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1.什么是基准制?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在哪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 答:基准制是指同一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
以两个相配合的零件中的一个零件为基准件,并选定标准公差带,而改变另一个零件的公差带位置,从而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一般情况下优先才用基孔制,加工时可以减少刀具、量具的数量,比较经济实惠。基轴制通常用于下列情况:1)所用配合的公差等级要求不高。2)活塞销和孔要求过渡配合。3)在同一基本尺寸的各个部分需要装上不同配合的零件。 2.什么叫配合?配合的特征由什么来表示?
答: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的特征由配合的种类来表示,即1)间隙配合2)过盈配合3)过渡配合 3.形位公差特征共有几项?其名称和符号是什么?
答: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分为14种。其名称及符号如教材P93页的表6—1
4.用查表法确定下列各配合的孔、轴的极限偏差、计算极限间隙量(或过盈量),并画出公差带图。
Φ20H8/f7 Φ30F8/h7 Φ14H7/r6 Φ60P6/h5 孔的极限偏差 +0.033 0 轴的极限偏差 -0.020 -0.041 0 -0.021 极限间隙(过盈) 74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1、举例说明生产纲领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说明划分生产类型的规律。
答:产品的年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在计算出零件的生产纲领以后,即可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确定相应的生产类型。
2、何谓机床夹具?夹具有哪些作用?
答:在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精度,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简称夹具。
作用:1) 保证产品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
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3) 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 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3、机床夹具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各起何作用?
答:机床夹具大致可以分为6部分。
1)定位部分:用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2)夹紧元件:用以夹紧工件,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作用而破坏其定位精度。
3)导向、对刀元件:用以引导刀具或确定刀具与被加工工件加工表面间正确位置。
4)连接元件:用以确定并固定夹具本身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主轴上的位置。
5)夹具体:用以连接或固定夹具上各元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6)其他装置和元件。
4、工件夹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夹紧既不应破坏工件的定位,又要有足够的夹紧力,同时又不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所谓实践,就是精神见之于行动。写作作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的创造活动,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实践作为人的认识的基础,既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所在。认识与实践的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正因为如此,写作主体同时也是写作实践的主体。
认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性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正因为如此,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包含读者因素和阅读环节在内的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正是因为写作的交流性对写作的这种本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形成性作业1 (绪论、第1-3章)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哲学的原初界定是,首推 爱智慧 说。
2、物的世界、人的世界和 概念世界 构成了哲学对象的三大基本领域。 3、哲学的形态是指哲学在 人类生活和文化体系 中存在并表现出来的样式。 4、叙述哲学需要注意两个基本方法:一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二是 从抽象到具体 。 5、哲学思维最重要的特性是抽象性、 批判性 、反思性。
6、哲学首要的、实质性的、根本的价值是 哲学之于人类整体的价值 。 7、哲学之于人类的工具价值,是指哲学能够作为手段或工具,满足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为实现人类的目标服务。
8、哲学的工具价值,表现为认识价值、 实践价值 和人文价值。
9、哲学的目的价值,是指哲学的存在和发展与 人类理性和精神生命 的一致性。
10、哲学的目的价值,体现为人类理性生命的自我价值、 人类自我超越的精神价值 和理性化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所谓实践,就是精神见之于行动。写作作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的创造活动,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实践作为人的认识的基础,既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所在。认识与实践的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正因为如此,写作主体同时也是写作实践的主体。
认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性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正因为如此,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包含读者因素和阅读环节在内的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正是因为写作的交流性对写作的这种本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所谓实践,就是精神见之于行动。写作作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的创造活动,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实践作为人的认识的基础,既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所在。认识与实践的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正因为如此,写作主体同时也是写作实践的主体。
认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性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正因为如此,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包含读者因素和阅读环节在内的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正是因为写作的交流性对写作的这种本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习题册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
2.机械制造包括从金属材料毛坯的制造到智成零件后装配到产品上的全过程。 3.机械制造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按照被加工金属在加工时间的状态不同,机械制造通常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大类。
5.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二、判断题
1.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程度代表着制造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工业和科技的整体实力。(√)
2.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主要加工方法就是机械制造。(√)
3.利用各种特种加工设备,完成对普通金属、高硬度金属、有色金属、高精度金属零件的加工属于金属特种加工。(X)
4.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类机床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机床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人员、机床事故。(√) 三、选择题
1.下列属于高温职业(工种)的是(B) A、磨工 B、铸造工 C、钳工 D、车工
2.利用各种手段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所需产品的过程称为(D) A、金属加工 B、产品制造 C、零件制造 D、机械制造
3.(C、D)属于机械制造中的冷加工工种。 A、焊工 B、铸造工 C、钳工 D、车工
4.下列属于金属热加工职业(工种)的是(C) A、钳工 B、车工 C、锻压工 D、镗工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解析
WORD格式.可编辑
作业1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所谓实践,就是精神见之于行动。写作作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的创造活动,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实践作为人的认识的基础,既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所在。认识与实践的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正因为如此,写作主体同时也是写作实践的主体。
认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性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