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一等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一等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一等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一等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姓名:王飞鹏 性别:男 职称:中学语文二级 学历:大 专 单位:普定县猫洞民族中学 电话:13721553898 通信地址:贵州省普定县猫洞民族中学 邮编:56210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检测题

班级:姓名: 2016.1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和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固国 ④失道 ⑤池非不深也 ⑥委而去之 ⑦七里之郭⑧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⑨环而攻之而不胜⑩所以动心忍性

(11)而后作 (12)而后喻

(13)必先苦其心志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6)兵革非不坚利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⑤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4.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由“拔苗助长”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说孟子及《孟子》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夫”读二声”畔“读”叛“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由“拔苗助长”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说孟子及《孟子》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夫”读二声”畔“读”叛“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姓名:王飞鹏 性别:男 职称:中学语文二级 学历:大 专 单位:普定县猫洞民族中学 电话:13721553898 通信地址:贵州省普定县猫洞民族中学 邮编:56210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初三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复习

一、填空 《孟子· 公孙丑下》 《孟子》与______ 《大学》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合为“四书”。 _______ 《中庸》、_______ 轲 子舆 战国 时期_____ 思想 家 2、孟子名_____, 字_______,_______ 政治 家、_______ 教育 _______ 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本文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政治思想 4、《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孟子及其弟子 儒 家 书,相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等著,是____ 经典之一。 二、解词 好的天气时令 1、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的地理形势 2、地利_____________

3、人和________________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外城 4、七里之郭____________ 包围 而________ 表修饰 攻之而___________ 表转折, 却 不胜 5、环_____ 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环而攻之 6、夫_________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二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名 轲 ,字 子舆,战国 时 期 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 他和 孔子 并称为 孔孟 。孟子主 张“ 仁政 ”,以统一天下。

★《孟子》是一部 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的 书,现存 七 篇,是 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 等合著成的,南宋 四书 ”之一。 朱熹将《孟子》列为“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 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 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 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 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 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 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 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 的散文专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本文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 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 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 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 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 孟子的“仁政”思想。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 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 助/之至,天下/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您服务教育网)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 子 两 章导入 作者作品 翻译分析 练习

得 道 多 助 , 失 道 寡 助

孟子生平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

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邹(今山东省邹县)人。他曾受 业于子思的门人。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 “德政”思想,提倡“王道”, 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 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 诸侯。被后世尊为“亚圣”。

孟子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坚信人性本善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为真正的 大丈夫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

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 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 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 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 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 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 就可以单独成篇。

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 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 “人和”和“道”是什么关系呢?

论点范围

主张(结论)

域民 战 争 治 国 固国 威天下排比 (反面论证)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施 行 “ 仁 政 ”

(对比

《曹刿论战》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曹刿论战》过关检测

一、原文填空

十年春,。公将战。。其乡人曰:“谋之,?”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问:“?”公曰:“,弗敢专也,必。”对曰:“,民弗从也。”公曰:“,弗敢加也,必。”对曰:“,神弗福也。”公曰:“,,必以情。”对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齐人三鼓。刿曰:“。”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曰:“可矣。”遂逐齐师。

,公问其故。对曰:“,。,,三而竭。,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故逐之。”

二、重点词语解释:

十年春,齐师( )伐( )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 )...以( )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 )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