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中枢背驰

“缠论中枢背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缠论中枢背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缠论中枢背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缠论背驰精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缠论背驰精解

没有级别没有缠论。没有趋势,没有背驰。

1

一、背驰的含义

1、缠中说禅趋势力度:前一“吻”结束后与后一“吻”开始由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在前后两个同向的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2、背驰的含义:在某级别趋势中,形成最后一个本级别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后的趋势力度比该中枢之前的次级别连接趋势力度弱。 二、背驰的级别

背驰的级别是根据在何种周期表上MACD回抽0轴来分辨的。在具体走势中如何确定背驰的级别,是很多人混淆的问题。特别是“背了又背”,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更高了,更有人因此误解缠论。背驰是市场的一种合力,不是主力可以左右的,也不是经验值。背驰是市场合力出现变化的一种客观表现。

1、观察MACD是否回轴0轴。

2、MACD回抽0轴后观察MACD的黄白线的位置是否有差距。

3、当黄白线的位置有差距,进入背驰段,此时打开次级别图表,观察背驰段中的背驰是否成立。

4、背驰段中的背驰可以参考MACD红绿柱的面积的绝对值。

缠中说禅《线段中枢走势趋势盘整背驰概念》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缠中说禅《线段中枢走势趋势盘整背驰概念 》 2010-01-27 21:22

缠中说禅《线段中枢走势趋势盘整背驰概念 》

(2009-10-16 11:18:31)

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女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

男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下。

第一类买点: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描述就是由男上位最后一吻后出现的背驰式下跌构成。

第二类买点:女上位第一吻后出现的下跌构成。

缠中说禅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缠中说禅短差程序就是: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对于周线买点介入的,就应该利用日线的第一类卖点减仓,其后在第一类买点回补。

何谓上涨、下跌、盘整?下面给出一个定义。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大于)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小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

大尉解缠论盘整背驰用法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尉的博客

盘整背驰的精确定义和三种扩展应用

(2012-02-02 08:55:18) 转载▼

盘整背驰,开始缠师解说的时候,是连续三段走势,比如上下上,前后两个上之间的比较,换句话说,盘整背驰的级别是当前走势的次级别。而其后,在实际操作中,又给出了一系列盘整背驰的扩展应用,我归纳了下,有三种(以下全部以12345五段向上走势,234形成中枢来解说):

一、12345,234为中枢,1、5为中枢两端的同向走势,5比1高时,可以用类似盘整背驰的方法来比较,缠师将中枢形容为星球,两端的走势因为星球的引力,会有一个回拉的作用,所以可以比较。这个就是欺世盗名的井论的原型。

二、123456,234为中枢,1、6为中枢两端的反向走势,照样可以比较盘整背驰,但是只能在走势结束时通过反向的MACD柱子面积来比较中枢对其的回拉力度,此时黄白线无用。

(土著人绘图)

三、1-11,其中2-10扩展成上一级别中枢,站在上一级别比较1和11,,当11走出三段时,形成本级别走势,再和1比较。参考二,反向的也可以比较。

(土著人绘图)

以上都是盘整背驰最精确的定义和高级应用,实战价值非常大。

这篇东西,估计从来没人写过,网上所谓高手们我看没

缠论中枢源代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MA(CLOSE,5);

//福安赚差价的人,设计QQ624544691

//高低点一定是前6天和后6天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BD1:=LOW<=LLV(LOW,6) AND REFX(LOW,1)>=LOW AND REFX(LOW,2)>=LOW AND REFX(LOW,3)>=LOW AND REFX(LOW,4)>=LOW AND REFX(LOW,5)>=LOW ;//笔高,粗选//

BG1:= HIGH>=HHV(HIGH,6) AND REFX(HIGH,1)<=HIGH AND REFX(HIGH,2)<=HIGH AND REFX(HIGH,3)<=HIGH AND REFX(HIGH,4)<=HIGH AND REFX(HIGH,5)<=HIGH ;//笔低,粗选//

BDQ:=(REFX(BD1,1)=1 AND BARSLAST(BG1)>=3)

OR (REFX(BD1,1)=1 AND COUNT(BD1,BARPOS)=0 AND COUNT(BG1,BARPOS)=0) ; BDQ1:=(BDQ AND COUNT(BDQ,BARSLAST(BG1))=1) OR ( BARSSINCE(BDQ)=0); BD2:=(BD1 AND BARSLAST(BG1)>3 AND LOW<=LLV(LOW,BARSLAST(BDQ1)) AND COUNT(BG1,BARSLAST(BDQ1))=0) OR (BD1 AND LOW<=LLV(LOW,BARSLAST(BDQ1)) AND COUNT(BG1,BARPOS)=0 ); BDDW:=BACKSET(BD2,BARSLAST(BDQ1)); //DRAWTEXT(BDDW,HIGH,'1');

//DRAWTEXT((BDDW AND REFX(BDDW,1)=0),L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背驰后的三种情况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出处: 缠论坛)

---

第1段:

在某级别的盘整中,或者说围绕某级别中枢的震荡、延续中,不存在转折的问题,除非站在次级别图形中,才有转折问题的探讨。对于上涨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下跌与盘整;对于下跌的转折,也有两种情况:上涨与盘整。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

在盘整里没有转折

转折只存在于上涨、盘整、下跌的关系中

盘整走势是上下上或下上下的连接 其中最短的那段就是中枢范围

上图中的白色走势左边叫上涨 右边右下跌 其中红色框部分是盘整 这里的盘整是次级别盘整

上图就是同级别趋势的走势

框以外的是趋势 框以内的是次级别盘整

---

第2段: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

这个画个图就很理解了

---

第3段:

该定理的证明有点抽象,估计大多数的人都没兴趣,那就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也大致知道证明的轮廓,更重要的是,这样,各位对走势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切的认识。例如,一个5分钟背驰段的下跌,最终通过1分钟以及1分钟以下级别的精确定位,最终可以找到背驰的精确点,其后就发生反弹。注意,反弹只是一般的术语,在本ID的理论中,对这反弹

缠师有关MACD与背驰的讲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缠师有关MACD与背驰的讲解

如下是摘自悟多整理的缠中说禅博客回复中的有关缠师对MACD与背驰的绝对部分解说:想了解缠师更多的心法,请看本论坛中的《缠师心法荟萃》一文。

九、MACD与背驰

1. 如果庄家边拉边出,走势上自然留下痕迹,就是背驰。注意,背弛了并不是说就跌个没完了,只要次级别再出现买点,就又涨回去。如果30分钟或日线在一个明确的上涨初期时,那5分钟的背驰当然不可能制造太大的回挡。创新高或新低才有背驰或盘整背驰的可能。未创新高的情况,其实可以按中枢震荡的方式去看。

2. 缠中说缠的MACD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0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0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的情况就反过来。

3. 第一次大洗盘让MACD日线第一次回拉0轴后一定要买回来,就算是背驰的情况,还有创新高的机会,而且还存在不背驰的情况,那就厉害了

4. 大级别上,如果你要用MACD来辅助判断,那至少需要MACD回抽0轴附近后,再上去产生背驰才是真的。刚从0轴上来,不存在的背驰的问题;真正的背弛,一般都要先回抽0轴,然后再上造成的。回抽0轴可以破0轴,但不能太深,一般都在0轴附近.

5. 如果用MACD来辅助看,拉回0轴后再上去,都可以先看成是进入背驰段,例如现在大盘的

缠论中枢划线主图指标公式2-优化后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