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水准点是测区的高程控制点,一般缩写为“BM”,用“?”符号表示。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a)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它各点高程,最后又闭合到BMA的环形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b)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它各点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BMB的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如图2-13c)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1出发,沿线往测其它各点高程到终点2,又从2点返测到BM1,其路线既不闭合又不附合,但必须是往返施测的路线。
图2-13 水准路线图
二、施 测 方 法
普通水准测量通常用经检校后的DS3型水准仪施测。水准尺采用塔尺或单面只,测量时水准仪应置于两水准尺中间,使前、后视的距离尽可能相等。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1)如图2-14,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一定距离的Ⅰ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1,将水准尺置于A点和ZD1点上。
(2)将水准仪粗平后,先瞄准后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值
水准测量记录表(原地面高程)
中江东城至兴隆金堂界段改建工程(兴隆段)原始地面检测记录表水准仪型号及编号: 检测起讫桩号:测 点
日 期:
横向位 置 (m)
水 准 尺 读 数(m)后视 转点 前视
视线高 (m)
高程 (m)
设计高程 (m) 467.142
偏差值 (mm)
1.390 左 K27+980.000 中 右 1.470 1.392 1.760
468.532
467.062 467.140 466.772
中江东城至兴隆金堂界段改建工程(兴隆段)原始地面检测记录水准仪型号及编号: 日 期:
检测起讫桩号:
面检测记录表
备注
测记录表
水准测量 - 图文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主选单] [上一节] [下一节] 【主要内容】 一、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二、连续中间水准测量 【本节作业】 简述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一、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利用水准仪(level)提供的水平视线(horizontal sight),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前进方向为A点到B点,则称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书a为后视读
数: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
如果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则高差为正,表示B点比A点高,如果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则高差为负,表示B点比A点低。
如果A、B两点相距不远,且高差不大,则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hAB B点高程计算公式为: 1、高差法: HB=HA+hAB
2、视线高程法:HI=HA+a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
测站编号
下丝
后尺上丝
后视距视距差d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下丝
前尺上丝标尺读数
前视距∑d方向及尺号黑面
1
2
3
4
5每页校核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
法)尺读数
红面
K+黑-红
高差中数
备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
测站编号
下丝
后尺上丝
后视距视距差d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下丝
前尺上丝标尺读数
前视距∑d方向及尺号黑面
1
2
3
4
5每页校核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后前后-前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双面尺法)
法)尺读数
红面
K+黑-红
高差中数
备注
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方法
任务四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方法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1.水准点 .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水准点记为BM (Bench Mark)。 水准点记为 。 根据水准点的重要程度及使用时间可把 水准点分为: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水准点
临时性水准点
水准测量方法
(1)永久性水准点关键词语:永久保存,固定标志, 关键词语:永久保存,固定标志,国家 等级
水准测量方法
(2)临时性水准点关键词语:临时使用, 关键词语:临时使用,简易标志
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点的“点之记” (3)水准点的“点之记”便于以后使用查找, 便于以后使用查找,需绘制说明点 位的平面图,称之为点之记。 位的平面图,称之为点之记。 坞城山西建院
路78.56m
BM588.66m 136.78m
学府街学府大厦
水准测量方法
2.水准路线 . 水准测量施测时所经过的路线。 水准测量施测时所经过的路线。 水准路线的布设有单一水准路线和水 准网,其中单一水准路线有三种布设形式: 准网,其中单一水准路线有三种布设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方法
(1)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个已知水准点BM3开始,沿各待 开始, 从一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1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
第2章 水准测量
无
第二章 水准测量
§2.1
§2.2 §2.3 §2.4 §2.5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及操作方法 水准测量的施测及成果整理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减弱措施
无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构造、使用方法、检 验校正方法,水准测量的成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学生学习过 程中要注重掌握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水准测量误差的 消除方法。本章还简要介绍了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的原 理。本章难点为成果检核和闭合差调整的相关知识。
无
①几何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来测量两点间的高差,进而推算 地面点的高程。一般适用于平坦的地区。
②三角高程测量:
是利用经纬仪和测距仪测定垂直角和距离,按照三角原 理即使两点间的高差,进而推得高程。适用于非平坦地区。
③气压水准测量:
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测量点的高程,地形复杂地区。 ④GPS高程测量:
近年来逐渐采用的高程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地形复杂,高差
较大的山岭地区。
无
2.1 水准测量原理
前进方向
利用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
B
b
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
的读数,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
a
A
Hi HA
hAB
HB
点高程。如图: A——后视点 a——后视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测自 至 20 年 月 日 时刻:始 时 分 天气: 温度: 成像: 末 时 分 云量: 风向风速: 土质: 太阳方向: 后尺 上丝 下丝 前尺 上丝 下丝 方 向 及 尺 号 后 前 后—前 标 尺 读 数 基本分划 (一次) 辅助分划 (二次) 基+K 减 辅 (一减二) 测站编号 后 距 视距差d 前 距 备注 ?d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水准测量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J08-KC-09-A
水准测量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1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的必要性
由于水准面的不平行性,使得两固定点间的高差沿不同的测量路线所测得的结果不一致而产生多值性,为了使点的高程有惟一确定的数值,为了得到精确的水准点间高差,必须进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按水准规范要求各等级水准测量结果均需计算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 2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i??AHi(△?i)' (1)
式中:
?i ——为水准测量路线中第i测段的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
A ——为常系数,A=1537.1*10-9sin2φ可在常系数表中查得(见表1);
Hi——为第i测段始末点的近似平均高程,以米为单位;
△?i—— ??2??1, ?1和?2分别为第i测段始末点的纬度,以分为单位,其值可由水准点点
'之记或水准点路线图中查取。
3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计算操作步骤
很多测绘软件都提供了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的计算功能,在此重点介绍基于Excel的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计算步骤。
3.1 数据准备
1) 水准点间观测高差:用水准仪进行现场测量,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