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斯穆特博士介绍视频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斯穆特博士介绍视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斯穆特博士介绍视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斯穆特博士介绍视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用的
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3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马瑟和斯穆特的成果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并能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星系和恒星的起源。他们借助美国宇航局COBE卫星获得的信息,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马瑟现年60岁,1974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高级天体物理学家。斯穆特生于1945年,1970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名词解释:微波背景辐射、黑体和各向异性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颜亮)目前为科学界所普遍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大爆炸的“余烬”,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宇宙空间。
大爆炸之后的宇宙温度高得惊人,大爆炸之后30多万年,宇宙温度降到足够低,使得电子和光子等可以结合而形成原子等物质。宇宙也由此走出晦暗的迷雾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届得主一览表
1、1901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 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
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 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瓦尔斯(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
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3、1913年: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 14、1914年:劳厄(德国)发现晶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篇一: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1-2014)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 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 1902年
彼得·塞曼 荷兰 亨利·贝克勒 法国 1903年 皮埃尔·居里 法国 玛丽·居里 法国 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斯 英国 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1905年 德国 纳德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1909年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 德国 1910年 范德华 荷兰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 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荷兰 获奖原因 “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发现天然放射性” “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他的精密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我的宇宙模型
宇宙膨胀的根本原因和新宇宙模型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我的宇宙”模型中的宇宙膨胀根本原因
转载凤凰网新闻:
美澳3名科学家因超新星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
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
中新网10月4日电 据外媒4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旨在表彰他们对超新星研究和对宇宙加速扩张研究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人将均分诺贝尔奖金1000万克朗(约146万美元)。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的研究“帮助我们解开了宇宙扩张的面纱”。委员会说:“他们研究了数十个超新星,并发现宇宙正加速扩张。”据悉,这项研究在1998年公布,当时波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分别领导的团队得出了惊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了如果宇宙扩张加速,最后整个宇宙将变为冰。”委员会说。
其中,获奖者波尔马特今年52岁,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宇宙超新星项目。44岁的布莱恩·施密特就职于澳大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我的宇宙模型
宇宙膨胀的根本原因和新宇宙模型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我的宇宙”模型中的宇宙膨胀根本原因
转载凤凰网新闻:
美澳3名科学家因超新星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
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
中新网10月4日电 据外媒4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旨在表彰他们对超新星研究和对宇宙加速扩张研究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人将均分诺贝尔奖金1000万克朗(约146万美元)。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的研究“帮助我们解开了宇宙扩张的面纱”。委员会说:“他们研究了数十个超新星,并发现宇宙正加速扩张。”据悉,这项研究在1998年公布,当时波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分别领导的团队得出了惊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了如果宇宙扩张加速,最后整个宇宙将变为冰。”委员会说。
其中,获奖者波尔马特今年52岁,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宇宙超新星项目。44岁的布莱恩·施密特就职于澳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给在物理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1] 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该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选出5名成员组成一个委员会来评选出获奖者。[2] 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901年颁发,由来自德国的威廉·康拉德·伦琴获得。每个获奖者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3]在1901年,伦琴得到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三位获奖者(小林诚、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分享了总额为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略多于100万欧元,或140万美元)。[4]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5] 约翰·巴丁是唯一两次获得该奖的得主,他于1956年和1972年获奖。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至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他在1915年获奖时仅有25岁。[6] 至今共有两位女性获得过该奖,分别是玛丽·居里(1903年)和玛丽亚·格佩特-梅耶(1963年)。在六个诺贝尔奖项中,这是女性获奖人次第二少的奖项(只多于仅一位女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给在物理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1] 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该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选出5名成员组成一个委员会来评选出获奖者。[2] 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901年颁发,由来自德国的威廉·康拉德·伦琴获得。每个获奖者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3]在1901年,伦琴得到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三位获奖者(小林诚、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分享了总额为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略多于100万欧元,或140万美元)。[4]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5] 约翰·巴丁是唯一两次获得该奖的得主,他于1956年和1972年获奖。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至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他在1915年获奖时仅有25岁。[6] 至今共有两位女性获得过该奖,分别是玛丽·居里(1903年)和玛丽亚·格佩特-梅耶(1963年)。在六个诺贝尔奖项中,这是女性获奖人次第二少的奖项(只多于仅一位女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给在物理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1] 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该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选出5名成员组成一个委员会来评选出获奖者。[2] 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901年颁发,由来自德国的威廉·康拉德·伦琴获得。每个获奖者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3]在1901年,伦琴得到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三位获奖者(小林诚、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分享了总额为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略多于100万欧元,或140万美元)。[4]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5] 约翰·巴丁是唯一两次获得该奖的得主,他于1956年和1972年获奖。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至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他在1915年获奖时仅有25岁。[6] 至今共有两位女性获得过该奖,分别是玛丽·居里(1903年)和玛丽亚·格佩特-梅耶(1963年)。在六个诺贝尔奖项中,这是女性获奖人次第二少的奖项(只多于仅一位女性
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物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
物理学研究的物质内部结构、运动及其规律的普遍性,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物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自然科学中三大诺贝尔奖之一的物理学奖则充分产县了物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获奖者们在各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也是显著的。因此,对历年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加以统计、分析、提炼,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阐述,便可以将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脉络清晰地战线出来。物理学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尤其以对科学技术和军事的推动重要最为明显,又以X 射线学、核物理学、光学、微电子和微电子技术几个典型的物理领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本文将对上述的内容加以论述。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展脉络 作用 典型领域
1
Abstract
The physics research matter internal structure, the movement and its the rule universality, is various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ysics res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的趣闻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的趣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12月10日第一次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后经历了百年历程。除因战争中断的六年外,在这百年内共有165人次获奖,女性两人。成员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集中在欧美国家。在这百年内它激励了许多在物理科学发展道路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向其目标冲刺,使其成为众多国际性科学奖中被举世公认为最具有权威的科学奖,而获得它则是一项极大荣誉。可以说诺贝尔奖对世界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这些授奖中发生过为人鲜知的趣闻,现介绍给读者以供鉴赏。
1、父子相继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在对低压气体放电产生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时,测出阳极射线携带的电荷的荷质比以及放在电场或磁场的偏转情况,引入先辈斯坦尼曾用过“电子”(电的最小自然单位)这一术语,于1897年4月向世人宣告,电子已被发现。随后在掌握大量的实验事实,果断地作出决断:不论是阴极射线、β射线还是光电效应产生光电流都是由电子组成的,证明了电子存在的普遍性。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的传统观点,拉开了人类探讨微观世界的序幕。人们也称他是“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