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训练指要

1.重点:种群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非生物因素中水、温度、阳光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例的判别,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功能,能量流动的特点与物质循环的主要路径。

2.难点:从种群的特征入手,分析影响种群特征的因素,对生物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判断与识别,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的理解。

3.考点与热点:以数学曲线为主要形式考查种群相关知识,以识图简答题形式考查生态系统及其与代谢的有关知识。

4.创新题第53题是用数学方法考查食物网及能量流动的知识。

一、选择题

1.(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

2.(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

第4课时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

第4课时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

《中考说明》 P144(三)2~4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

分类一 生物与环境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 分为 生物 和 非生物 两类; 环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既能 适应

境,也能 影响

环境。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

考点2 种群和生物群落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 同种 生物个 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 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 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相互之间是有 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 生物种群 的总和叫做 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植物 。动物和 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

考点2 种群和生物群落 3.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 植物群落 。 4.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植被 。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

考点3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由一个 生物种群 和它所生活的 环境中的 非生物因素 组成的。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 物质 和 能量 :太阳能、空 气、水、矿物质等。 (2)生物成

生态系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06年对外公开教学

执教:钱银凤 班级:高三(10) 时间:2006年12月5日

[复习目标]

1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使学生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 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比较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差别。

[例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

(1)输入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它的总量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因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A中175、200、875分别代表____________,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珠江三角洲,某一桑基鱼塘使用蚕粪作为饲料来喂鱼,假设蚕的同化能量为105KJ,从能量角度分析,鱼可从中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

(3)初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回归课本]1 能量流动是沿着什么途径进行的?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何处?

2 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生态系统的组成》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章第 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认识生物圈的开始,是认识生态系统的基础,该节中的知识和能力的养成,为后几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会?调查?、?讨论?等多种探究活动的综合运用,使之认识到每种生物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统一性,以及情感教育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2.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举例说明一个生态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对一些生物知识还是不连贯的,在本课学习中,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这节课,有助于将以往的知识串起来,了解生物处在生态系统中,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重难点

【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典型例题

例1.一个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的功能特征是( )

A.物种成分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平衡 C.呈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D.对外界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

例2.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例3.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是(

例4. 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 C.增加适宜的物种

生态系统间的信息传递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特征: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再给你介绍一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概念和方式: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信息传递。生物之间交流的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把同一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意愿”表达给对方,从而在客观上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主要方式有:

1.物理信息 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

2.化学信息 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正是小便中独有的气味警告同类:“小心,别进来,这是我的地盘。”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居住,在繁殖期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性诱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肉食性”植物也是这样,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来引诱昆虫进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重难点

【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典型例题

例1.一个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的功能特征是( )

A.物种成分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平衡 C.呈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D.对外界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

例2.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例3.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是(

例4. 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 C.增加适宜的物种

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区别营养结构与空间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营养功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功能地位,营养结构及营养级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食物链中后一营养级生物对前一营养级生物的积极作用。

四、教师的教法: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生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结构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和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进而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让学生参与完成课堂练习,实现教学反馈与调整。

五、教学课时:1学时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或你们最熟知的

- 1 -

生答:不能。实际上自然界中就有很多的枯枝落叶、消费者遗体和粪便的存在。师问:那这些物质和能量又会流往哪一类群的生物呢?这类生

- 2 -

- 3 -

- 4 -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十三“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检测(十三)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前诊断卷

[选择题—练明高频考点]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1.(2018·佛山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均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解析:选D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均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难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双子叶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降低,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在K值时增长速率为0;而呈“J”型增长的种群没有K值。

2.(2018·太原模拟)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组成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 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 C.对于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1. 能量流动的起点、途径和散失: 起点:生产者;

途径:食物链(网);

散失: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流入第营养级的总能量 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人工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 3. 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非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被下营养级同化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④未被利用(转变成该营养级的生物量,不一定都有,最终会被利用) ※②+③+④=净(同化)生产量(用于该营养级生长繁殖);

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③未被利用 4.图示法理解末利用能量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

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1)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2)定量定时: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末利用即末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末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