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笔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笔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笔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研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关于心理学的研究
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 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异常复杂,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方面 认知,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2、 个体的现象与行为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起作用。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的意识的另一特点。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还能揭露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规律。
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多数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出现的。人在清醒的时候
普通心理学笔记概要
第一章第一单元
1、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2、普通心理学内容:
心理过程 人格特征 认知过程;情绪、情需要和动机;能力、感和意志过程;即所气质、性格等。 谓知、情、意。 3、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4、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灵长类)三个阶段。
5、1879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冯特,莱比锡大学)。 6、心理学的学派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为代表(德国)
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美国){环境决定论。}(重点)
3.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等(德国)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杜威、安吉尔、
詹姆士(美国){达尔文进化论和詹姆斯实用主义的推动下。}(重点)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地利){意识和无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7、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 8、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10、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89年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制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 )的科学。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6.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 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
7.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原则和方法
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映象?
4.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怎样使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 5.试述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1.简述神经元及其功能。 2.简述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3.简述大脑皮层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4.简述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5.简述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
6.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1.描述感觉和知觉及其意义。 2.感觉和知觉各分哪些种类?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影响知觉的因素。 4.概述知觉模式识别理论。
5.如何应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6.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 第四章 记忆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相互关系怎样? 2.简述记忆的三个机能系统。
3.简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及其之间的关系。 4.试述记忆主要有哪些规律?
5.根据记忆规律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复习?
6.提高记忆的效率主要有哪些记忆策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运用记忆策略方面的体会。
7.良好记忆品质有哪些?试论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记忆能力。
8.有的学生
心理学 第一章 课后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
A.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习题
教育心理学绪论习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心理现象的构成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具体来说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 3.心理过程的含义和构成是什么?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认识就是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与认识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的统称。 情绪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意志是人在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能规划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4.
个性心理(人格)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含义: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包括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个性倾向性:它是一种内在的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个性倾向
性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人格personality)特征:个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气质:从心理活动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
性格:从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 能力:从直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广义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庭、社会教育心理学;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如何教、如何学,以及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围绕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作用。体现为: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调查法、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四、教育心理学发展状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埃伦是一名新教师,令她困惑不解的是: 虽然自己一 直努力地教三年级学生进行创 造性写作,但教学进程 始终不尽人意。学 生很难写出些什么来,而且所写的 内容缺 乏想象力,错误连篇。比如,她最近布置 的一 篇作文是 我的暑假 ,其中有一个学生作文的全文是 我在暑假里得到了一条狗,我们去游泳,我被蜜蜂叮 了 。 埃伦觉得学生们可能尚未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 布置下次作文之前,可 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训练大 小写、标点 符号以及惯用法等基本的写作技能。但有 一天,埃伦注意到张贴在利厄的教室外的几篇作文。利 厄所教的三年级学生与埃伦 的相差无几,但他们的写 作真的令人难以 置信!学生们就各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主 题写 了好几页生动有趣的内容。
那天下班时,埃伦在走廊里遇见利厄。 她问道: 你 是怎样使学生写出如此棒的作文的? 利厄解释说, 她首先让学生写 他们自己喜欢的主题,然后逐步地引 入 微型课 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她让 学生分 小组合作,彼此相互帮助来起草作 文。之后学生们互 相评判、修改作文草稿, 直至最后的成稿。 利厄提议说利厄提议说: 等下次上作文课时,我可 以安排你到我的班上看看我们做些什么。 埃伦同意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