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如何扶贫脱贫
“产业发展如何扶贫脱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产业发展如何扶贫脱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产业发展如何扶贫脱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乡镇扶贫脱贫总结
第一篇:乡镇扶贫脱贫总结
乡镇扶贫脱贫总结
总结一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院领导亲自参与帮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院 1-*月,共计对贫困人口住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及“一站式”结算人次 1***人次,完成困难群众大病专项救治阶段性治疗的贫困患者人数***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金额 1***万元。接收困难群众门诊重大疾病***人次,医疗费用 579538.***元,垫付政府救助 31189.***元。门诊慢性疾病***人次,医疗费用122532.***元,垫付政府救助 19445.***元。现将其他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亲自带队参与帮扶
二、精准对接,继续做好对口支援
(她)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基层医护人员举办了多场健康教育、医学专题讲座,讲解疑难问题,传授前沿知识。
三、积极开展义诊活动,为百姓带去健康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强化责任,全力推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使健康扶贫工作成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努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和
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
地处晋北高寒山区的**县,以其独特的区域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类型的杂粮种植,品种主要有谷子、黍子、马铃薯、豆类、莜麦、荞麦等, 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曾经对解决全县人民温饱和改善健康状况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县杂粮产业逐渐发挥出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优势,成为全县农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为了把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之一,与精准扶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特制定**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作为**市乃至山西省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县,2016年全县杂粮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不少旱作杂粮品种及产品驰名省内外,如“东方亮”小米、“五香瓜子”、“五香豆腐干”等。
(一)面积和单产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2.39万亩,占粮食面积的44.8%,总产12895吨,占粮食产量的7.2%。其中:谷子42390亩,单产129公斤/
- 1 -
亩,总产5455.6吨;秋杂谷物(黍子)
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
地处晋北高寒山区的**县,以其独特的区域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类型的杂粮种植,品种主要有谷子、黍子、马铃薯、豆类、莜麦、荞麦等, 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曾经对解决全县人民温饱和改善健康状况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县杂粮产业逐渐发挥出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优势,成为全县农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为了把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之一,与精准扶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特制定**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作为**市乃至山西省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县,2016年全县杂粮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不少旱作杂粮品种及产品驰名省内外,如“东方亮”小米、“五香瓜子”、“五香豆腐干”等。
(一)面积和单产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2.39万亩,占粮食面积的44.8%,总产12895吨,占粮食产量的7.2%。其中:谷子42390亩,单产129公斤/
- 1 -
亩,总产5455.6吨;秋杂谷物(黍子)
脱贫攻坚镇食用菌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食用菌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 2018年产业化扶贫项目
实施方案
(2018年)
项目申报单位(盖章):X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盖章):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项目主管部门(盖章):X县人民政府
二○一八年七月
1
摘 要
项目名称:X县X镇食用菌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2018) 建设内容:食用菌产业化种植项目。 实施地点:X县X镇X个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50天(2018年X月X1日-2018年X月X日) 项目投资:总投资1X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X万元、整合资金10X万元。
项目预期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农产品深加工可实现年加工产值1000万元,税收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项目联系人: 联系方式:
项目主管部门:X县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部门: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项目技术依托部门:X县农业局
2
X县X镇食用菌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2018
年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X镇地处秦岭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差较大,沟壑纵横,植被繁茂,气候凉爽,降雨充沛,野生菌类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香菇、草菇、木耳、灵芝、和羊肚菌等,含丰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及丰富的维生素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
县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发展情况总结报告
县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发展情况总结报告
xx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各项决策部署,以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为统领,围绕“十大扶贫工程”,持续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聚焦脱贫质量和贫困群众获得感,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紧盯一个目标
围绕提升脱贫质量这一核心,实现年内稳定减贫xxxx人以上、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x%以下;xxxxx名贫困人口、xx个已退出村脱贫成效得到有效巩固。
二、突出三个重点
1.突出重点贫困区域。抓实xx个已退出贫困村及铁山库区周边乡镇、基础薄弱村脱贫成效巩固提升。
2.突出特殊贫困群体。对因病致贫、因灾返贫、老弱病残等整户无劳动能力贫困对象,在政策上保障、在资金上倾斜、在帮扶上加力。
3.突出扶贫产业发展。坚持“四跟四走&rd
区产业扶贫汇报
县区产业扶贫汇报
篇一:天祝县产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扶贫办 (2011年6月)
“十一五”以来,在省、市扶贫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种养业结构、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合作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截止2010年底,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68亿元,较“十五”末
1.65亿元增加1.0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52元,较“十五”末的1675元增加1077元;贫困人口由“十五”初的10.6万人减少到3.75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1.7%,产业扶贫成为拉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有力“引擎”。 一、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加大了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共争取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100多个,投入扶贫投资4629.844万元,县级整合投入1.46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投入3.2亿元,无论是投入总量还在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上都成倍增长,有效
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产业化贴息项目。我们始终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贷款贴息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
区产业扶贫汇报
县区产业扶贫汇报
篇一:天祝县产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扶贫办 (2011年6月)
“十一五”以来,在省、市扶贫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种养业结构、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合作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截止2010年底,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68亿元,较“十五”末
1.65亿元增加1.0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52元,较“十五”末的1675元增加1077元;贫困人口由“十五”初的10.6万人减少到3.75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1.7%,产业扶贫成为拉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有力“引擎”。 一、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加大了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共争取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100多个,投入扶贫投资4629.844万元,县级整合投入1.46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投入3.2亿元,无论是投入总量还在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上都成倍增长,有效
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产业化贴息项目。我们始终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贷款贴息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
扶持发展产业扶贫型龙头企业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扶贫,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加快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脱贫步伐。按照《银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扶持政策》(银农发[2018]145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关于产业扶贫的政策及要求,坚持把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以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中心,扶持发展一批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依托、带动贫困农户为主、市场开拓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的扶贫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产业化经营,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康。
二、目标任务
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扶持10家在产业扶贫方面贡献突出、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显著、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扶贫型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三、项目内容
(
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民族日报/2015年/3月/30日/第001版
汪洋在我州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
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周维澍
本报综合消息3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我州积石山县、临夏县、广河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积石山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两年前汪洋副总理曾带队在该县三个村开展入户调查,以“解剖麻雀”方式了解贫困成因、探索脱贫之计。26日,汪洋副总理带领调研组再次来到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阳山村和关家川乡芦家庄村,回访贫困农户,开展问卷调查,仔细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详细了解两年来扶贫工作进展,并与基层干部座谈,听取扶贫开发意见建议,研究谋划下一阶段扶贫工作举措。
27日,汪洋副总理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的陪同下,到临夏县新集镇寺湾村、广河县祁家集镇寺后子生态养殖基地,调研贫困户建档立卡、联户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详细了解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电视片脚本
精准扶贫电视专题片脚本
画面:以雄浑的高石崖为镜头切入,导入麻家集镇美丽乡村建设新风貌。(背景音乐:渭源是个好地方)
(画外音:这里,点燃千古不灭的圣灯,这里,盛开父老乡亲的笑脸,这里,见证亲民为民的情怀,这里,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嬗变。) 推出字幕标题 精准扶贫助振兴 一枝一叶总关情
渭源县麻家集镇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模式 画面:晚秋,枫叶以哲学的方式飘然落下。扶贫工作队全体成员来到贫困户家中,大门吱呀一声,慢慢打开。同时,切换画面至太阳,在大山的东边,正冉冉升起。
(画外音:这是一群追梦的人,他们,有一项共同的任务—让我们宁静的山村美丽绽放。)
(全景展现四沟村整体风貌)
解说词:序属十月,金秋送爽。走进渭源县麻家集镇四沟村,红瓦白墙绿树相映成趣,青山碧水蓝天相得益彰,道道盘山水泥硬化路仿佛一条条巨龙交错萦绕,给宁静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2015年,麻家集镇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导,以扶贫攻坚为统揽,紧紧围绕全镇“12322”工作思路,着力聚焦“回头看、向前看、动态看是否精准”三个方面,积极开创了“2W+2H”精准扶贫新模式,实施惠民通畅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