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干涉教学设计
“波的干涉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波的干涉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波的干涉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波的干涉》说课稿
《波的干涉》说课稿
湖北省团风中学 熊勇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第5节:波的干涉。
A. 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 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属Ⅰ级要求,本节和前一节波的衍射共同讲解波的特有现象,为后面电磁波及光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材设计流程
波的干涉是波的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所以对波的叠加现象的理解是认识波的干涉现象的基础。教材首先讲了波的叠加现象,即两列波相遇而发生叠加时,对某一质点而言,它每一时刻振动的总位移,都等于该时刻两列波在该质点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在学生理解波的叠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即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叠加的结果就会出现稳定的特殊图样,即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加强点与减弱点相互间隔,这就是干涉现象。
由于对干涉现象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可借助图片、计算机模拟,尽可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干涉现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理解干涉现象的形成原理。
(4)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2、
12-4波的衍射和干涉
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 总序第 个教案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策略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①通过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认识衍射现象的特征 ②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③知道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现象 ④了解波的叠加原理 ⑤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波的干涉图样 ⑥知道波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 ⑦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波的衍射、波的叠加及发生波的干涉的条件 对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的理解、对稳定的波的干涉图样的理解 实验演示、flash演示、探讨、讲授、练习 教学活动 一、波的衍射
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 3、对衍射现象的解释
(1)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是否发生的条件,仅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
(2)衍射是否明显,通常的衡量就是孔或缝的
12-4波的衍射和干涉
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 总序第 个教案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策略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①通过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认识衍射现象的特征 ②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③知道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现象 ④了解波的叠加原理 ⑤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波的干涉图样 ⑥知道波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 ⑦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波的衍射、波的叠加及发生波的干涉的条件 对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的理解、对稳定的波的干涉图样的理解 实验演示、flash演示、探讨、讲授、练习 教学活动 一、波的衍射
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 3、对衍射现象的解释
(1)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是否发生的条件,仅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
(2)衍射是否明显,通常的衡量就是孔或缝的
波教学设计
第1篇:教学设计(波跃)
19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材简析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第一部分写了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东西,第二部分写富兰克林通过亲自进行的“风筝试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最后一部分写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而内容中又涉及到较深奥的物理知识,因此,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孩子在复述中生长语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此教学重点及其课文本身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课件和板书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核心目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难点都是对“实验过程”这部分内容的复述。突破这一重难点的策略主要是先弄清实验的经过,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复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天火之谜》,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通
第27课时 波的干涉、衍射 多普勒效应(A卷)
第 27 课时 波的干涉、衍射 多普勒效应(A卷)
考测点导航
1.波的叠加: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都能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干扰,只在重叠的区域里,任一质点的总位移等于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些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且稳定的现象。 3.振动加强的区域到两列波源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振动减弱的区域到两列波源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4.波的衍射:波能绕过障碍物的现象。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大
5.多普勒效应:(1)它是在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2)正确区别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
典型题点击
1.如图27-A-1所示两列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可能出现的波形图是( )
A.图b、c B.图 a、b a b C.图b、c、d D.图c、d c
d
(该题考查了图27-A-1
波的叠加原理,
其合位移是两列波对应位移的矢量和)
2.如图27-A-2所示,水面上有a、b、c 三只小船,S1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设计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ZI的干涉原理
2.掌握MZI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和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
MZI干涉原理基于两个相干单色光经过不同的光程传输后的干涉理论。MZI主要由前后两个3dB定向耦合器和一个可变移相器组成。最终使不同的两个波长分别沿两个不同的端口输出。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1 MZI干涉原理简图
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可用做光调制器,也可用做光滤波器。
1、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分光原理:
设两耦合器的相位因子分别为
12
,
??,当干涉仪一输入端注入强度为
I (以电场强度
表示为
E)光波时,可以推出两个输出端的光场强度
12
,I I(以电场强度分别表示为
1
2
,
E E)分别为:
2222
1101212
2222
2201212
cos()sin(2)sin(2)sin(/2)
sin()sin(2)sin(2)cos(/2)
I E E L
I E E L
????β
????β
??
==++
??
??
==-+
??
式中,β为传输常数;
12
?=-
L L L为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差,它在干涉仪两臂之间引入的相位差:2/2/
?=?=
L n L C F
βπυπυ。(υ为光的频率;n为光纤纤心的折射率:C为真空中的光速;/
=?
F C n L为马赫一曾德干涉仪的自由
17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一、单选题:
1、(3162A15)
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 (A) 1.5??.(B) 1.5 ?? n.
(C) 1.5 n??.(D) 3??. [ ] 2、(3163B40) 入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n1射反射光1光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若薄膜的厚度为e,且
反射光2n1<n2>n3,?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n2e光程差为
n3 (A) 2n2e.(B) 2n2 e ???1 / (2n1).
(C) 2n2 e ? n1??1 / 2.(D) 2n2 e ??n2??1 / 2.
[ ] 3、(3165A15)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BUCK变换器是开关电源基本拓扑结构中的一种,BUCK变换器又称降压变换器,是一种对输入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变换的直流斩波器,即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由于其具有优越的变压功能,因此可以直接用于需要直接降压的地方。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日期:2009年5月
BUCK变换器是开关电源基本拓扑结构中的一种,BUCK变换器又称降压变换器,是一种对输入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变换的直流斩波器,即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由于其具有优越的变压功能,因此可以直接用于需要直接降压的地方。
目录
一. 引言 二. 正文
1 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目的 2 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内容及要求 3 降压斩波电路主电路基本原理 4 IGBT驱动电路 4.1 IGBT简介
4.2 IGBT基本结构与特点 4.3 驱动电路设计方案比较 4.4 IGBT驱动电路原理图 4.5 IGBT的驱动性能 5 保护电路的设计 6 MATLAB仿真 6.1 MATLAB简介 6.2 MATLA
17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一、单选题:
1、(3162A15)
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 (A) 1.5??.(B) 1.5 ?? n.
(C) 1.5 n??.(D) 3??. [ ] 2、(3163B40) 入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n1射反射光1光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若薄膜的厚度为e,且
反射光2n1<n2>n3,?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n2e光程差为
n3 (A) 2n2e.(B) 2n2 e ???1 / (2n1).
(C) 2n2 e ? n1??1 / 2.(D) 2n2 e ??n2??1 / 2.
[ ] 3、(3165A15)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光的干涉习题
光的干涉习题
1、 有两个波面与y轴平行的单色平面波分别以?1和?2角射向观察屏?(z=0平面),如图1
所示。已知此两光波的振幅均为E0,振动方向平行于xz平面,波长?=500nm,初位相分别为?10=0,?20=30?。
(1) 试求沿x轴的光强分布表达式;
(2) 试问距离O点最近的光强极大值位置为何?
(3) 设?1=20?,?2=30?,求x方向光强分布(即条纹)的空间频率和空间周期,并计算
干涉条纹的反衬度。
图 1
【解题思路及提示】
本题所用到的知识点,是干涉问题的基础,两个平面波干涉的情况,运用平面波干涉的干涉场强度公式和反衬度公式可解。参考公式:
I(r)?E10?E20?2E10?E20cos[(k2?k1)?r?(?20??10)] 22V?2?cos? 1??
2、 在杨氏实验装置的一个小孔S1后面放置一块n=1.5、厚度h=0.01mm的薄玻璃片,如图2
所示。请问与放玻璃片之前相比,屏?上干涉条纹将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少个条纹间距?(设光源波长?=500nm)
图 2
【解题思路及提示】
本题是杨氏干涉典型问题。??表示两相干光波从光源出发到达考察点P(r)时的位相差,干涉场强度分布完全由位相差分布唯一确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