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吗
“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4.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一.考情分析
纵观近三年高考命题可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预计未来几年,仍会以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为线索,以地质构造图或其他图表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型地貌的成因,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二.主干梳理: 1.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褶 皱 种类 背斜 形态 岩层向 上拱起 岩层向 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岩层中心 老、两翼新 岩层中心 新、两翼老 形成地貌 一般成山,有时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一般成谷,有时成山(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向斜 断 层 地垒 地堑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找水: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3)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4)地下隧道的开凿应避开向斜部位,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5)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质地貌原理 常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练习
2019
1 常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 .浩瀚沙漠
B .冷湿沼泽
C .温暖浅海
D .长寒苔原
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山
C .块状山地
D .地堑
3.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 .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 .丙、丁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D .乙受热变成丙
答案 1.C 2.C 3.A
关键原理
1.地壳物质循环
2019
2.板块构造理论
3.地质构造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2.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 1.A 2.D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2
2019
3
3.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由早到晚,叙述正确的是( )
A .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B .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C .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D .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4.图示地区,易发生岩体滑动的地区是( )
A .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 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 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 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 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 速度是每年18.5毫米)。另外,据考证,现在台湾 是什么力量促使 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这两个例子 地表形态在不断 变化? 都说明了什么?
说明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 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 型内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内外力关系
在空间是相 来自地球 互联系,在 内部热能 时间上同时 进行。在一 定的时间和 外 来自地球外 风化、侵 把高山削低 地点,往往 力 部太阳辐射 蚀、搬运 把盆地填平 是某一作用 作 能以及地球 、沉积等 使地表趋于 占优势,起 用 平坦 重力能 作用 主导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等
形成高山或 盆地,使地 表变得高低 不平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知识窗
板块构造学说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采矿专业地质实习观察分析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砾和砂
实习五 观察分析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砾和砂
目的:通过对机械沉积物砂砾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处力地质作用过程的了解。 要求:
1.学会观察砾石和砂的特征,对所测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并初步分析其成因 2.学会对砾石最简单的定量描述方法。
3.参观下列标本:石笋、石钟乳、溶洞、解砾岩、风棱石、黄土等。 4.参观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某些地形的照片,说出它们的名称及成困。
对外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机械沉积物特征,常用大小、分选及磨圆等概念来概括,定性描述时用分选好或差,磨圆好或不好等,而定量描述则要有数据。
一、砾石的观察与分析
砾石的大小,砾石的形状千差万别,不同的方向其长度不一样。最大扁平面上的确良最大直径叫长轴或A轴,最大扁平面上垂直A轴的最大直径叫中轴或B轴,垂直最大扁平在的最大直径叫短轴或C轴,即A、B、C三个轴上互相垂直的(图1-5-1)。一般常用B轴长度来代表砾石大小,精度要求高时则用
来代表达式砾石大小。
砾石的形态 包括圆度、形状、和坏东西度三方面,其中以圆度最有实用意义。 圆度:指砾石被磨蚀圆化的程度。肉眼观察时,可用比较法将圆度分为四级:棱角状、次棱角、次圆状和圆状(图1-5-2),各级的形状特征如下:
棱角状:砾石未经磨损棱角尖锐,棱线以
全球地质构造
全球地质构造之我见
目前,关于全球地质构造的学说主要有: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板块构造学说的行星
板块构造学说示意图
太阳系外发现的巨大类地行星被命名为“超级地球”。“超级地球”引发科学家们研究他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像地球的浓厚兴趣
构造地质题库
选择题
岩石的内摩擦角大时,则岩石剪裂角就。 大 ( ) 在同一变形条件下、脆性岩石的共轭剪裂角 大 比塑性岩石的共轭剪裂角。 ( ) 倾伏圆柱状褶皱的枢纽与( )相平行。 褶轴
小 小 轴面走向线
不变 相等
B B
翼部层面走向 A 线
隔 槽 式 褶 皱 在 横 剖 面 上 的 组 合 型 式 是 向斜紧闭, 背 背斜紧闭, 向斜 背斜向斜紧闭 A ( ) 。 斜开阔 开阔 开阔程度一样 一套固结很牢,层厚相等的强
硬岩层,纵弯 虚脱构造 作用形成的背斜转折端上,常出现( ) 轴面倾斜,枢纽水平的褶皱,其轴面倾斜线 平行 与枢纽( ) 由断层剪切滑动而派生的褶皱叫作( 同一褶皱中, 褶皱枢纽倾伏角, 可以 ( 褶皱轴面倾角。 斜歪倾伏褶皱的倾伏向是指( 褶皱存在于( )中。 ) ) 剪切褶皱 张节理和小型 膝折 断层 斜交 滑褶皱 垂直 拖曳褶皱 大于或小于 B C C A
) 等于或小于 等于或大于 轴面走向 枢纽倾伏向
枢纽在轴面的 B 侧伏向 C
圆柱或非圆 非圆柱状褶皱 圆柱状褶皱 柱褶皱
滑 (剪) 褶皱作用过程中, 原始层面 (
不 起 任 何 控 起 到 一 定 的 控 起到决定性的 ) 。 A 制作用 制作用 控制作用 等倾斜线从 核 部 向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 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 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 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 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 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 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 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 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
精品推荐范文学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湘教版必修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2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区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识别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一是①________作用,二是②________作用。 2.内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自③____________。
表现形式: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和⑥________等。 3.外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⑦__________。 表现形式: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破坏、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等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精品推荐范文学习
精品推荐范文学习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⑩____________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⑪________带分割成⑫____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 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 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 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 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 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 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 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 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阻尼振动和阻尼振动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2.知道做受迫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跟固有频率无关,而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3.知道共振以及发生共振的条件,知道共振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 4.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5.学会用公式法和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振动的分类 1.振动的分类
按振子受力的不同可将振动分为: (1)自由振动(又称固有振动).
回复力是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弹簧振子的弹力是系统内部的力,单摆的重力的切向分量也是系统内部的力.
(2)阻尼振动.
系统受到摩擦力或其他阻力.系统克服阻力的作用要消耗机械能.因而振幅减少,最后停下来,阻尼振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要点诠释: 物体做阻尼振动时,振幅虽不断减小,但振动的频率仍由自身结构特点所决定。并不会随振幅的减小而变化.例如:用力敲锣,由于锣受到空气的阻尼作用,振幅越来越小,锣声减弱,但音调不变.
(3)受迫振动.
如系统受到周期性外力的作用,就可以利用外力对系统做功,补偿系统因阻尼作用而损失的能量,使系统持续地振动下去.
这种周期性的外力叫驱动力.
系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