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实词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三语文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文言实词复习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考文言实词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中考文言文实词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向。

2、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3、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重难点:

尝试自主总结复习方法,学会归类整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十年寒窗磨一剑”,再过65天就是我们中考的日子了,为了打赢这一仗,我们必须抓紧最后两个月的复习,整理好学过的知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文言词类的复习与整理。大家先看北海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有关文言文的考试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直击中考(分析题型、明确考点)

2012、2015年北海市中考语文有关文言实词的试题。小组讨论归纳中考文言实词有哪几种考查类型。 明确:试题规律:

(1)近五年北海市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

(2)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

(3)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

四、考点梳理:(小组合作)

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

七年级语文文言实词、虚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志成中学语文导学案】 年级 七 总编号: 使用时间: 主备人:任志利 审核人: 执教人: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课 题】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

【复习目标】

1. 了解本册常见的实词、虚词并准确翻译。

2. 重点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培养学生分析虚词用法的能力。

文言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一. 重要实词:

(一)通假字:1、尊君在否:“不”通“否”,不在。 2、不亦说乎:“说”通“悦”表越快。 3、《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4、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二)一词多义:1、知:①人不知而不愠 _ ② 温故而知新_

2、为: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 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③众服为确论:_ 3、学:①

文言实词推断教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归纳并掌握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有效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归纳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热身练习

钟响磬鸣

一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夔来问疾,僧具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设盛馔,余当为处之。”僧虽不信绍夔言,冀或有效,乃力设馔。绍夔食讫,出怀中错(同“锉”),鑢(lǜ)磬数处而去。其响遂绝。僧问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翻译下列句子: 1、曹绍夔素与僧善

2、绍夔食讫,出怀中错.鑢磬数处而去

(你用了怎样的方法来推断重点实词的?)总结:

方法探究 回顾小结 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粗实词的意义。 【一】

1、(烛之武)夜缒而出。( )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6、(09江苏卷)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

文言实词推断教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归纳并掌握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有效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归纳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热身练习

钟响磬鸣

一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夔来问疾,僧具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设盛馔,余当为处之。”僧虽不信绍夔言,冀或有效,乃力设馔。绍夔食讫,出怀中错(同“锉”),鑢(lǜ)磬数处而去。其响遂绝。僧问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翻译下列句子: 1、曹绍夔素与僧善

2、绍夔食讫,出怀中错.鑢磬数处而去

(你用了怎样的方法来推断重点实词的?)总结:

方法探究 回顾小结 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粗实词的意义。 【一】

1、(烛之武)夜缒而出。( )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6、(09江苏卷)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

文言实词积累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120个文言实词(修改稿)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诗经静女》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赤壁之战》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屈原列传》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屈原列传》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练习(教师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实词推断练习

运用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解释下列加点字: 一、对称推断法

1.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遭遇 .2.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依靠 .3.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学习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拔 .5.通五经,贯六艺 贯通 .6.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活着 .

7.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讨伐、打击 .二、语境推断法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倾斜 .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了粮食 ..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才 .

4.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欺骗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顽皮 ..

6.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

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 错 放开 三、语法推断法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2.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文言实词推断技巧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技巧

文言实词推断法

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技巧

关于实词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 法; 再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 意义的方法。

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技巧

①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 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 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 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 “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 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 必将有所成就。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B.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 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 ”“笃爱之 为褒义,故选B 为褒义,故选B。

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技巧

②结构分析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处于相对

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复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复习学案

第一课时古今异义词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

教学过程:

.考点解读:

关于文言实词,《考试说明》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特别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

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理解。

教学内容:

古今异义

一、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

“江”“河”,

人教版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问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