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优秀说课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优秀说课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优秀说课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诗两首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 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4、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
的路》的象征手法。
情感与德育:5、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夯实基础
20
(一)字词过关
参考: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补充: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 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 学案
《散文诗两首》 学案 第一课时 《金色花》
泰戈尔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品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运用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学习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1)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以《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泰戈尔诗选》。 (2)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两首》同步练习3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诗两首》精题精练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欺骗(piàn)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瞬息(shùn) 怀恋(liàn)涉足(shè) 丛林(c?nɡ) C.幽寂(yōu) 伫立(zhù) 足迹(jì) 诱人(y?u) D.萋萋(qī) 污染(ǎn) 叹息(tàn) 路径(jìn) 2.对“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冷落萧条,昏暗寂静
B.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幽雅寂静 C.凄惨悲痛,幽雅寂静
D.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昏暗沉静 3.下列诗作不属于普希金的一项是( ) A.《自由颂》 B.《祖国》
C.《致大海》 D.《致恰达耶夫》
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B.我/在/路口久久伫立
C.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D.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5.填空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国)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对本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是“生活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7郭沫若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7郭沫若诗两首
27.郭沫若诗两首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作者感情。
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意像和作者感情。
2.难点:培养联想和想象能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2)定然:必定。
(3)珍奇:稀有而珍贵。(4)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
(5)笼罩:像笼子一样罩住。(6)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星星很少。
2.朗读课文《天上的街市》。
3.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人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诗两首
4.诗两首
教与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背诵诗文。 能力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教与学重难点
1、熟读背诵全诗。
2、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 教与学方法 指导,点拨、导读 ,自我探究、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 “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提示: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教材分析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朗读法
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
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
有效构建 合作探究
郭沫若诗两首检测卷
一、语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 ) 笼罩( ) 鲛人( ) 疏星( ) .....
2.请用下列词语造句。
缥缈: 。 笼罩: 。
3.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②漏出了几点疏星。 ...
4.《天上的街市》《静夜》的作者是 ,原名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 等。他的诗歌创作带有浓厚的 色彩。
5.《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的想像。
D.用象征手法。
6.仿照《静夜》开头两句,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下面的句子。
①小河 ,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
有效构建 合作探究
郭沫若诗两首检测卷
一、语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 ) 笼罩( ) 鲛人( ) 疏星( ) .....
2.请用下列词语造句。
缥缈: 。 笼罩: 。
3.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②漏出了几点疏星。 ...
4.《天上的街市》《静夜》的作者是 ,原名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 等。他的诗歌创作带有浓厚的 色彩。
5.《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的想像。
D.用象征手法。
6.仿照《静夜》开头两句,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下面的句子。
①小河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两首
【经典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12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诗重章叠句等句式特点 2、体味诗中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 3、结合\伊人\形象,探寻诗歌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味,创设情境,体会人物情感,品味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经》的文化魅力,正确认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诗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 2、体味诗中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伊人”形象,探寻诗歌现实意义
教法学法:朗读法; 情境设置法;合作研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九年级上《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
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
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