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8052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8052 儿童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0914

I、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儿童发展》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设置该专业课程的自学和考试,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对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将儿童发展心理学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课程内容以阐述个体心理的发展为主线,以认知和社会化为维度。在深刻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相结合,不仅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模式、原因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将儿童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标要求是: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基本框架;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了解儿童所处的生态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通过对总论部分的学习,了解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历史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2、通过对认知和语言的发展部分的学习,了解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以及关于儿童认知发

儿童发展心理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的优生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例:“给我一打婴儿……”,

洛克的白板说

2、共同决定论 斯腾的幅合论

格赛尔的成熟优势论:双生子爬梯实验,两个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到达的成绩是一样的,说明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据此,他提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观点。 (三)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这两者的作用是动态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能自

1

己与别人帮助下能达到的差距。)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某个特定时候个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而一旦错过就无法再学会。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第1题

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在其思维中具有()。 A.很少具体性 B.很大具体性 标准答案:B 2.第2题

8~10岁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这一水平。 A.直观形象水平 B.形象抽象水平 标准答案:B 3.第3题

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仍认为它是存在的,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概念。 A.客体永久性 标准答案:A 5.第5题

儿童的第一反抗期多出现在( )。 A.婴儿期 标准答案:B 6.第6题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研究采用对道德两难故事的是()。 A.柯尔伯格 标准答案:A 7.第7题

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 C.青春期 D.成年期 标准答案:C 8.第8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睡眠逐渐减少,说明了()。 A.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 B.兴奋的增强 标准答案:B 9.第9题

当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便迅速安静坐好,这种行为属于()。 A.应答性行为 标准答案:A

10.婴儿期记忆发生的标志是()的出现。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标准答案:B

11.()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基本途径。 A.活动 标准答案:A

12.新生儿高度发育成熟的感觉系统之一是()。 D.触觉 标准答案:D

13.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后,小

儿童发展心理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领会) (P3):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识记)(P4):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3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领会)(P6):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4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应用)(P7):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2)共同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其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发展观。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

发展心理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发展心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S140224001

英文名称: Childre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学 时: 54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18学时

开课学期: 第二学年1学期 适用专业: 教育学

课程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 课程模块: 专业核心 必修

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教 材: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 主要参考书: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3. 王慧萍、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学 分: 4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人类个体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树立辩证科学的心理发展观,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提供有效的知识和理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 研究对象和任务 填空题

1. 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 的历史。

2.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 的科学。 3. 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从时间的延续上,可分为 和横断研究。 第一章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心理发生发展2、心理特征3、纵向研究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 名词解释

1. 纵向研究2. 矛盾性原则3. 横断研究4. 客观性原则5. 教育心理实验6. 教育性原则 三、 简答题

1. 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2.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 二、 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

儿童发展心理学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二、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幅合论:倡导者是斯腾,其核心是人类心理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造就的,这是一种折衷主义的观。 3、成熟优势论:赛格尔认为,支配发展的三级两个,成熟和学习,其理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提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4、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其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5、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的呈现,最后就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习惯化。 6、视崖实验: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立体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儿童对深度知觉是先天就具有的,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这 一个有急诊的课题。这个实验表明,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但还不能由此判断深度知觉是先天的,因为他很可能是出生后六个月中学会的,如果把九个月的婴儿放在悬崖一边,心率不是减慢而是加快了,因国经验已使他们产了害怕的情绪。 7、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8、顺

儿童发展心理学4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别:就是我们通常称谓的“男性”或“女性”。这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作为男性,其性染色体由XY组成,有性腺、畢丸,而女性的性染色体由XX组成,性腺是卵巢。男女性的外部生殖器也不同。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一个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学会认识自我的性别,并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性别角色的认同。

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 (1)性别认同〔2—3岁)

(2)性别稳定性〔4-5岁),即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齡变化而变化 (3)性别一致性(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转变。 认识性器官有助于性别认同的稳定性。

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

依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问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依恋发展的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5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学时数分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