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曹迎春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23期

摘 要:本文从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的必要性入手,紧密结合地图的特点,论述了应用地图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应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就如何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做了说明。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此话并不过分,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的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平原县第五中学

侯兆辉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案

平原五中 侯兆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并总结归纳出在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3.理解比例尺的含义,量算距离,掌握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的互换,理解比例尺大小和表示范围大小、反映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并能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 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大小、反映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掌握在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2.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快!“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

地图上发现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篇:《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二、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 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一字组多词:

拼()()()() 置()()()() 适()()()() 存()()()()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词语: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煤块、位置、适合、生存、大陆、漂移、参差不齐、冰雪覆盖、茂密、艰苦

(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盐亭县黑坪镇黑坪中心小学 何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赞美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1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 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

高中地理 - 地球与地图 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 教学大纲要求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 广东考试说明的内容 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信息。 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③

高中地理 - 地球与地图 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 教学大纲要求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 广东考试说明的内容 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信息。 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③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方法。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比的应用》一课,这一节课,实际上就是“按

遥感应用( 地图编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实验四 地图编制

5.1 概述

专题地图的生成是遥感图像经预处理、图像计算、图像分类后最终形成的可视化的结果,它为用户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所以专题地图的制作也有其重要的意义。

5.2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上机实验,初步学习利用ERDAS软件编制地图。

5.3 实验原理

ERDAS的地图编制过程一般包括6个步骤:首先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进行地图图面的整体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图幅大小尺寸、图面布置方式、地图比例尺、图名及图例说明等;然后需要准备地图编制输出的数据层,也就是要在视窗中打开有关的图像或图形文件;再就是启动地图编制模块,正式开始制作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确定地图的内图框,同时确定输出地图所包含的实际区域范围,生成基本的输出图面内容;在主要图面内容周围放置图廓线、格网线、坐标注记,以及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图廓外要素。

5.4 实验过程

5.4.1 准备制图数据

(1)在视窗菜单条中单击File|Open|Raster Layer命令,打开加载图像对话框。 (2)确定图像文件名:modeler_output.img。 (3)定义图像显示参数:Fit to Frame。 (4)单击OK按钮。

图5-1 勾选Fit to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内容:三上教材第100—101页 例1 例2 教学目标 .

能用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答题纸,小棒、正方形纸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

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互动新授 .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1)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这个正方形。

(2)学生展示,并说明方法。

方法1:用折纸的方法,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色,涂色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方法2:沿着折出的纸剪开,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得出4个小正

3D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文档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3D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3D历史地图;历史教学;立体;制作运用

历史地图对历史的研究和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弥补纯文字叙述的不足,还有助于培养历史学习者的空间思维。然而,在当今时代,仅简单表现空间位置的传统历史地图已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要,一种能表现出立体效果的数字化3D历史地图应运而生。3D历史地图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地图?它如何弥补传统历史地图的缺陷?其制作有无可能?教师又如何在现阶段制

作出简单的3D历史地图以满足教学需求?本文简述了传统历史地图的不足,阐释了3D历史地图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目前教师制作简单3D历史地图的方法。

一、传统历史地图的不足

历史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时间观念在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样,空间地理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历史的空间地理观念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便是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为内容编绘的一种地图,包括形势图、疆域图、政区图、路线图等形式。

历史地图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左图右史”是古人常见的学习方法。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人们便强调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王剑英在《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提到,

历史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