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理论范畴
“护理学理论范畴”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护理学理论范畴”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护理学理论范畴”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护理学理论练习题
(一)护理学理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符合奥瑞姆对自理概念的叙述:c A 自理能力是天生具备的
B 自理能力具有稳定性,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 C 自理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
D 能够自理是值得尊敬的,而无法自理则难以被社会接受
E 自理就是指进食、沐浴卫生、入厕、更衣、修饰等日常生活活动 2.奥瑞姆在自理缺陷理论中阐明了c A 什么是自理 B 人存在哪些自理需求 C 个体何时需要护理
D 如何护理存在自理缺陷的个体 E 如何评价个体的自理能力
3.奥瑞姆认为采用何种护理系统取决于:d A 护士的编制 B 病人的病情 C 病人的自理需求 D 病人的自理能力 E 医嘱
4.纽曼系统模式认为抵抗防线的特性:d A 缓冲和过滤作用 B 保护正常防线的完整 C 位于最外层,首先抵御压力源 D 维持机体基本结构正常 E 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体
二、 名词解释
1.治疗性自理需求
答:治疗性自理需求是针对某个体当前正面临的自理需求,是需要采取行动予以满足的需求。
L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者多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错误记忆:其一是指人们回忆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其二是回忆出来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有较大偏差。心理学对错误记忆研究的热潮始于20世纪中叶。在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中以信息误导范式为代表,而基于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中则以集中联想范式(亦即DRM范式)为代表。
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
错误记忆研究的范式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为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和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研究范式。
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1、联想研究范式
联想研究范式的理论依据是,人类所记忆的各种事件中存在有各种的关联性,如果两个事件之间存在语义上的相关或者联想关系,则对一个事件的记忆加工就会同时激活与其相关的另外一个事件。
如对困倦的加工会同时激活睡觉,前者称为集中联想研究范式(converging associate paradigm)美国心理学图尔文将其命名为Deese-Roediger-McDermott 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paradigm)简称DRM范式; 集中联想范式的研究程序,分为学习与测验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呈现DRM词表中除关键诱饼的所有项目,在测验阶段,的材料由部分DRM词表项0,无关项目(即学习阶
教学理论
篇一:教育教学理论与应用
教育教学理论与应用
(一)教育学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 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做合格教师
第一节 合格教师心理素质
一、教师心理素质的概念:
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等。
二、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
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教育教学素质、人格素质、教师的信念。
(一)教师的智力素质 1.敏锐的观察力 2.良好的记忆力 3.丰富的想象力
4.多方位的立体思维能力 5.注意分配的能力 (二)教师的情感素质
教师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1.成熟而稳定的情感 2.爱的情感
(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2)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自觉性、原则性、普遍性和恒常性。
所谓爱的自觉性是指教师把自己终生的希望、终生的追求寄托在学生的成材上,甘心情愿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的心血与精力为学生的进步而自觉地辛勤地劳动;
爱的原则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原则,坚持不懈地要求学生沿着教育方针规定的方向发展;
爱的普遍性是指“爱生”是个整体观念,教师要以宽宏的胸 怀去爱全体学生,不能掺杂个人好恶,应一视同仁;
爱的恒常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持之以恒,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这种情
感不能随机而生,不能随遇而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做合格教师
第一节 合格教师心理素质
一、教师心理素质的概念:
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等。
二、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
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教育教学素质、人格素质、教师的信念。
(一)教师的智力素质 1.敏锐的观察力 2.良好的记忆力 3.丰富的想象力
4.多方位的立体思维能力 5.注意分配的能力 (二)教师的情感素质
教师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1.成熟而稳定的情感 2.爱的情感
(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2)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自觉性、原则性、普遍性和恒常性。
所谓爱的自觉性是指教师把自己终生的希望、终生的追求寄托在学生的成材上,甘心情愿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的心血与精力为学生的进步而自觉地辛勤地劳动;
爱的原则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原则,坚持不懈地要求学生沿着教育方针规定的方向发展;
爱的普遍性是指“爱生”是个整体观念,教师要以宽宏的胸 怀去爱全体学生,不能掺杂个人好恶,应一视同仁;
爱的恒常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持之以恒,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这种情
感不能随机而生,不能随遇而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第六章 文学作品
一、基本概念
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是文学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 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具有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两个特征。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色等具体形象极 其构成的整体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具有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 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
单个形象: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比如林黛玉。
整体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由若干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虚象:通过实象联想出来的形象。 实象: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
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极其总和。 氛围:一般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和情调。
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 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四个特征。 寓言式象征
第二章 伦理学理论
第二章 伦理学理论第一节 伦理原则 第二节 伦理价值 第三节 伦理评价主讲: 主讲:肖仲华 QQ: QQ:463030582 微博:/ :/mardurich 微博:/mardurich 博客:/u/2123774707 博客:/u/2123774707
第一节 伦理原则一、什么是伦理原则伦理原则(principle of ethics) 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利益关系 的伦理准则,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 伦理原则的底层思想基础: 伦理原则的底层思想基础: 对人性的理解不同,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个体与群体。 幸福观的不同。 主要的伦理原则: 主要的伦理原则: 个人主义原则 人道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 利他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第一节 伦理原则二、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原则 个人主义(思考问题:为什么美国枪击案不断,国会和各州议会仍然坚定支持个人持枪? 个人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中心地位,个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 个人主义原则: 强调个人尊严、自由与平等。 强调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至上。 (基于自私人性论和快乐主义幸福观) 个人主义历史渊源: 个人主义历史渊源:
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理论
注:考点;概念;考过知识点;考题;
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一、 大众传播的概念
1、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二、新的媒介环境
1、新式新闻:一方指总统候选人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即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2、媒介环境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05年论述15分试述当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出了哪些理论课题?)
(1)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本性的?从存在于图书馆书架上和书本中——〉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互相链接的一条条信息。这种超文本信息是一种可能产生重要后果的方式,它改变了知识的基本结
构。
(2)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
教育教学理论
篇一:最新最全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多套)
最新最全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多套)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C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 C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D、恒常性 E、对比性 ( C E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 ABC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
第二章 伦理学理论
第二章 伦理学理论第一节 伦理原则 第二节 伦理价值 第三节 伦理评价主讲: 主讲:肖仲华 QQ: QQ:463030582 微博:/ :/mardurich 微博:/mardurich 博客:/u/2123774707 博客:/u/2123774707
第一节 伦理原则一、什么是伦理原则伦理原则(principle of ethics) 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利益关系 的伦理准则,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 伦理原则的底层思想基础: 伦理原则的底层思想基础: 对人性的理解不同,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个体与群体。 幸福观的不同。 主要的伦理原则: 主要的伦理原则: 个人主义原则 人道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 利他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第一节 伦理原则二、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原则 个人主义(思考问题:为什么美国枪击案不断,国会和各州议会仍然坚定支持个人持枪? 个人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中心地位,个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 个人主义原则: 强调个人尊严、自由与平等。 强调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至上。 (基于自私人性论和快乐主义幸福观) 个人主义历史渊源: 个人主义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