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总结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题
第一章
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1)10cm(网络接口卡) (2)100m(局域网) (3)100km(城域网) (4)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3.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第二章
1.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C=2W.log2 N (其中W是想低通信道的带宽,N是电平强度) 1。带宽为4KHZ,如果有8种不同的物理状态表示数据,信噪比为30dB.那么按奈氏准则和香农定
理计算,分别计算其最大限制的数据传输速率.
① C=2 F log2N=2*4K*log28=24Kbps ② 分贝(dB)的计算是:10lgS/N 即 本题为:10lgS/N=30 则:S/N=103 C=F log2(1+S/N)= 4K*log21001=40Kbps
2。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4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
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答:由无热噪声的奈奎斯特公式: C=2Hlog2N=2*6M*log24=24Mbps,即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24Mbps。
3。某调制解调器同时使用幅移键控和相移键控,采用0,兀/2,兀和3/2兀四种相位, 每种相位又都有两个不同的幅值,问在波特率为1200的情况下数据速率是多少
答:log28*1200 = 3600b/s
4。信道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练习
1.对于宽带为4000Hz 的通信信道,如果采用16中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信道的信噪比S/N为30dB,按照奈奎斯特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按照香农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
2.某调制解调器同时使用振幅键控和移相键控两种方式对信号进行调控,已知采用的相位值为 0,π/4,π/2,3π/4,π,5π/4,3π/2,7π/4 ,每种相位都有两个不同的振幅。则在调制速率为2400 baud 的情况下,该调制解调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3.假设需要在相隔1000km的两地间传送 3kb 的数据。有两种方式:通过地面电缆以4.8kb/s 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或通过卫星通信以50kb/s 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则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到接收方全部接受数据,哪种方式的传送时间较短?已知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是光速的2/3 ,卫星通信的端到端单向传播时延典型值为270ms。
4.一个用于发送二进制信号的3k Hz信道,其信噪比为20dB,则该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
5.如果要在50k Hz的信道线路上传输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s 的T1载波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1 目录
第二章物理层 .............................................................................................................................................................. 2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 2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 2 第三/四章 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1.设利用12MHz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苦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解析:
根据R = 采样频率*log2(N);
数据传输率R =12MHz*log2(4)=24Mbps;
根据采样定律:被采样信号带宽=采样频率/2; 所需信号带宽=12MHz/2=6MHz;
2.设信道带宽为2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解析:
采样频率f = 1/T = 1/0.000125 = 8000Hz 传输速率R = F * log2(N) = 56Kbps
3.设信号的采样量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的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根据奈圭斯特公式 C = 2H * log2(N) 即 64000 = 2H * log2(256) H = 64000/2/8 = 4KHz
信号调制速率 B = 2H 即 B = 8000 (baud)
4.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解析:
计算机网络总结
1“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的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的特点:1.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但面向连接的却不一定是电路交换2.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3. 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 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分组的概念如图1-3所示。通常我们将欲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label-based)。不先建立连接而随时可发送数据的连网方式,称为无连接方式
3 分组交换网由若干个结点交换机(node switch)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主机是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结点交换机则是进行分组交换的(作用)。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为了提高分组交换网的可靠性,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5.,分组交换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当网络通信量过大时,这种时延可能会很大。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区别:若要连续传送大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拓展手段,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战了自己的见识,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
一、实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于此, 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联机系统→双机互联→复杂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由自主运转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手段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组成:若干自主的计算机(资源子网)、各种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子网) 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3)面向连接通信vs无连接通信(重点掌握)
面向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其过程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步骤。
无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事先不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将数据发送出去,当然,为了保证数据能够到达收端,发出的数据中应携带包括目的地址在内的一系列控制信息。
特点:面向连接的通信在数据传输前要建立一条连接,因此是一种可靠的通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携带控制信息;而无连接的通信中,携带目的地址的数据包各自独立进行传输,因而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收端可能出现乱序。 (4)电路交换 vs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以电路连接为目的交换方式。使用时连接,用完后断开。其主要特点是:信息传输时延小但是网络的利用率低
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的升级版。但会将长报文分组逐步传送。其主要特点是:网络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
一、单选题
1、OSI参考模型__________层负责二进制传输。 A、传输 B、表示 C、物理 D、应用 2、不属于分组交换的特点的是__________
A、节点需要有很大的外存 B、节点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 C、分组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 D、分组交换将采用动态分配策略 3、TCP/IP协议是通过 方式实现主机间的通过连接的。
A、通过主机名 B、通过IP地址
C、通过MAC地址 D、通过物理地址
4、当数据从计算机A传送到计算机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_______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应用层 D、表示层
5、集中式拓扑结构网络中的信息必须通过中心处理设备,它是_________结构_ A、总线型 B、环型 C、星型 D、网型 6、数据报和虚电路属于________。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7、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但是
计算机网络
一、术语辨析
1.WSN:将无线自组网与传感器技术组合的网络;
2.Iot: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的网络; 3.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4.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与标准 5.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
6.应用层:实现应用程序之间通信过程控制的层次; 7.频带传输: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数字数据信号的方法
8.ADSL:通过电话线路,并且上、下信道带宽是不对称的接入方法; 9.波特率:每秒钟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
10.基带传输: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 11.比特率:每秒传送的构成代码二进制比特数,单位是bps;
12.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保证帧中的二进制比特的组合不受任何限制的能力; 13.纠错码:能够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
14.误码率:二进制比特序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15.网桥:在MAC层互联两个或两个以上局域网的设备;
16.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多个端口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并发连接的局域网设备; 17.ARP: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功能的协议; 18.路由汇聚:用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项数量的方法; 19.UDP: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