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有
“不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不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不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格局变化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格局变化
内容摘要 本文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数据,用时间序列等方法对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这是和当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 。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最终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三者分配关系。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初次分配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政府、企业、居民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再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主要是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关系和居民内部分配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随着经济的变动发生变化。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总体变化趋势为:20世纪80年代三者比例在年度之间显著波动;进入90年代之后,三者比例呈相对稳定;2000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有向政府倾斜的态势。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的一般
第14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14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14.1复习笔记
1工资理论
1、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这是由工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造成的。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工资率上升达一定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右上方弯曲。
需要强调的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在以个人或家庭为讨论对象时得到的,而就一种特定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而言,尚无经验材料表明其是向后弯曲的。
2、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劳动市场供给曲线与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行业的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同时,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雇用量对应MFC与VMP L的交点。
①生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中是否进行了中间产品的核算?
2. 为什么世界上原来用GNP作为衡量总产出的主要指标,而目前较多的使用GDP作为衡量
总产出的指标呢?
3.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4.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储蓄和投资具有什么样的联系? 5. 试比较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三种方法。
6. 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7. 为什么要计算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8. 阐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9. 怎样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净存货?
10.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否将居民获得的所有利息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11. 假如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收入为200亿元,在国外的收入为50亿元;该国居民在本国的
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国外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入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试求:该国的GNP和GDP。
12. 设有某国的国民经济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请分别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NP。 个人租金收入
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建议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民收入分
配格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调整建议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指国民总收入的分配状况。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
分配两个环节中,主要是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关系和居民内部分配关系。从总体上看,初次分配属于微观分配行为,主要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体现效率的要求;再分配属于宏观分配行为,主要由政府以税收和转移支付等
方式对各经济主体的初次分配所得进行调节,着重解决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问题。从我国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看,存在比重不合理问题,不利于促进消费、
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调整。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
1.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偏低。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资
金流量表显示,2005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企业、政府、居民三者分配
比例为26.95%、14.8%和58.25%。以发达国美国为例,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
世纪90年代以后,居民收入占GDP的份额平均是73.5%,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份
额基本都是13%。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国民收入格局当中,居民收入所占的
份额理应要高于发达国家。
2.国民收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公平问题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公平问题研究
姓名:康晨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导教师:林广瑞
20100510
摘 要
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发展本国的经济,同时带动着国民
收入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国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年拉大,实现社会公平已经是国
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表明,中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了,但是用于国民收入
再分配的制度仍存在许多不合理地方,制约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
主义的构建。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之后,以整个社会为范围进行的分配,
是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保
障等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具有直接性、普遍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国家政府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目的是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调节收入差距,达到社会公平。
只有公平的再分配才能达到以上目的,那么什么样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公平的呢?判断
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否公平的标准包括: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政策本身是否体现了更加
注重公平的原则;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否有效改变了初次分配造成的巨大收入差距。
从现阶段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情况看,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度相对较低。其原
因主要有:初
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建议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民收入分
配格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调整建议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指国民总收入的分配状况。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
分配两个环节中,主要是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关系和居民内部分配关系。从总体上看,初次分配属于微观分配行为,主要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体现效率的要求;再分配属于宏观分配行为,主要由政府以税收和转移支付等
方式对各经济主体的初次分配所得进行调节,着重解决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问题。从我国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看,存在比重不合理问题,不利于促进消费、
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调整。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
1.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偏低。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资
金流量表显示,2005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企业、政府、居民三者分配
比例为26.95%、14.8%和58.25%。以发达国美国为例,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
世纪90年代以后,居民收入占GDP的份额平均是73.5%,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份
额基本都是13%。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国民收入格局当中,居民收入所占的
份额理应要高于发达国家。
2.国民收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一、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5.一个国家的总产值和总收入是相等的。√
6.国内私人总投资是国内私人经济在一年中所生产的资本品的总和。√ 7.国内私人净投资是国内私人总投资减去资本消耗折旧后的余额。√ 8.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谓工资薪金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9.公司收入税是公司在分配利润前向政府缴纳的税。√ 10.厂商在赢利的时候才上缴间接税。×
11.间接税是厂商支出的成本之一,它将构成产品价格的一部分。√ 12.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蓄储之和。× 13.居民挣得的收入不是他们都能拿到的。√ 14.居民拿到的收入不一定都是他们挣得的。√
15.花100美元缝制一件衣服的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 16.花4万美元建造一所房子的行为是一种消费行为。× 17.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额,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18.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19.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熟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的基本概念(1)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又称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理解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例题6: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XXXX年真题)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答案:B2.熟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主要方式(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含义和方式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
1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宏
macroeconomics
教 材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组编: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参考书
宋承先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 经济学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萨缪尔森《经济学》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宏观经济学总述
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总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分而不离 微观经济学: 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 动参与者的行为和后果。 研究的是树木 以价格分析为中心— —价格理论 研究单个行业的价格 决定 个量分析方法
P 420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 济行为和后果。 研究的是森林 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 心——收入理论or就业理论 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 价格、就业问题 总量分析方法(加权)
宏观经济学总述 争论: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总述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失业
通货膨胀 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212万 人,2004年28
简要说明国民收入的构成
简要说明国民收入的构成、流转、决定与调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以及其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国民收入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和为生产服务的运输业,邮电业等。同时国民收入自身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NP、ND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NP。此外国民收入在价值上包括三个部分: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
在国民收入中,生产和消费为两部门经济简单循环,居民提供劳动和资本给予厂商并且赚取相应的工资和股利,同时居民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消费。国民收入的流转一方面体现在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