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爆炸的关系

“燃烧与爆炸的关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燃烧与爆炸的关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燃烧与爆炸的关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燃烧与爆炸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燃烧与爆炸

燃烧与爆炸

广义的自燃包括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种。

受热自燃(加热自燃):可燃物被外部热源间接加热其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就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做受热自燃。比如可燃物靠近高温物体时,有可能被加热到,定温度被“烤”着火;在熬炼(熬油、熬沥青等)或热处理过程中,受热介质因达到一定温度而着火,都属于受热自燃现象。

本身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热源直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内部的物理作用(如吸附、辐射等)、化学作用(如氧化、分解、聚合等)或生物作用(如发酵、细菌腐败等)而发热,热量积聚导致升温,当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而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做本身自燃。比如煤堆、干草堆、赛璐珞、堆积的油纸油布、黄磷等的自燃都属于本身自燃现象。

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都是可燃物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它们的区别在于导致可燃物升温的热源不同,引起受热自燃的是外部热源,而引起本身自燃的热源来自可燃物内部。

请注意一些书中讲的自燃是狭义的,只限于本身自燃。就实际情况来讲,本身自燃引起的火灾较多些。

气体发生分解爆炸的条件是什么?常见的分解性爆炸气体有哪些?

气体发生分解爆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提纲

第二章 燃烧基本原理

1、燃烧的定义、充分条件及极限值。 2、灭火的四种方法。 3、火灾的危险性。

4、闪燃、着火、自燃的定义。 5、自燃的分类,会举例说明。

6、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链式反应理论。链式反应理论的历程、分类,会举例说明。 7、气体燃烧的分类。

8、气体燃烧速度(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浓度、管径、点火位置。 9、原油火灾中的沸溢现象:宽沸程、热波、乳化水。

10、固体燃烧的分类: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阴燃。 11、阴燃的定义

第三章 爆炸基本原理

1、温度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2、爆炸危险性的来源。 3、压力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4、其他因素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5、爆炸极限的计算。1)根据C0估算爆炸极限;2)多组分可燃混合气的爆炸极限;3)含惰性气体的多组分可燃混合气的爆炸极限。

例题1 已知某混合气中含甲烷5%,含乙烷8%,含空气87%,问该混合气有否爆炸危险性?

例题2 已知某混合气的组成及各气体的爆炸极限见下表,求该混合气的爆炸极限。

组成/%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例题3 已知某混合气的组成及各气体的爆炸极限见下表,求该混合气有否爆第 1 页 共 3 页

甲烷 5 5.

《燃烧与爆炸学》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燃烧与爆炸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爆炸:

2、燃点:

3、爆炸极限:

4、特大火灾:

5、重大危险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消防方针是 。

2、火灾探测器有 、 、 等。 3、爆炸可分为三类: 、 和 。 4、灭火器上标注的“MF2”,其中M代表 、F代表 、数字2代表 ,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5、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 、 和 法等。 6、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不能用于扑灭 类火灾。

7、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四氯化碳灭火剂、1211灭火剂、和 灭火剂等。

8、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9、A火灾类是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青峰初中 蔡友超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为大家展示的是《燃烧与灭火》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地位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的燃烧。同时,本课题对下一节“燃料与能量”的学习以及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可以起到铺垫作用。

2.学情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学习了一些物质的燃烧,对生活中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实验探究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探究的过程及知识的实际运用。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防火安全,珍爱生命,报效祖国。(放在首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②能解释生活中某些燃烧现象。

(3)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培养防火和自救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二、我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法 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大课的信息量。

(二)说学法 一是实验探究法: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

预混燃烧的燃烧模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预混燃烧的燃烧模型

摘要

为了达到抑制污染物排放,实现燃料的清洁燃烧的目的,人们采取了很多办法。“节能减排”促使燃烧系统采用贫燃燃烧技术,它具有降低NOx、CO等污染物,提高燃烧效率的作用。但这种燃烧方式的燃烧极限范围很窄,而且火焰稳定性差,容易诱发燃烧系统的不稳定性,如火焰的热声耦合振荡,这种不稳定性会造成更大的污染和浪费。新型燃烧器的设计必须克服这些缺点,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首先本文以FLUENT软件为平台,构建了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对甲烷-空气预混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证明,贫燃料燃烧及贫氧燃烧都可以起到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不同燃烧模型的情况下甲烷的预混燃烧的特性进行分析,观察其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污染物(NOX)的分布情况,发现预混燃烧的相关规律,寻求燃烧的最佳工况。

其次本文了解不同燃烧模型对流场结构、燃烧结构的影响,与实验结果比较,探讨如何改进数值模拟,提高设计精度,同时找出预混火焰稳定性规律,探讨抑制燃烧不稳定性的策略。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在不同燃烧模型下柱状燃烧室内甲烷燃烧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燃烧模型的不同对甲烷燃烧特性的影响也不同。通过对燃烧速度分布图,火焰温度分布云图

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doc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

火灾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

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

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

爆炸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

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

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

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主

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和使人员伤亡。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

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造成火灾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对一般可

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但是

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设备内部

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

燃烧的条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专题训练: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练习

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 内因是 外因是

2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1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

的损害。

(1)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

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

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

内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 (举一日常生活

实例)

(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

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2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

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

3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

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

生物质燃烧模式及燃烧特性的研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此文献属于矿物加工文献,包括选煤、洁净煤等方向,花一分钟注册一个百度账号即可获得10积分,用于下载。

!第"#卷第$期!*##+年

*月

煤!!炭!!学!!报

,-./)01-2345)03-016-35789

%&’("#!)&($!2:;(!

*##+!

#*+"<==="(*##+)#$<#$#><#+!!文章编号:

生物质燃烧模式及燃烧特性的研究

*

闵凡飞$,,张明旭$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安徽淮南!*"*##$;*?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

摘!要:采用8A

燃料的燃烧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燃料的燃烧

燃料的燃烧是可燃成分与氧气{主要是助燃空气中的氧气}所进行的一种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着火温度。氧气。燃料的燃烧可分为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燃烧中的可燃物和氧化进行了充分的燃烧反应,燃烧产物中已不存在可燃成分,成为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燃料经过燃烧后在燃烧产物中存在着可燃成分,称为不完全燃烧,他又分为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 化学不完全燃烧:燃烧中的可燃成分由于空气中不足或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好,而没有得到充分反应的燃烧,称为化学不完全燃烧。 机械不完全燃烧:燃料中部分可燃成分没有参加燃烧反应就损失的燃烧过程,称为机械不完全燃烧。

可燃成分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发热量远低于完全燃烧的发热量,因此在加热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

理论空气需要量:燃烧中的可燃成分完全燃烧需要有一定量的空气,这种空气量叫做理论空气需要量。

空气消耗系数:燃烧在实际燃烧过程中,为了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实际空气需要量必须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该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的比值就叫做空气消耗系数,一般用n表示。空气消耗系数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燃烧方式、燃烧装置结构及工况好坏等有直接关系。在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实验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3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与生活经验,学会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掌握燃烧的定义。

2、通过微观示意图和实验现象的相互印证,能初步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控制化学反应的原理,并掌握控制燃烧的方法。

3、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通过对“火”双面性的认识和控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通过:“火灾”、“火场逃生”等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并且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难点: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教材分析:

《燃烧与灭火》是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以寻找灭火的方法为切入点,以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认识经验为基础,使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体会化学就在身边,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的目的。

生活中学生对燃烧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一单元神奇的化学变化的学习中,学生也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本节内容是对之前所学的“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认识,即它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