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牙膏大班教案
“神奇的牙膏大班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神奇的牙膏大班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神奇的牙膏大班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牙膏舞会》(音乐)
大班教案《牙膏舞会》(音乐)
设计意图:
乐曲《七个半跳》诙谐幽默、轻松愉快,尤其是B段层层累加的延长音,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同一首乐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会演绎成不同的故事。《七个半跳》已被赋予了许多形象,并被设计成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如《打蚊子》、《撕报纸》等等。而我的灵感,则得益于清晨挤牙膏的一刹那,牙膏条的造型带给我创作的冲动。每天挤牙膏、刷牙是孩子们的“必备功课”,而我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加工、提炼,将牙膏、牙膏条拟人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愿意参与进去舞蹈、游戏。你再听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长音,不正好像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牙膏条吗?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3. 在表演中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活动准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并大胆用动作愉快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知A段欢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利用幼儿身边常见的、随手可取的“广告纸”作为此次探索对象,设计了“神奇的纸”这一活动,旨在让孩子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讶的科学现象。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为: 1、尝试让纸立起来的多种方法,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
2、乐意动手操作和用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
我认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主要性质是让幼儿探索事物的具体现象和获得科学经验为目的,因此,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改变纸张形状,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怎样的纸张形状才能承重。
《纲要》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我从开始引导幼儿让纸片站起来到最终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利用幼儿身边常见的、随手可取的“广告纸”作为此次探索对象,设计了“神奇的纸”这一活动,旨在让孩子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讶的科学现象。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为: 1、尝试让纸立起来的多种方法,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
2、乐意动手操作和用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
我认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主要性质是让幼儿探索事物的具体现象和获得科学经验为目的,因此,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改变纸张形状,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怎样的纸张形状才能承重。
《纲要》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我从开始引导幼儿让纸片站起来到最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花瓶》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花瓶
设计意图:
美术教学如何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又有利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美术教学又如何能让我们教师跳出技法教学的樊篱,而又不落入空有想象,缺乏技能技巧支撑的窠臼?在我园美术园本课程的实施中,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些老师所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神奇的花瓶》正是在力求解决上述这两个困惑的实践中所生成的一堂教学活动。b5E2RGbCAP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花瓶的结构比较简单,如果仅仅是画出它的样子,既缺乏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我以花瓶的形状为依托,通过多媒体对花瓶各个局部进行极限放大、缩小以及通过对不同角度的观察,使原本单一的物体马上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的创作。同时通过这样一堂活动又能让幼儿在对实物的观察中,了解花瓶的结构特点,这样既能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支架,又能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使幼儿获得了一种观察的技能。p1EanqFDPw 《纲要》中还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而花瓶这一物体正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实物,虽然这一活动只是一堂教学个案,但我们发现借用活动中这种“借物想象”、“一物多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花瓶》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花瓶
设计意图:
美术教学如何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又有利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美术教学又如何能让我们教师跳出技法教学的樊篱,而又不落入空有想象,缺乏技能技巧支撑的窠臼?在我园美术园本课程的实施中,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些老师所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神奇的花瓶》正是在力求解决上述这两个困惑的实践中所生成的一堂教学活动。b5E2RGbCAP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花瓶的结构比较简单,如果仅仅是画出它的样子,既缺乏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我以花瓶的形状为依托,通过多媒体对花瓶各个局部进行极限放大、缩小以及通过对不同角度的观察,使原本单一的物体马上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的创作。同时通过这样一堂活动又能让幼儿在对实物的观察中,了解花瓶的结构特点,这样既能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支架,又能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使幼儿获得了一种观察的技能。p1EanqFDPw 《纲要》中还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而花瓶这一物体正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实物,虽然这一活动只是一堂教学个案,但我们发现借用活动中这种“借物想象”、“一物多
神奇的数字编码 教案
神奇的数字编码 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知道阿拉伯数字有几个吗?
谈话:阿拉伯数字虽然只有10个,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信息,我们把这样的数字叫做编码。我们今天就来继续学习数字与编码。(板书:数字与编码)
2、举例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师: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数字编码?
1、电话号码 2、学籍号 3、国际标准书号
4、邮政编码 5、准考证号 6、商品条码
7、车牌号 8、机器型号 9、公交车号
10、门牌号 11、身份证号 12、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编码。今天我们就选择身份证数字编码来研究,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板书:身份证号码)
二、自学探究、动力激发
1、协同互补、发展思维
板书 身份证号 370283199012028742
①、思考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
▲前两个数字表示省份。(板书:省)
▲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城市。(板书:市)
▲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县(区)。(板书:县(区)2个)
前六位数字依次表示省市区的代码,也就是行政区划代码(板书:行政区划代码) ▲身份证第7到12位上的数字表示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板书:出生年
神奇的数字编码 教案
神奇的数字编码 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知道阿拉伯数字有几个吗?
谈话:阿拉伯数字虽然只有10个,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信息,我们把这样的数字叫做编码。我们今天就来继续学习数字与编码。(板书:数字与编码)
2、举例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师: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数字编码?
1、电话号码 2、学籍号 3、国际标准书号
4、邮政编码 5、准考证号 6、商品条码
7、车牌号 8、机器型号 9、公交车号
10、门牌号 11、身份证号 12、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编码。今天我们就选择身份证数字编码来研究,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板书:身份证号码)
二、自学探究、动力激发
1、协同互补、发展思维
板书 身份证号 370283199012028742
①、思考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
▲前两个数字表示省份。(板书:省)
▲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城市。(板书:市)
▲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县(区)。(板书:县(区)2个)
前六位数字依次表示省市区的代码,也就是行政区划代码(板书:行政区划代码) ▲身份证第7到12位上的数字表示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板书:出生年
最新 神奇的极光教学教案
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神奇的极光教学教案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课文分析
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
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
大班教案
博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跆拳道教案
课次:第 1 次课 上课地点:跆拳道场地 指导教师:阿斯木 课 的 任 务 课的部分 开 始 部 分 一、宣布本学期教学内容 二、介绍跆拳道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知识 三、恢复体力、基本功及素质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精神 时间 min 练习分量 内 容 与 手 段 时间 次数 组 织 教 法 和 要 求 队形: 要求: 迅速集合 认真听讲 一、队形: 二、要求: 听口令练习 反应敏捷 二、队形: 二、要求: 动作舒展、规范 节拍分明 一、组织教法: 1、 宣布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 2、 介绍跆拳道基本训练方法 3、 讲解示范各一遍 4、 模仿练习 5、 集体练习、口令指挥 二、队形: 1、╳ ╳ ╳ ╳ 讲解 △ ╳ ╳ ╳ ╳ 课的类型: 新授课 一、班长集合整队, 二、师生相互问好 5′ 三、检查人数及服装 四、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 一、行进间准备活动: 1、 慢跑(2-3圈) 2、 高抬腿 3、 单腿提膝 4、 交叉跑2-3圈 5、 抱腿跳 6、 立卧撑 ′ 25 二、原地徒手操: 1、 头部运动 2、
神奇的七巧板教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剪刀、水彩笔、胶水、直尺、正方形纸片。 二、 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制作七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趣味拼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归纳出制作七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拼摆不同形状的图案,体会图形的变化,并对作品做出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体会七巧板的神奇,进一步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三、 教材分析 由于孩子们平时在课余时间玩过七巧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见过七巧板,对七巧板非常感兴趣,所以大家一致认同将《神奇的七巧板》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制作七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七巧板的画线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画出分割线。 四、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法、小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尝试探究法、操作实践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为大家带来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