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案2 岳麓版(精品教案)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及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各项措施;知道幕府统治面临的各方面危机和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思考:俄国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练-学*讲-学*讲-练”的串珠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俄国与日本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通过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俄日两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教学重点:俄国、日本两国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俄国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和改革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席卷了欧美大陆和东方的日本,它们相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我们已经知道英、法、美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那么,俄国和日本是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自学目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六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俄国近代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探究、比较、归纳掌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理解“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和评价;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难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授课时间:2课时 导入新课:
封建生产关系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就是说生产力与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北师大版 - 图文
2013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
1.(2013·湖北武汉·25)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这一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农奴制改革 C.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A
2.(2013·河北·13)俄国 1861 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改变了社会制度 C.促进了社会进步 【答案】B
3.(2013·广西南宁·28)19世纪60年代,俄国在崛起的道路上进行了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改革。其主要措施是( ) A.提倡“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答案】C
4.(2013·内蒙古包头·9)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 ) ①维护了专制统治 ③消灭了各族歧视
A.①② B.②④ 【答案】C
5.(2013·湖北鄂州·20)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C.
俄国农奴制改革说课稿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说课稿
北沟中学 张喜得
一、说教材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中的一课。
19世纪60——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事件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了解其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②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 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研读史料,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是一个国家寻求富国强兵的必经之道。通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农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学案(改革的历史背景)
聂银萍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2、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对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3、了解克里米亚战争的概况,分析失败的原因,理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重点】
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
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背景材料】
1、俄国历史:1147年成立莫斯科公国→ 1240——1480年受蒙古金帐汗国统治→16世纪中叶,改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17世纪,彼得一世改革,建立俄罗斯帝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建立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称俄罗斯联邦
2、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
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依然具有非常鲜明的借鉴意义。 一、 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打通地方差异的壁垒,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以实现对统一的国民性和民族性的认知和建立,强化国民对于国家、集体的责任意识,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具体涉及有: 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交通运输网、 传播媒介、 教育体制、 兵役制度、 宏观调控等。 二、 结合国家发展目标,针对国家发展需要,以审视的态度选择合适的学习对象,以政府为主导,主动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并迅速将学习成果加以应用。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将学到的内容迅速应用,可以使人养成一种对于效率和效果的习惯性关注。这种习惯性关注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可以改善国民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有效的政治决策提供了必须的意识保障。 三、 树立国民整体的自强意识,培养国民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上升为一种评判标准,体现到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自强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自强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把握。
以上,是我从日本明治维新所采
《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亚历 山大二世
一、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 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 进程的影响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关系得到了发展。主要是在 南俄黑海沿岸及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9世纪以来, 由于这里靠近国外市场,在农业方面开始采用雇佣 劳动和资本主义技术,广泛种植为出口所需要的谷 物和甜菜。俄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进 行的,从纺织业开始。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 业出现了机器工厂,以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逐渐增 多。俄国自己的机器制造业直到五十年代才开始有所 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可以说开始于1815年, 这一年在涅瓦河上出现了第一艘汽轮。
。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 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俄国
385万吨英国
1/15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以上两张表格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 的什么现象? 俄国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时间 1800——1810
日本明治维新定稿一
嗯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
嗯
背景幕 政治: 幕藩体制封建割据、等级制度矛盾激化 府 内忧: 领主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 经济: 统 治 闭关锁国落后世界潮流 外交: 的 危 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嗯
黑船来航
嗯
背景幕 政治: 幕藩体制 等级制度 府 内忧: 经济: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统 治 外交: 闭关锁国造成落后 的 危 外患: 黑船来航造成民族危机 机
嗯
背景幕 政治: 府 内忧: 经济: 统 治 外交: 的 危 外患: 民族危机 机下级武士要求改革
尊王攘夷
武装倒幕吉田松阴
嗯
背景幕 政治:幕藩体制 等级制度 府 内忧: 经济: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统 治 外交:闭关锁国造成落后 的 危 外患: 黑船来航造成民族危机 机 倒 幕 运 动改革派形成发展(尊王攘夷--武装倒幕) 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嗯
《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
嗯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废藩置县; 废除旧体制, 1) 1、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等级,四民平等
2、经济
殖产兴
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摘要:
1868年日本进行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使得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拟。在运动中,教育制度的改革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自此以后,日本的教育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正文:
19世纪中叶,日本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改变了日本的命运使其完全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大原因得益于其“文明开化”之实施。用日本学者的话说:“为前史未有之大变革,凡百庶政,殆皆创始于是时,而以教育制度为最。”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日本在明治时代之前,属于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把持统治权。为了巩固德川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幕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便对对外贸易和同外国交往上进行隔绝。这一政策使日本完全与外界断绝往来,国家的发展也完全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此情况下,国内人民在教育上受到儒学和佛学的思想专控,农民的生活困苦,商人的利益也受到严
日本明治维新定稿一
嗯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
嗯
背景幕 政治: 幕藩体制封建割据、等级制度矛盾激化 府 内忧: 领主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 经济: 统 治 闭关锁国落后世界潮流 外交: 的 危 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嗯
黑船来航
嗯
背景幕 政治: 幕藩体制 等级制度 府 内忧: 经济: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统 治 外交: 闭关锁国造成落后 的 危 外患: 黑船来航造成民族危机 机
嗯
背景幕 政治: 府 内忧: 经济: 统 治 外交: 的 危 外患: 民族危机 机下级武士要求改革
尊王攘夷
武装倒幕吉田松阴
嗯
背景幕 政治:幕藩体制 等级制度 府 内忧: 经济: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统 治 外交:闭关锁国造成落后 的 危 外患: 黑船来航造成民族危机 机 倒 幕 运 动改革派形成发展(尊王攘夷--武装倒幕) 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嗯
《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
嗯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废藩置县; 废除旧体制, 1) 1、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等级,四民平等
2、经济
殖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