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演示
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演示
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演示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人体经络
经络是人体结构的一部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便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一方面来源于古代的人体解剖知识,但更多方面则来自古人长期的医疗实践。最初,人们只是在生产活动中因偶然机会,身体某一部位受到撞击或损伤的刺激后,局部或另一部分病痛得到解除,渐渐地认识到到刺激点(输穴)的治疗作用。以后经过长期体验,刺激点的发现越来越多,进而认识到这些刺激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当刺激某一点时,可以产生酸、胀、重、麻等感应,而且感应有时还会向一定方向扩散转导。许多点不但能治疗某些体表的病,还能治疗某些内脏疾。这样,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最后把点与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在体表有一定的循行线路,并与内在脏腑密切联系,纵横交错,沟通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__经络系统。所以,经络学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归纳,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对于临床各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并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调节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 图)
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肺,络大肠,通过横膈,并与胃和肾等有联系。
(二)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大肠,络肺,并与胃经有直接联系。
(三)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GIF图
一、LU(Lung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胃上口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大拇指桡侧之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会于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相接。
二、HT(Heart)手少阴心经左右各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经气于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三、PC(Pericardium)手厥阴心包经首穴天池,末穴中冲。左右各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到达两肋部,在腋下三寸的天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 图)
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肺,络大肠,通过横膈,并与胃和肾等有联系。
(二)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大肠,络肺,并与胃经有直接联系。
(三)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 图)
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肺,络大肠,通过横膈,并与胃和肾等有联系。
(二)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大肠,络肺,并与胃经有直接联系。
(三)足阳明胃经
奇经八脉操作流程
奇经八脉操作流程 太太私房养生
督脉操作流程
外护品共10次,前5次连续做5天,后5次每5天做1次,单次疗程时间约50分钟,步骤如下:
1、推:使用中药油推按背部(一瓶健康弹力草本药油5ml,约30分钟)
2、抹:用能量通络玉泥膜冷灸穴位,直径3cm.厚度2毫米,艾灸结束擦干净。
3、灸:用乾坤八卦灸加强重点穴位(大椎、腰俞、身柱、灵台、陶道、、),每个穴位灸5分钟。
1、按摩手法:脊柱疗法:
1、展油2、舒缓安抚提拉丰池穴3、拇指推脊柱4、两拇指一起推夹脊穴
5、两拇指交替推夹脊穴6、Z字推夹脊穴7、滑压脊柱8、交叉搓脊柱
9、跪推脊柱10、两掌交替推脊柱11、点穴(逐寸点)12、搓热背部督脉区13、大排毒(从腰部向上走)结束穴位位置:
1、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病症,骨蒸潮热,癫狂痫等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2、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3、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
4、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下凹陷中。
5
、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下凹陷中。
6、命门: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任脉操作流程
外护品共10次,前5次连续做5天,后5次每5天做1次,单次疗程时间约4
十二正经作用
十二正经作用
1、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是人体的主干,督脉统气,统领六条阳经被称为“阳经之海” 任脉统血,统领六条阴经被称为“阴经之海” (小周天)
2、肺 和 大 肠
肺主气:肺经是主一身之气的,它能调解呼吸,而且还能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同时排除体内废物;
肺朝百脉:肺气助心行血,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供给全身营养。
主皮毛:肺经不通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无光,长痘,严重者会出现皱纹,毛囊炎过敏等症状。 秋天养肺,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保暖.保护膝盖、肚脐、口鼻
大肠传化糟粕,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万病之源) 3、脾和胃
中医讲脾 脾为后天之本(脏腑肢体器官各部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脾的运化 ),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胃肠消化水谷,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营血生化之源。 一:脾主运化(运输转化):
1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营养物质的转运输布作用。
2运化水液,亦可称作“运化水湿”,是指脾具有运化水湿之气,促进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以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生理作用。(脾主湿气) 二: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维持血管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健康不渗到脉外。(就是说血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的关系。脾气旺盛,脉管致密,就能控制血液的正
十二正经作用
十二正经作用
1、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是人体的主干,督脉统气,统领六条阳经被称为“阳经之海” 任脉统血,统领六条阴经被称为“阴经之海” (小周天)
2、肺 和 大 肠
肺主气:肺经是主一身之气的,它能调解呼吸,而且还能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同时排除体内废物;
肺朝百脉:肺气助心行血,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供给全身营养。
主皮毛:肺经不通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无光,长痘,严重者会出现皱纹,毛囊炎过敏等症状。 秋天养肺,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保暖.保护膝盖、肚脐、口鼻
大肠传化糟粕,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万病之源) 3、脾和胃
中医讲脾 脾为后天之本(脏腑肢体器官各部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脾的运化 ),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胃肠消化水谷,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营血生化之源。 一:脾主运化(运输转化):
1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营养物质的转运输布作用。
2运化水液,亦可称作“运化水湿”,是指脾具有运化水湿之气,促进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以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生理作用。(脾主湿气) 二: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维持血管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健康不渗到脉外。(就是说血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的关系。脾气旺盛,脉管致密,就能控制血液的正
经络辨证之奇经八脉病证及记忆歌诀
经络辨证之奇经八脉病证及记忆歌诀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经络辨证之奇经八脉病证及记忆歌诀
中医诊断学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带着大家复习经络辨证的内容。奇经八脉病证:
奇经八脉,除其本经循行与体内外器官相连属外,还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发生间接联系,尤其是冲、任、督、带四脉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存在密切关系。
1.督脉病证
[临床表现]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大人癫疾,小儿风痫。
[证候分析]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故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风气循风府而上入脑,督脉为风气所干,出现大人痢疾,小儿风痫。
2.任脉病证
[临床表现]男子为疝气,女子为带下瘕聚。
[证候分析]任脉因主身前之阴,阴凝寒滞,气结于下,男子则内结为疝气,女子则郁滞为瘕聚。
3.冲脉病证
[临床表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气逆而里急。
[证候分析]冲脉失调,气机不利,与足阳明之气相并而上逆,循经而出现上述之证。
4.带脉病证
[临床表现]腹胀满,绕脐腰脊痛,冲心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女子赤白带下。
[证候分析]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约束诸脉,带脉为病,多见妇人,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面下注则赤白带下。中气不足则腹胀满,经气不利则绕脐腰脊痛。
论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与《中医妇科学》主编马宝璋教授商榷
维普资讯
第 2 7卷
第 2期
安
徽中医
学院学
报
Vo _ 7 NO 2 I2 .A pr 0 .2 08
20 0 8年 4月
j ouRNAI OF ANHUITCM ) C(LLE GE
论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
与《中医妇科学》主编马宝璋教授商榷李梦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徽合肥安
20 3 ) 3 0 8
摘要:通过阐述奇经八脉的形成、循环、流注、功能以及病候,来说明奇经八脉具有统领、络和联
溢畜、节的作用。溢畜作用是指:调当十二经气血隆盛时流入奇经,而十二经气血不足时,奇经气血又可以对十二经作补充。与《医妇科学》到的“畜于冲、、、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中提流任督带正经”的观点有冲突。
关键词:奇经八脉;生理作用;溢畜调节中图分类号: 2 41文献标识码: R 2 . A文章编号:0 0 2 1 (0 8 O一O O一O i 0— 2 9 2 0 )2 0 4 2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划教材《规中医妇科学》 3章第 l第节——女性的生理基础中论及“中医学经典理论从中可以总结出冲、、、四脉有 4个特点”《医任督带 (中
经 十七难》:圣人图设沟渠,利水道,二日“通以备
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