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理念的内容
“经济法理念的内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经济法理念的内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经济法理念的内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练习题
2013.11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所给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写在题干后的空格内。) 1、最早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B A德萨米 B摩莱里 C蒲鲁东 D雷特
2、最早使用“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B A《公有法典》 B《自然法典》 C《经济学字典》 D《经济法的概念》
3、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法律关系体现的意志是——C A国家意志 B经济法主体的意志 C国家和经济法主体的双重意志 D两者都不是 4、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D
A一般肯定的法律后果 B特殊肯定的法律后果 C一般否定的法律后果 D特殊否定的法律后果 5、在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中,“一元说”的标准是——A A调整对象 B调整方法 C法律责任 D法律规范的性质
6、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其划分依据是——B A法律规定 B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 C与人类意志 D综合因素 7、承担企业无限责任的投资者是——C A法人企业 B自然人 C普通合伙人
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练习题
2013.11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在所给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写在题干后的空格内。) 1、最早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 A德萨米 B摩莱里 C蒲鲁东 D雷特
2、最早使用“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 A《公有法典》 B《自然法典》 C《经济学字典》 D《经济法的概念》
3、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法律关系体现的意志是—— A国家意志 B经济法主体的意志 C国家和经济法主体的双重意志 D两者都不是 4、经济法律责任是一种——
A一般肯定的法律后果 B特殊肯定的法律后果 C一般否定的法律后果 D特殊否定的法律后果 5、在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中,“一元说”的标准是—— A调整对象 B调整方法 C法律责任 D法律规范的性质
6、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其划分依据是—— A法律规定 B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 C与人类意志 D综合因素 7、承担企业无限责任的投资者是—— A法人企业 B自然人 C普通合伙人 D有限责任合伙人
简述经济法的理念缺失与应对策略
简述经济法的理念缺失与应对策略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简述经济法的理念缺失与应对策略,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当前的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经济法需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分别是有效控制政府滥用权力和维护市场的相对稳定,而我国当前的经济法尚不能完全满足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许多人提出了经济法的理念该怎样去理解的问题。古语道:法为国之本,经济法的精髓就在于独立与灵活两个方面,否则不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笔者在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就经济法理念缺失的几点问题加以分析,促进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
一、经济法理念的含义
经济法是对市场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它是人们对经济运行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等方面所作的法律上理性的认识,经济法的表现形态具有整体性。经济法理念是对经济法的各种内在规定性的抽象概括和归纳,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心理体验,是对经济理性认识的最高形态,与现实的法律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经济法领域的概念是相对特殊的,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经济法概念与经济法理念是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经济法概念是明确经济法是什么,而经济法理念则重在阐述经济法应该是什么,前者具有形象化的特征,而后者则具有法律学的抽象化色彩,重在理性的分析
CPA经济法分章节内容5455954
第五章证 券 法
第一节 证券法的基本理论 一、证券的特征与分类 (一)证券的概念和特征 1.证券的概念
证券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是指以证明或者设定权利为目的而制成的凭证,一般包括财物证券(如货运单、提单等)、货币证券(如支票、汇票、本票等)、资本证券(如股票、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证据证券(如借据、收据等)和资格证券(车票、电影票等)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我国《证券法》规定的证券为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其他证券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衍生品种等。本章所指的证券仅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认可的证券(以下简称证券法上的证券)。 2.证券的特征
证券法上的证券与其他证券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是一种投资凭证。它是证明投资者投资和投资权利的载体,投资者依据它可以享有其代表的一切权利,如:分红权、还本付息权、参与股东大会权等等。
(2)是一种权益凭证。它是投资者获得相应收益的凭据,如:股息分红、债息收入、基金分红、获得送股分红等等,它又具有相应的投资风险,投资的证券不同,风险亦有区别。
(3)是
事业单位改革法的法理念(定)
事业单位改革法的法理念
目 录
一、 事业单位的法律界定 (一)何谓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法律属性 (三)事业单位的法律特征 (四)事业单位的分类
二、 事业单位改革概述 (一)事业单位现状
(二)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现有思路
三、 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分析
(一)事业单位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
1、 政策视角中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2、 法律视角中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理念
1、建立并完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产品提供体系 2、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监管法律体系
3、确立事业单位公益法人的具有充分独立性的法律主体地位 4、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四、 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路径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国际视野 (二)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路径
1
五、 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前瞻 (一)制度建议
(三) 主要法律问题的解决
〖摘要〗
事业单位改革年前发轫,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改革焦点。但是,对事业单
位的法律属性、事业单位的现状、事业单位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模式和路径选择、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逻辑前景等等问题探讨尚未有
法理学主要内容
第一编 法学导论 第一章 法学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内容:法理学研究法律现象中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2.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现象的基本方法,往往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应用。 3.观察法律现象需要一个角度 泸州遗赠案
4.当代中国法学的研究方法有两个弊端。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作为唯一科学正确的方法;二是“对策法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古为中用、洋为今用”。二是绝大部分研究采用教科书的研究方式。 5.法学研究首先需要确立问题意识。 “中国的问题 世界的眼光” 。其次是理论的可证伪性。 6.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1)价值分析法 (2)实证分析法 历史、逻辑、比较 (3)经济分析
第二编 法的本体 第四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概念的语义分析 一、法的基本涵义
1.国家制定或认可 2.某种意志的表达 3.外在强制性 4.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二、法的词源与词义
1.中文中法的词源学含义 灋
(1)法者,刑也 例证 (2)平之如水,从水。所以去不直者去之,从去。例子 (3)蔡枢衡先生的新解、苏力
经济法1 《新编经济法教程》
经济法授课教师:王颜颜 授课教师: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8860076(小灵通) (小灵通) 42056805(QQ) (
前言1 2 3经济法课程的内容
教学难点和重点
课程设置的目的
4
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体系 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体系
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总论: 总论: ——经济法原理 经济法原理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 分论: 分论: —— 外商投资企业法 —— 个人独资企业法 —— 合伙企业法 —— 公司法 ——证券法 证券法 ——合同法 合同法 ——工业产权法 工业产权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是经济法律关系,合同法,公 教学重点是经济法律关系,合同法, 经济法律关系 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工业产权法。 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工业产权法。 教学难点是经济法律关系, 教学难点是经济法律关系,公司法和证 经济法律关系 券法。 券法。
《经济法》课程设置的目的 经济法》 结论: 结论: 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的在于: 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同学 们能够理解并掌握经济管理实务中的一些 基本法律问题, 基本法律问题,并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 决实际法律问题。 决实际法律问题。
《经济法》基本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体系 经济法》
经济法
1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2中国经济法有关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总称 3经济管理关系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方式、方法。
4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调节或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在经济法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是经济法主体参与经济法律关系所追求的目标。
7个人独资企业即为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
8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 。
9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 10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以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独立的商品经济组织。
11资产评估是指
经济法
经济法大题,案例总汇,书后案例答案 来源: 禹慧璠、(力嘉)的日志
大题案例考点: 第一题:
合同法的内容(合同的成立、担保(哪种方式)、条款的效力以及违约责任) 第二题:
*破产法:破产债权数额、财产分配顺序、具体每个人分得多少(算) 第三题:
合伙企业法(合伙人清偿责任、合伙企业债务清偿、各个合伙人对于企业债务的分担比例、合伙企业债务的清偿) 第四题:
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2种)发起、募集、(哪种方式、是否成立) 经济法学案例总汇
第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 例1:
2000年1月15日,甲某出资5万元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甲聘请乙管理企业的事务,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2月10日,乙未经甲同意,以A企业的名义向善意第三人丙购入价值2万元的货物。2000年7月4日,A企业亏损,不能支付到期的丁的债务,甲决定解散该企业,并请求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7月10日,人民法院指定戊作为清算人对A企业进行清算。经查,A企业和甲的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如下:
(1)A企业欠税款2000元,欠乙工资5000元,欠社会保险费用5000元,欠丁10万元;
(2)A企业的银行存款1万元,实物折价8万元;
经济法
第十章
1、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简称,它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
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简称PBOC),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4、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确立的组织、管理、调控、干预社会信用量的一种金融措施。
5、政策性银行:是指主要由政府创办或者担保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门经营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机构。 6、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关依法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1、简述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政府的银行
2、简述商业银行设立的条件。 (1)章程;
(2)法定的注册资本额: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