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自考

“中国行政史自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行政史自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行政史自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行政史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皇权和______的矛盾是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

2.隋唐时期为加强中央控制,在州(郡)之上设置了一个行政层级______作为监察区。 3.宋代二府三司制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与______。

4.为了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元代在路之上设立了一级行政区划______,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明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______制度,任命当地上层分子为土官进行间接统治。 6.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新增设了一个中央机构是______。 7.1901年,清政府“新政”,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并列六部之首。

8.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的省军政府体制极不统一,比较典型的内阁制省政府以______为代表。

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适应战争需要,设立______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关。

10.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方面的重要变化是强调了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都必须通过______才能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1分)

1.中国古代的王

郑州大学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复习资料 00315

第一章 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太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从宰相制度上讲,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1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㈠神权法思想:是我国古代奴隶主阶级以宗教迷信为特征,用来束缚、统治人民的一种思想武器。它以“天命”“天罚”观念为主要内容。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㈡⑴夏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首创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力图神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权力,并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⑵殷商时代,天命、天罚思想有很大发展,突出表现在:①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或上帝,上帝是商王的祖先;②商王豢养了一批神职人员;③占卜的形式固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④商王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的面貌出现,代天行罚。⑶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西周统治者在思想上仍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基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他认为天命是有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的人才可承受天命。⑷周公以德配天说的提出有重大意义:①它解释了周灭商的原因和周的统治权的来源;②它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

2 宗法: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周礼:西周初期,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

自考《中国法制史》重点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自考《中国法制史》2008年版0223笔记重点

中国法制史2008年版

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各个时期比较重要的法律思想、立法和司法活动等在内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交叉学科。法学与史学交叉在一起。

1999年出版的多卷本《中国法制通史》是对这一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标志着这一学科在中国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今天,把中国法制史作为学习对象有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了解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

其次:可为今天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最后:还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作用;

二、中国法制史的学习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基本的、主要的方法。其次还有一些具体方法主要是:归纳、联系和比较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三、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线索

大体可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部分 中国法制史的古代部分,是中国传统法制部分,由奴隶制法制和封建制法制两个部分组成。 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阶段,从夏至西周。 第二阶段:确立阶段,从春秋至秦。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从汉至魏晋南北朝。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隋唐两朝。 第五阶段:调整阶段,

中国行政史简答题汇集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行政史简答题汇集

1,夏商周在行政决策、沟通、文书和执行等方面具有的特色。 2、秦汉时期乡里制度的特点。 3、秦汉时期宰相制度的变迁。 4、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

5、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对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 6、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7、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与职责。 8、宋朝会议制度的基本形式。

9、宋朝为了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检查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10、北宋时期坚持宰相权利制衡的具体措施。 11、宋朝行政执行的特点。

12、辽朝行政决策中存在的氏族制度残余的表现。 13、元朝行政监察制度的建树与其弊端。 14、元朝对地方官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 15、元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 16、明朝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关系。 17、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18、明朝内阁制度与历朝宰相制度的根本不同。 19、清朝晚期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清朝末期行政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清朝地方监察体制。

2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各类行政官的纪律。 23、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24、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2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行政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 D.东周

2.中国封建社会始于【 】

A.春秋时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

A.朝觐B.朝会C.巡狩 D.巡查

4.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 】

A.郡县制B.行省制C.巡抚制 D.国鄙制

5.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 】

A.三老B.游徼C.亭长D.党长

6.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 】

A.御史台B.尚书台C.中书省D.门下机构

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路B.羁縻府州C.道D.北庭都护府

8.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 】

A.告归B.休沐C.

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笔记 自考模拟题 自考讲义【优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00264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

杨鹤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第二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第四章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五章墨家的法律思想

第六章道家的法律思想

第七章法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编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八章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第四编封建社会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一章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二章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第十四章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五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五章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六章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

第十七章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八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九章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

第二十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1.1.神权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为A.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B.形成于

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笔记 自考模拟题 自考讲义【优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00264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

杨鹤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第二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第四章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五章墨家的法律思想

第六章道家的法律思想

第七章法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编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八章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第四编封建社会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一章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二章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第十四章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五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五章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六章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

第十七章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八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九章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

第二十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1.1.神权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为A.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B.形成于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性质:思想与文化的启蒙运动

目的:

烛照中国旧文化体系

建立新文化,改变人们的精神

救国

参照系:西方文化

二、核心精神:人文主义

三、主要内容:

深入批判封建文化

揭露封建文化与封建统治的“ 同谋” 关系

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封建礼教对人的奴役和扭曲

倡导人性的解放

确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破除对人的贵贱等级之分

四、重要阵地:

1915年9月15日问世的《青年杂志》(上海陈独秀创办主编)1916年第二卷开始,更名《新青年》

第二节新文学意识的觉醒

五四文学开始自觉调整和追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确认文学自身的独立地位和特征

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先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始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与旧文学的决裂

二、白话文学的建立

对文言文学的否定

对白话文学的构想

白话文学的初步尝试

诗歌《尝试集》

小说《狂人日记》

三、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推翻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

关注世俗的、个体的普通人生

改良社会,呼唤新时代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一致

四、文学本体意识

四分法——对文体独立性和自身特性的觉悟第三节新旧文学观念的交锋

一、与保守派的斗争

二、对《学衡》派的反击

三、对《甲寅》派的反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