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
“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教案1
第10周
第 四 单 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1—27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 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三国与民族大融合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 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复习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一课题第 21 课 三国鼎立 教案 二教学时间:2013.
三教学内容:第 21 课 三国鼎立 四教学目标: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 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
高一历史教案优秀9篇
“历史”的意思:“历”就是经历的意思,“史”就是过去的事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历史教案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范文网给您最好的朋友。
篇一:高一历史教案范文模板 篇一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议会制由来;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发展的基本脉络。
2、了解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代议制度的确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背景
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
②斯图亚特王
初中历史教案
目录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案第二篇:初中历史教案之课后反思荟萃第三篇:初中一年级历史教案第四篇:初中世界历史教案第五篇:2014安徽教师考编面试:教案之初中历史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案
徐州市苏山(凌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第一单元课题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主备:肖娜审核:历史备课组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4年2月授课教师:学生姓名:第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
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
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 握
【学习重难点】: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全套)
人 教 版 八 年 级 历 史 教 案
人和历史教研组
(2012年)
Page 1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了 解 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基础知识 掌 握 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能力训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过程方法 对比鉴别 的异同 讨论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民族团结 阅读资料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概括表达 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教学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联系与区别;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
初一历史教案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导学案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
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2、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看书做下题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年——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
3.最先称霸的是。公元前年,齐桓公在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二)问鼎中原
1.春秋时期,南方大国是,北方大国是。公元前年,两国军队在相遇。通过这次战争,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2.楚国不甘失败,后来,时,大举北进,在打败晋国,一跃成为霸主。
3.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称霸西部的是,他集中力量向地区发展,一举成为西部霸主。
4.在长江下游地区,吴国战胜越国,吴王在大会诸侯。数年后,越国兼并吴国,越王成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年——前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的是、、、、、、。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初一历史下册教案
初一历史下册教案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
初一历史教案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导学案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
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2、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看书做下题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年——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
3.最先称霸的是。公元前年,齐桓公在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二)问鼎中原
1.春秋时期,南方大国是,北方大国是。公元前年,两国军队在相遇。通过这次战争,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2.楚国不甘失败,后来,时,大举北进,在打败晋国,一跃成为霸主。
3.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称霸西部的是,他集中力量向地区发展,一举成为西部霸主。
4.在长江下游地区,吴国战胜越国,吴王在大会诸侯。数年后,越国兼并吴国,越王成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年——前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的是、、、、、、。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高一历史教案:第18课《罗斯福新政》(人教版必修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重点: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 难点: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课前自主学习 学科
1.美国总统_____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_________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________”,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为稳定财经秩序,扩大了_____________的权力,实行_____________,管制_____________。 3.为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制定了《_____________》,还通过了《_____________》保障工人政治权利,并成立了_____________专理社会救济工作。
4.罗斯福新政开创了_____________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临危受命
1932年在职总统胡佛和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结果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获胜,胡佛惨遭败北,罗斯福竞选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美国。
(2)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中职 中国历史教案
第一章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课时 二节 课第一节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 课型 新授课 题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起源 目的要求 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中国文化的起源 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先秦时期的概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2. 原始陶器艺术,甲骨文 难点:1.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2. 图腾崇拜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先秦:指我国自有人类居住直到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讲授新课 第一节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 一. 我国的原始社会 1. 早期人类 问:什么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元谋人) 原始社会我国境内主要的人群: 元谋人(一百七八十万年前、最早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70-20万年前、最为世界闻名、头盖骨、原始石器、使用原始的石制工具、使用火、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2. 氏族公社 山顶洞人(三万年前、体型、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母系氏族(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 磨制石器、原始农业、畜物业、手工业;固定的房屋; 父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晚期开始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3.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新人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剑阁武连职中 王群忠 2005.9.6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
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1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