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改性原理
“球磨改性原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球磨改性原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球磨改性原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PDDA球磨改性石墨烯的制备研究 - 图文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
( 2010— 2014 年)
论文题目:PDDA球磨改性石墨烯的制备研究
英文题目: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PDDA ball milling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system
学 院: 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 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班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班 学生姓名: 隋思源 学号: 1020570237 指导教师: 任广元 职称: 讲师 起讫日期: 二零一三年一月至二零一四年六月
Ⅰ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论文) 摘要
摘 要
纳米石墨层又叫做石墨烯(又被称为二维石墨或单层石墨)他是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原子晶体,又被认为是碳纳米管、富勒烯以及石墨的基本结构组成单元。人们在实验室和理论上对石墨烯的研究已有60 多年,石墨烯被广泛地用来表征各种碳基材料的性质。然而,一直到21世纪初才获得
高能球磨法综述
高能球磨法研究进展
高能球磨法研究进展
摘要: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和其合成所用的粉体密切相关,合成粉体的方式是提高材料特性的重要途径。 高能球磨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有着反应温度低、产量大和粉体粒径分布均匀等优点,使得其在合成粉体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高能球磨法(机械力化学法)在合成粉体方面的具体原理、影响因素和当前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展望这种方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高能球磨、机械力化学、粉体合成、纳米制备
传统上,新物质的生成、晶型转化或晶格变形都是通过高温(热能) 或化学变化来实现的。按照反应体系的状态,目前合成超细功能粉体的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若根据合成原理则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这些方法在粉体合成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发现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例如,物理法可制得粒径易控的超细粒子,但所需设备昂贵;化学法成本低,条件简单,易于通过过程控制和调整粒子大小,但适用范围窄,流程长,收率低,无法工业化生产[1]。高能球磨(high-energy ball milling)又被称为机械力化学(mechanochemistry),是将物理法和化学法结合,其基本原理是晶体物质通过超细磨的过程中,机械力的作用可以启动其化学
铸态高铬屈氏体磨球的生产
铸态高铬屈氏体磨球的生产
陕西华县金堆城钼业公司 朱凌云
摘要:本文从优化成分设计、熔炼、变质处理、铸造及热处理等工艺控制措施入手,综合介绍了铸态高铬屈氏体磨球的生产过程,并经生产试验使各工艺参数达最佳匹配,为生产出高质量的铸态高铬屈氏体磨球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铬屈氏体磨球 优化 工艺控制
含铬大于11%的铬系白口铸铁成为高铬铸铁,马氏体Cr15高铬铸铁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较典性的耐磨铸铁,用于制造磨球、衬板等,取得了较好的节材降耗效果。马氏体高铬铸铁磨球具有较高的硬度,但韧性较差。马氏体Cr15磨球是经热处理淬火加回火的工艺获得的,因此需要一套专用的热处理设备。这不仅投资及能源消耗大、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也较高,从而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
我们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既有高铬铸铁的耐磨性和韧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材料:铸态高铬屈氏体磨球。它与淬火马氏体Cr15磨球相比,具有省工、省时、省能耗、省原材料消耗的的优势。它的生产应用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珩磨机的工作原理
珩磨机的工作原理
珩磨一般采用珩磨机,机床主轴与珩磨头一般是浮动联接;但为了提高纠正工件几何形状的能力,也可以
用刚性联接。
珩孔时,珩磨头外周一般镶有2~10根油石,由机床主轴带动在孔内旋转,并同时作直线往复运动,这是
主运动;同时通过珩磨头中的弹簧或液压力控制油石均匀外涨,对被加工的孔壁作径向进给。珩磨头每分
钟往复次数与转数之比应取非整数,使磨料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加工痕迹成为交叉的网纹而不相重复。图2
为单条油石在孔内珩磨时的运动轨迹。油石上下往复一次,工件回转一圈多。粗珩油石的磨料粒度为120
~180,精珩用W28以下的细粒度油石。油石宽为3~20毫米,长度约为孔长的1/3~3/4。油石在孔内往复
移动时,两端超越孔外的长度不宜大于油石全长的1/3,否则易产生喇叭口;但超程小于油石长度1/4时,又
会使孔呈鼓形。外圆、平面的珩磨原理和操作要求与内圆珩磨相同。
珩磨余量一般不超过0.2毫米。珩磨的圆周速度,对钢材加工约为15~30米/分,对铸铁或有色金属加
工可提高到50米/分以上;珩磨的往复速度不宜超过15~20米/分。油石对孔壁的压力一般为0.3~0.5兆帕
,粗珩时可达1兆帕左右,精珩可小于
胶乳微球吸附原理
胶乳微球物理吸附
反应微球带磺酸基、羧基、醛基表面的都是疏水微球,都可以用来设计被动吸附蛋白。磺酸基微球表面含带有负电荷的磺酸基团,pka大约为2,因此在酸性pH保持稳定。醛基微球表面也带有磺酸基团,但能和蛋白行程共价键。羧基微球表面含带负电荷的羧基基团,在pH5.0以上时保持稳定。
带有疏水基团的蛋白的吸附和配位结合,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标记方法。这种方法中,微球溶液和含目标蛋白的溶液混合,反应后,未结合的游离蛋白通过清洗步骤除去,从而获得胶体蛋白复合物。疏水吸附方法只能用于疏水微球(硫酸盐、羧基、醛基表面修饰的微球)。醛基表面修饰微球是一个特例,其疏水吸附结果取决于后来的共价结合。虽然物理吸附是不依赖pH的,但反应缓冲液的pH对蛋白的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蛋白吸附到微球上的反应效率。一般,在被吸附蛋白等电点附近pH时,物理吸附效率会很高。 反应步骤:
1. 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蛋白到10mg/ml; 2. 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胶乳微球到1%;
3. 将蛋白溶液加入到胶乳微球溶液中,10ml胶乳中加入1ml蛋白溶液。室温搅拌孵育2hr; 4. 离心或超滤,除去未结合蛋白; 5. 将微球蛋白复合物用储存缓冲液溶解。
注意事项:
1.
溜溜球的力学原理
溜溜球的力学原理
杭州公益中学 竺叶澍
表面看来,YO-YO球只是个极为简单的玩具:无非就是一段绳子连着一个线轴。但一到行家手里,它就变得异常奇妙。熟练的YO-YO球玩家能让YO-YO球向各个方向飞出,悬停在半空中,然后迅速收回掌内。这些东西就仿佛有了生命!
这看起来像在变戏法,其实只是利用了物理原理。无论是传统溜溜球,还是近年出现的精密自动YO-YO球,都清晰展现出基本的科学原理。
1 构造及其设计的原理
现代YO-YO球于20世纪20年代从菲律宾传入美国(见下图),其绳子只是环绕在轮轴上。
(图为YO-YO球的构造图,一对薄片圆盘,直径一般为54-75mm,厚为10mm,塑料或金属制成;中间为一段圆柱状空芯薄壁中轴,直径一般为2mm,
长约为20mm。圆盘通过螺帽和螺丝固定在中轴两侧,然后在轴上套上细长绳,并
在细绳的另一端打上一个圆环。)
最初的YO-YO球在设计时是将绳子紧系在轮轴上。而现代溜溜球只是让绳子环绕在轮轴上,这样溜溜球就能“悬停”。
无论哪种YO-YO球,玩家都会把绳子紧紧缠绕在轮轴上。溜溜球在玩家手中时,具有一定的势能。这种势能分为两种不同形式:
YO-YO球被持在空中,因此具有落向地面的势能。 绳子
PTA球囊的技术原理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PTA球囊的技术原理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即PTA是指经皮穿刺置人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的技术。可用于全身动脉、静脉、人造或移植血管,是临床治疗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一、球囊血管成形术
1.适应证不同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或为支架置人术的前期准备。
2.相对禁忌证对肢体而言,闭塞段血管长度超过10cm,或为钙化性狭窄,或伴外周小血管病变;对冠状动脉而言,多支病变,或血管腔内有新鲜血栓(3个月以内),或溃疡性血管狭窄等。
3.操作技术导丝通过狭窄段为其关键。对完全性闭塞者,需先打通血管。所选球囊直径与狭窄段两端正常管径相当或稍大1mm~2mm,球囊长度应超过狭窄长度1cm~2cm。术前一天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术中经导管注人5 000 U肝素、术后持续用3~6个月的阿司匹林等。
4.基本原理血管内、中层有限度地损伤和撕裂,管壁张力下降,管腔扩大。
5.疗效取决于病变部位、性质、程度、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术者的经验等。总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但PTA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重复治疗,对外科手术后再狭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小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 在小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张发雨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总公司 550008
摘要: 本文通过SMA-13(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在小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叙述了SBS改性沥青SMA的特性、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混合料的生产施工过程,并结合现场检测,阐述了SMA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SMA-13 混合料 结构 施工 控制
1 SMA结构及工程概况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trixAsphalt,简称 SMA ), 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 , 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SMA既具备了开级配混合料的嵌挤能力、提高抗车辙能力和抗滑力 , 又具备了密级配混合料的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多、增加疲劳寿命和抗水损害能力高的特点。
SMA无论在功能上、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更加优越,故而以因其优良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耐久性和优良的路用性能被各国纷纷采用及研究。SMA由粗集料构成的坚固的骨架结构给出优异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而填充粗集料结构空隙的丰富沥青玛蹄脂赋予SMA高度的耐久性,其粗糙的表面构造则使路面具
X射线球管工作原理 - 图文
X射线球管工作原理
分析文档
目录
文档说明 ................................................................................................................................... 3 一.X射线的产生 ................................................................................................................... 4 二.固定阳极管 ....................................................................................................................... 4 三.旋转阳极管 ..........................................................................................................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要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聚合物共混】: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过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能增加体系的均匀性。
2.【高分子合金】:是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一般为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工程塑料。
3.【复合材料】: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物理相组成的固体产物,其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
4.【杂化材料】: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有机、无机、金属材料,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杂化,产生具有新型原子、分子集合结构的物质,含有这种结构要素的物质为杂化材料。
5.【分布混合】:又称分配混合,是混合体系在应变作用下置换流动单元位置而实现的。指分散相粒子不发生破碎,只改变分散相的空间分布、增加随机性的混合过程。
6.【分散混合】:是指既增加分散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少分散相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的工程。
7.【总体均匀性】:是指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一般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征。
8.【分散度】:是指分散相颗粒的破碎程度,一般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
9.【平衡粒径】:在分散混合中,由于分散相大粒子更容易破碎,所以共混过程是分散相粒径自动均化的过程,这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