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观后感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观后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观后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观后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
(一)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旗帜: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陈独秀:1879.10.9-1942.5.27 清末秀才。参加反清活动,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1915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蔡元培:1858-1940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04年创立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迁到北京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敬告青年》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痛陈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号召
《开天辟地》观后感
篇一:观《开天辟地》有感
观《开天辟地》有感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开天辟地》这部电影的。是激动?是愤慨?总是觉得这些词依然无法表述自己的情感,只能说,让在和平坏境下成长的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对党的崇敬与感激之情简直无以言表。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1919年5月,受到苏联十月革命影响的苦难深重的中华名族在“巴黎和会”受到侮辱后,在北京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4日,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把山东从德国手中转让给日本的强权统治.高呼“外争国权、内惩旧贼”、“取消21条”等口号,并在示威游行中火烧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北洋政府逮捕了32名爱国学生。北大校长蔡元培协同13所人学校长要求总统徐世昌立刻释放学生。上海也举行三罢活动支援北京爱国学生。之后,各地的青年纷纷成立社团,传播新思想的刊物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五四运动后的一年,就出现四百多种,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引起民愤,反动军阀被迫将他释放。蔡元培、李大钊、胡适及众师生到监狱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是非判断题:
1、北洋军阀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 ) 2、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推动一场新的政治革命。( )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打倒孔家店”。(非)
4、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 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民主的理解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 ) 6、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倾向。( )
7、在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是完全相信的。( )
8、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是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立刻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10、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中断了五四以前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 ) 11、李大钊在北京创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
1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
1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革命政党的领导。( ) 14、1922年彭湃在海丰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
1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本章重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
本章提示
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
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3、为以五四运动为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交流课前部分资料,以“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为题,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
4、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解释课题 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
5、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
(2)标出小节号,把课文读通顺。
(3)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读词语
(2)分小节读课文,随机进行字音及断句的指导。
(3)交流已理解的词语。
(4)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西安事变观后感1200
篇一:西安事变观后感
《西安事变》观后感
班级:工业设计111 姓名:洪婷 学号:08030311114
近来无事,我就观看了《西安事变》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深有感触。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若没有这次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后多少年。若没有这次事变,还会发生什么??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会师。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盘古开天地 一、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在语言实践中再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新字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体会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四、课前准备
1、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盘古开天地》。 2、制作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⑴什么是神话故事?介绍中国的神话故事。
⑵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 ⑶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⑷《盘古开天地》也是神话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⑸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盘古开天地》。 教学活动二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⑵识记生字词。 ⑶教师范读课文。
⑷学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学活动三 3、研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并结合树上的彩图,谈一谈对人
《开天辟地》教学实录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曙光小学 缪琼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理解有关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4、了解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的特点,初步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难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按要求预习课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四个词语,请仔细观察,你能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吗?(出示词语“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改天换地”)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四个字而且中间都包含“天、地” 两个字。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1.自由朗读,读准读通。 2.逐节检查,了解大意。
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围绕课题质疑: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呢?) 4.指导划分段落: 为什么要开天辟地?(1) 怎样开天辟地?(2~5) 开天辟地的结果如何?(6~7)
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个神话故事——(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平时积累了不少成语,你知道哪些( )天( )地的成语?(指名交流:冰天雪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昏天黑地、改天换地、铺天盖地??)
3.师:老师这里有四个成语,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改天换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开天辟地) 二、整体感知
1.师:这四个成语正好对应了课文各部分的内容,请你读读课文,看看词语,想想内容,看它们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学生自由读想)
2.指名交流,相机贴好卡片。(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 三、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师: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清楚了这一点。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2.指名交流,相机点拨。
(1)理解“混沌一团”::那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天地合一、一片黑暗,真是“昏天黑地”啊
九一八事变观后感,观九一八事变有感
篇一:九一八事变读后感500字
九一八事变读后感500字(一)
读完了"九一八"事变后,我感到了无比的气愤。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畔的南满铁路,反污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借此进攻沈阳和北大营,从而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省。"九一八"事变是国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果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创伤,"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其中最深的一道创伤。他们到处杀人放火,无数同胞倒在血泪之中。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正义和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谐和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通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永不忘国耻,民族当自强!
我们纪念历史,是给浮躁、自满的人一个强烈的提醒:务必发愤图强,顽强拼搏,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自满,不急噪。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建设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