能危害人体,人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中医非常重视保护人体的正气,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就采取防护,也称为“治未病”。 如何保护人体的正气?

人体的正气首先取决于先天秉赋(即从受孕到出生时先天身体状况)的强弱,同时也有赖于后天的保护。对于后天的培补和固护,主要是通过养护脾胃,提高脾胃的运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壮五脏六腑的功能。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减少房事,爱惜精气。同时要注意适当补充益髓添精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和规律,要顺应四季养生的要求。不要过度疲劳,既不可过于劳心,也不可过于劳力。这样气血才能旺盛,精气充足,阴阳和平而不病。

第二部分 起居养生篇

为什么人体要顺应四季的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季。

人体随着四季变,生长收藏有特点;

夏吃萝卜冬吃姜,顺应天地与

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诊疗方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 西医诊断标准: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湿蒙窍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闭窍证: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呜,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肢体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黄干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Microsoft-Office-Word-2007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治断为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诊断为中风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 (一)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主症:偏瘫小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共济失调。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饮水发呛,日偏不瞬 急肚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凶,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存40岁以上。具各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①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少者1~2次,多至数十次。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前驱症状。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症状和体征应该在24小时以内完全消失。

2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指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出血引起。①发病急骤。②常伴剧烈头痛、呕吐。③~般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伴有精神症状。④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有颅神经及轻偏瘫等局灶体 征。⑤腰穿脑脊液呈血

中医健康宣教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第一部分 健康维护篇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有正与邪两个方面。“正”是指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抗病能力,“邪”是指一切致病的因素。发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总的来说,只要正气旺盛,致病因素就不能危害人体,人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中医非常重视保护人体的正气,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就采取防护,也称为“治未病”。 如何保护人体的正气?

人体的正气首先取决于先天秉赋(即从受孕到出生时先天身体状况)的强弱,同时也有赖于后天的保护。对于后天的培补和固护,主要是通过养护脾胃,提高脾胃的运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壮五脏六腑的功能。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减少房事,爱惜精气。同时要注意适当补充益髓添精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和规律,要顺应四季养生的要求。不要过度疲劳,既不可过于劳心,也不可过于劳力。这样气血才能旺盛,精气充足,阴阳和平而不病。

第二部分 起居养生篇

为什么人体要顺应四季的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季。

人体随着四季变,生长收藏有特点;

夏吃萝卜冬吃姜,顺应天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