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三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_1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力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形变和弹力(A)

滑动摩擦力(A)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力(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物体的微小形变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分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分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说明: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素:关于最大静摩擦力,可做定性介绍。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包括了后面学习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特点。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从运用方面说,是初步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这一章具有预备性,不论在知识上和运用上都要有一个“度”。比如在本章第二节提到:“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这一节就不要求从道理上把这一论断说清楚,可先作为事实

凤凰新学案·高中物理 必修2(教师用书)全国教育版e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课时 曲 线

运 动 高效课堂

情景创设

教师演示小皮球的自由下落和水平抛出,对比两次实验皮球的运动轨迹,引入课题。也可以播放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球的运动与足球运动员射门时所谓香蕉球运动的轨迹,让学生回答出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然后提出什么是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点与条件是什么?接着引入课题。(板书:1 曲线运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曲线运动?

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互动探究(见学生用书课堂本第1页)

1. 观看视频: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链球运动员掷出去的链球。

演示:带有水的伞,让伞面垂直地面旋转,让学生观察甩出水滴的运动情况。

讨论或猜想: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轨迹的切线方向。)

2. 实验探究:在光滑的铁板上,吸住几段由磁性橡胶结成的曲线轨道,蘸有黑色墨水的小球紧贴轨道运动,沿切线飞出,然后做直线运动;拿掉一小段之后,重复实验,小球沿另一点飞出(参照课本相应演示)。

结论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图511

【例题1】 如图511所示为某物体沿ABCD 做曲线运动的轨迹,请同学们画出A 、 B 、 C 、 D 点的速度方向及物体由A 点分别到B 、 C 、 D 点的位移?

答案 略

3. 学生分组实验:

器材:光滑玻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www.kj008.net ------华夏教育资源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编委 王子今 刘 军 郝瑞庭 本册主编 王子今 前 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本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和“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想一想”、“议一议”、“材料阅读与思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

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案(全套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案(全套下)

§3.3力的合成和分解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分力与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2、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和分力的方法。 3、理解多个力求合力时,常常先分解再合成。 4、知道常见的两种分解力的方法。 【自主学习】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常常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F1 F1 F2 F2

说明:①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②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际上是一种等效替代.

③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④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⑤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

高中物理必修二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 .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2012.4.1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B.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 C.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 D.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

2.如图直线AB和CD表示彼此平行且笔直的河岸。若河水不流动,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小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A B P C Q R S D P。若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河中水的流

速处处相等,现仍保持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 S

3.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

A.14J B.48J C.10J

高中物理必修二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 .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2012.4.1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B.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 C.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 D.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

2.如图直线AB和CD表示彼此平行且笔直的河岸。若河水不流动,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小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A B P C Q R S D P。若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河中水的流

速处处相等,现仍保持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 S

3.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

A.14J B.48J C.10J

高中物理必修一-4.3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4.3牛顿第二定律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2.表达式 F=ma。 3.理解

(1)物理意义: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的加速度、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三者间定量关系的物理规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

(2)定律的得到:应用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加速度跟力的关系(m不变),得出a∝F,再研究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F不变),得出a∝1/m,归纳得出:a∝F/m,即F=kma 。 (3)定律内容的理解(F=ma):

①因果关系: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力产生的,而不是加速度产生力,我们只能说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②单位关系:只有定义了1N=1kg*m/s2(能使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的大小)时,即各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牛顿第二定律才有表达式F=ma(此时k=1)。 ③矢量关系:加速度a与合外力F都是矢量,其表达式F=ma是一个矢量式,加速度a的方向始终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④瞬时关系:加速度a与合外力F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⑤同体关系:加速度a与合外力F还有质量m对应于同一物体。 问题1-1: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的教学浅谈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