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桩基础课程设计
“土力学桩基础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土力学桩基础课程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土力学桩基础课程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稍湿,松软,承载力特征值fak?95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
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表2.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孔隙比e 含水量W 液性指数 标准贯入 压缩模量 (0) 0Il 锤击数N(次) Es(MPa) ① ② ③ ④ ⑤
素填土 淤泥质土 粉砂 粉质粘土 粉砂层 —— 1.04 0.81 0.79 0.58 —— 62.4 27.6 31.2 —— —— 1.08 —— 0.74 —— —— —— 14 —— 31 5.0 3.8 7.5 9.2 16.8 表2.2 装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土层编号 土的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办公大楼,该建筑物上部为七层框架结构,柱子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B1=6m,L1=9m,L2=2.7m)及柱底荷载见图 。
抗震设防要求不考虑。
1.2 设计原始资料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3.1米,根据已有分析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 土层名编号 1 杂填土 灰褐色2 粉质粘土 灰褐色3 泥质粘土 4 中密粉砂 密实砂土 26.7 5.2 19.7 0.83 30 0 35.8 8.6 210 3.44 21.5 12.8 17.8 1.06 34 1.10 14.2 18.6 3.8 95 0.86 8.7 7.2 18.4 0.90 33 0.95 16.7 21.1 5.4 125 0.72 称 层底埋深 (m) 1.5 层厚 ?3(kN/m)(m) e ?(%) IL c(kPa) ???? Es(MPa) Ps (kPa)(MPa)fk1.5 17.5 5 >26.7
桩基础课程设计 - 图文
桩基础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 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乎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位于地表下3m。地下水对结构无腐蚀作用。场地所处位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液化砂土、粉土。
1.2 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20 kPa。 ④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85 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末穿透,中密一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280 kPa。
1.3上部结构资料
某写字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高如干层,基础尺寸如图1,采用桩基础。底层平面见示意图。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各柱荷载值如下:
1
桩基础课程设计
二、桩基础设计 2.1 设计荷载
(1)题号:65号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轴号 A B C 2167 2167 2167 ①、⑥ F(kN) M(kN.m) 83 83 83 V(kN) 1
桩基础课程设计 - 图文
桩基础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 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乎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位于地表下3m。地下水对结构无腐蚀作用。场地所处位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液化砂土、粉土。
1.2 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20 kPa。 ④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85 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末穿透,中密一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280 kPa。
1.3上部结构资料
某写字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高如干层,基础尺寸如图1,采用桩基础。底层平面见示意图。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各柱荷载值如下:
1
桩基础课程设计
二、桩基础设计 2.1 设计荷载
(1)题号:65号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轴号 A B C 2167 2167 2167 ①、⑥ F(kN) M(kN.m) 83 83 83 V(kN) 1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 设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2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3 5 桩顶作用效用验算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 . .
. .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通过本设计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设计原理的理解。
二、设计任务
设计某办公楼的基础,根据上部结构及地基条件用柱下独立基础。
三、设计要求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四. 设计资料
1、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四层框架,层高m 2.3,框架、主梁、次梁、柱为现浇整体,主梁28030cm ?,次梁26025cm ?,楼板厚cm 10,柱截面25040cm ?,室外高差m 3.0。
2、下部地基资料:
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建筑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由杂填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细粉砂组成(表1)。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 . .
. .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通过本设计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设计原理的理解。
二、设计任务
设计某办公楼的基础,根据上部结构及地基条件用柱下独立基础。
三、设计要求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四. 设计资料
1、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四层框架,层高m 2.3,框架、主梁、次梁、柱为现浇整体,主梁28030cm ?,次梁26025cm ?,楼板厚cm 10,柱截面25040cm ?,室外高差m 3.0。
2、下部地基资料:
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建筑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由杂填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细粉砂组成(表1)。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论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一、课程大作业
(1)举例说明土力学中涉及的渗透问题、变形问题和强度问题,论述土体的变形理论、强度理论和渗流理论的联系。
答:①渗透问题:当水闸和土坝挡水后,上游的水就会通过坝体或坝基土体的孔隙渗到下游。
变形问题:水利工程中的水闸或装有装有行车的厂房,如果闸门两侧的闸墩或行车两侧的基础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将不能满足拦洪蓄水的要求,而不均匀沉降往往又会引起土坝裂缝,导致集中渗漏,给工程带来很大危害。
强度问题:建筑地基的失稳。
②联系:土体的变形理论、强度理论和渗流理论为三大理论,土体的渗流问题可能会引起强度的问题,而变形问题与强度问题又息息相关,总之,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结合渝西地区红层泥岩边坡风化现象,分析土的形成过程。说明土的碎散性、三相性、自然变异性的成因,分析论述土的碎散性、三相性、复杂性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变形、破坏、渗透)
答:①土的形成过程分析:红层泛指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地层。对于红层泥岩边坡快速风化机理的研究可以分为 2 个方面,一是从红层矿物成分、含量、胶结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等内因人手研究其快速风化机理,另一则是侧重于外因对红层泥岩边坡快速风化的作用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设计题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 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09机电一体化8班 学生姓名:宁 朕 学 号:02043093322 指导老师:张艳玲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10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09级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09机电8班 学生姓名 宁朕 指导教师 张艳玲 课程设计题目 主要 设计 内容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单级圆 柱齿轮减速器及V带传动。输送带的最大有效拉力F=3000N,输送带 的工作速度V=1.2 m/s,输送机滚筒直径D=250 mm。 主要 技术指标 和设 计要 求 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空载起动,工作载荷较平稳;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7年,大修期为3年,中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设计题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 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09机电一体化8班 学生姓名:宁 朕 学 号:02043093322 指导老师:张艳玲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10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09级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09机电8班 学生姓名 宁朕 指导教师 张艳玲 课程设计题目 主要 设计 内容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单级圆 柱齿轮减速器及V带传动。输送带的最大有效拉力F=3000N,输送带 的工作速度V=1.2 m/s,输送机滚筒直径D=250 mm。 主要 技术指标 和设 计要 求 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空载起动,工作载荷较平稳;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7年,大修期为3年,中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